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一篇賀無憂擔任書香的領導,帶著咱喝香的吃辣的。
我沒啥存貨,一直拖到今天才碼字,無憂見諒啊。
===========================
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每本都大有乾坤,無論是藝術性,文學性,還是故事可讀性都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是殿堂級的著作。平日裏常看到有解析《紅樓》的作品,今天就借著賀無憂,吹一下我心裏的大神羅貫中和他的《三國演義》。
怎麽吹呢,就從一個努力寫小說的菜鳥作者角度,簡單說說把故事寫得“好看”這回事兒。
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意思是說,《三國》裏的陰謀詭計容易教壞成人。但是如果因此就誤以為這是一部枯燥晦澀的男頻作品,那就失之千裏了。《三國》是我在少女時代和《紅樓》一齊閱讀的,同樣都是一旦拿起就廢寢忘食難以放下,可見娛樂性有多強。
那麽,羅貫中是怎麽做到把一部通篇講述亂世謀略的作品,寫得如此引人入勝呢?
眾所周知,三國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情節線非常強。但是有了一個好的劇情,就一定是抓人的好作品嗎?這可不一定,讀者牽腸掛肚的說到底是小說中的人物,隻有故事裏的人物“立”住了,讀者產生了共鳴,才會跟著他/她們上天入地,甚至去外太空探險。
今天就借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幹中計》來看看羅貫中是怎樣不遺餘力地使用細節來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的。
讀過這回的朋友應該對周都督有著深刻的印象。周公瑾的神機妙算,玉樹臨風,恣意風流都令人叫絕。
先看得知“故人”蔣幹前來勸降時周瑜的反應。
周瑜正在帳中議事,聞幹至,笑謂諸將曰:“說客至矣。”遂與眾將附耳低言,如此如此。眾將應命而去。
瑜整衣冠,引從者數百,皆錦衣花帽,前後簇擁而出。蔣幹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來。瑜拜迎之。幹曰:“公瑾別來無恙?”瑜曰:“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耶?”幹愕然曰:“吾久別足下,特來敘舊,奈何疑我作說客也?”瑜笑曰:“吾雖不及師曠之聰,聞弦歌而知雅意。”幹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請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為曹氏作說客耳。既無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帳。
是不是短短幾句,一隻老謀深算而且說瞎話不打草稿的“狐狸”就躍然紙上?我從文字間還讀出了些許年青人的調皮促狹意味來。蔣幹自打這裏就好像一個提線木偶,一切照著狐狸的劇本走了。
再看接下來的宴席。
大張筵席,奏軍中得勝之樂,輪換行酒。瑜告眾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雖從江北到此,卻不是曹家說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劍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劍作監酒。今日宴飲,但敘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者,即斬之。”太史慈應諾,按劍坐於席上。蔣幹驚愕,不敢多言。
周瑜曰:“吾自領軍以來,滴酒不飲。今日見了故人,又無疑忌,當飲一醉。”說罷,大笑暢飲。座上觥籌交錯。飲至半酣,瑜攜幹手,同步出帳外。左右軍士,皆全裝貫帶,持戈執戟而立。瑜曰:“吾之軍士,頗雄壯否?”幹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幹到帳後一望,糧草堆如山積。瑜曰:“吾之糧草,頗足備否?”幹曰:“兵精糧足,名不虛傳!”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與子翼同學業時,不曾望有今日!”......
瑜複攜幹入帳,會諸將再飲,因指諸將曰:“此皆江東之英傑。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飲至天晚,點上燈燭,瑜自起舞劍作歌。歌曰: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何等的氣派,何等的豪情,喝到高興了,完全不顧都督的頭銜,挽起劍花在宴席上與眾人助興,還即興吟詩一首,何等的才情和狂放。別說蔣幹了,讀者們有沒有被潦倒了一片呢?
再看接下來的重頭戲”色誘”。
歌罷,滿座歡笑。至夜深,幹辭曰:“不勝酒力矣。”瑜命撤席,諸將辭出。瑜曰:“久不與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於是佯作大醉之狀,攜幹入帳共寢。瑜和衣臥倒,嘔吐狼藉。蔣幹如何睡得著?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起視,殘燈尚明。看周瑜時,鼻息如雷。幹見帳內桌上,堆著一卷文書,乃起床偷視之,卻都是往來書信。內有一封,上寫“蔡瑁張允謹封”。幹大驚,暗讀之。
前麵渲染了半天,就等著這兒給蔣幹下套了。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周都督幹脆邀請蔣幹同床共枕。這也是真豁出去了!
這一係列細節的渲染,戲劇張力十足,不但呈現了一個精彩的“反間計”,而且周瑜的人物風流也躍然紙上,讓人讚歎:好一個把人玩得團團轉的周都督!
(待續)
但最精彩的是作者的解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