個人資料
正文

寫在戰國故事《定風波》卷二之前的幾句話

(2023-04-29 09:58:26) 下一個

《定風波》卷一的初衷,原本是我百思不得其解,楚國疆域遼闊,人才濟濟,物資和製造業在當時的戰國都可算是發達,怎麽最後問鼎中原的是秦?

楚,自楚懷王之後,便逢秦必輸,巴蜀、漢中、南陽等戰略要地相繼落入鄰居的口袋。楚懷王更是被挾持在武關,直到病死才得以歸國。

最後的一役,楚國主力被秦將白起的二百萬雄兵包圍,寧死也不降,這又是何等的悲壯。

究其原因,楚國的上層建築遠遠落後於其國力和兵力,這恐怕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周朝創立的諸侯分封製度已經尾大不掉,政治、經濟,和軍事領域的革新都勢在必行。秦國有商鞅,魏國有李悝,楚國有吳起。

其中商鞅變法最為成功,也奠定了秦國最終稱霸的基礎。而吳起變法最為慘烈,被反對派百箭穿身,不得好死。

楚國,也就喪失了在七雄之中真正崛起的機會。

楚國直到滅亡,一直沿用著西周周天子建立的禮樂和官銜製度。周朝建立的諸侯封建製度當時是一個穩定社會的革新,可是時代發展到了戰國時期,弊端已經十分明顯。士大夫的氏族們掌握了國家的實權,而中央權力薄弱。同時,封建氏族製度造成了任人唯親的局麵,豢養了一大批無用的士人之餘,非常不利於人才流動。這就好像是一屋子的金銀財寶,卻放在一個風雨飄搖、腐朽老化的貯藏室裏,而財富的主人卻看不到危機,這,就離被人打劫不遠了。

事實上,楚國自懷王之後也的確一直被秦國打劫,雖然其間也滅了越國回光返照了一把,但是終歸大勢已去。

我寫《定風波》,就是想探討一些可能性。

假如楚國的變法不曾失敗,假如楚國的合縱戰略不那麽的朝三暮四,假如楚君克己奉公以民為本,那麽,曆史會不會改寫?羋姓熊氏的楚王會不會最終一統中原,建立華夏的第一個帝國?

這些,正是《定風波》卷二想要探討的。

當然,霸業和情愛,如何平衡,能否並存,也是我很關心的。現在尚無結論,且行且看:)。

 

2023年,四月二十九日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Anthropolog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望沙' 的評論 : 啥?沙不是在開玩笑吧?
望沙 回複 悄悄話 因為秦始皇是外星文明,楚當然是敵不過了
Anthropolog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謝謝可可!
對,人不如製度牢靠。但是中華傳統文化,一直是群體高於個人的,這也是我們的君主製度延續了幾千年的原因之一。
個人服從組織,家族是我們文化的底子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安安是有韜略的作者。期待大作!
從另一個角度看,依賴明君,遠不如依賴相對合理的製度。而任何製度如果有了自我修正的靈活性,才能順應潮流和麵對挑戰。人性畢竟弱點太多了。民主才是出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