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點評今年諾貝爾醫學獎

(2022-10-03 08:46:34) 下一個

一早看新聞,發現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居然是Svante Paabo。這哥們在遠古DNA測序方麵確實有些貢獻,但是為啥就可以的諾貝爾獎呢?個人認為,有點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感覺上歐洲的諾貝爾評獎委員會還是很biased,不知道是因為他們太老了搞不清楚狀況,還是就是故意評給歐洲人。(Paabo就是瑞典人,在德國工作,父親80年代拿過諾獎。)去年這個時候,我寫一篇《從最近幾年諾貝爾獎看世界科學發展》,批評諾獎委員會連續兩年把物理學發給非典型的“忽悠”物理學家;感歎“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物理學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在那篇文章裏,我說生物醫學獎可以得獎的人非常多。不過現在看來,生物學獎居然也“蜀中有大將,廖化做先鋒”。搞不懂他們怎麽想的。

首先如火如荼的測序技術,為什麽沒有獲獎?Paabo在90年代就開始搞古DNA測序,但是一直在手工作坊小本經營。如果沒有二代測序技術,Paabo就不可能在2010年發表尼安德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和後來的一係列成果。以前Sanger發明了電泳,既可以測蛋白,又可以測DNA,得了兩次諾獎。而現在的諾獎委員會,卻注重“科學發現”,而忽略技術原創?當年冷凍電鏡得諾獎的時候,大家揶揄施一公顏寧:“隻會用國家的錢做簡單重複的實驗,人家發明電鏡技術的才是真正的科學家”。OK,諾獎委員會馬上給搞應用的科學家“平反”,授予Paabo這個天天搞測序的人,而不是做測序儀的。

其次,搞測序應用的最有影響力的人是誰?毫無疑問,兩任美國總統科學顧問,最近因為說話太粗魯下台的人類基因組測序項目領導人Eric Lander。他今天估計哭暈了。當然羅,要把基因組測序供全人類使用的想法,也不是Lander的原創。當年最先搞這事的是Craig Venter。不過Venter應該對自己沒得諾貝爾獎應該沒意見:他搞測序主要是為了申請專利賺錢,不是為人類的科學事業。後來Lander賠錢賺吆喝,夥同六個國家的科學家把人類基因組搶先發表供大家免費下載,Venter是錢也沒賺著,吆喝也沒賺上。客觀的說,沒有這些人搞出現代人的human genome,Paabo測序的reads都不知道往哪裏比對,更本沒法做。可能諾獎委員會要標榜“學術”,所以不給商業氣息太濃的Venter或者喜歡搞政治Lander。

另外一個問題:DNA測序能不能重建古人類演化的軌跡?答案是不完全能。要想重建古人類的故事,要靠數學模型分析比對。打個比方吧:考古學家挖出一塊化石,但是不知道是哪一年的,要化學家去測碳14才行。人類演化這個坑,裏麵有很多計算生物學家混飯吃。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好幾個都還沒有去世。不過這些人有個問題,就是群星薈萃,沒有一個Paabo這樣的領軍人物,一說起某某領域就是此人。所以大概找不出一個人,能站出來說:“Paabo,你算老幾,沒有我的數學模型你那些DNA序列啥也不是”。

最後,Paabo測序半天到底發現了啥?嗬嗬,諾獎委員會沒說!隻說他對人類曆史研究有用。我個人覺得,Paabo多少還是發現了些東西,但是沒有一個是跟化石證據相矛盾的。也就是說,人類書籍和化石證據是一棵大聖誕樹,Pabbo在樹上裝了很多熒光燈啊,彩蛋什麽的,於是這棵樹看上去豐富多彩,光彩照人了。但是他沒有把原來的聖誕樹的根,或者某個旁支砍下來,做個新的。所以,個人認為,原創性不是多牛。跟相對論,癌症免疫療法這些從無到有的東西比,感覺上就是一些incremental的東西,似乎也不是非給諾獎不可。另一方麵,Paabo的發現,都是遠古時候啥啥啥的,如果他老人家真的敢宣稱化石證據錯了,那麽就可能站不住腳了——你沒有硬證據,有的隻是序列比對和數學推理。所以說他的研究方向,注定不可能非常有原創性,隻能是在化石和古籍中左右逢源,修修補補。

總結一下:人類演化是非常cool的研究領域,大家都很感興趣。這個方向的牛人一大堆。Paabo是其中之一。但是這個領域技術上依賴DNA測序儀,方法上依賴數學模型,驗證上依賴化石和古籍證據。不覺得這個方向,特別是Paabo這樣 的收集樣本,提古DNA搞測序的,有很強的intellectual component。

嗬嗬,胡說八道,拋磚引玉而已。坐等搞古DNA的人來拍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阿姆斯特丹 回複 悄悄話 這些年諾獎大多數上都頒發給了美國,偶爾拉其他地方的人湊個數,諾獎要真的全給了美國,這個獎就瞎逼了。美國的諾獎基本上都在那5個學校裏,其他地方應該也有開拓新領域級別的牛人,玩不到一塊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