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2021年諾貝爾獎得主陸續公布。我等科研工作者者也看看熱鬧,看看有沒有自己知道名字的大牛在裏麵。雖然說諾獎的評定其實偶然性很高,也隻是反應評委會那些人的喜好而已,但是仔細看看幾年的趨勢,還是能反映一些當代科學發展的麵貌。
首先是物理學獎給了幾個“非典型”的科學家。用傳統的眼光來看,做混沌理論的Parisi勉強算得上是物理學家;兩個搞氣候學的怎麽看也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很多人說這次物理諾貝爾獎發給氣候變化有點“政治性”。其實我覺得還好:以前連美國副總統戈爾都因為靠氣候變化得過一次了,那才更political;這次的還算是比較“technical”。畢竟人家的數學模型擺在那兒,至少比戈爾爭議少吧。
但是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學了幾年的物理八卦愛好者,還是覺得為正宗的物理學家感到不平。物理學諾貝爾獎找不到正兒八經的物理學家發,已經有兩年了。去年就發給的搞黑洞理論的彭羅斯(Penrose)和另一個搞宇宙學的,其實已經明白無誤的告訴大家:以後物理學的“偉大發現”不需要實驗驗證了。當時有意思的是,可能因為黑洞沒有被觀測到,諾獎委員會不好意思說彭羅斯是搞黑洞得獎,用了一個似是而非的說辭:“for the discovery that black hole formation is a robust predic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注意這句話很有點扯淡的感覺:既不是因為做黑洞得獎,也不是發展了相對論:而是證明了黑洞跟相對論有關係!這樣避重就輕的說法還真是第一次看到。今年的有點異曲同工之妙:“for the physical modelling of Earth’s climate, quantifying variability and reliably predicting global warming”。注意他們不是預測了氣候變暖:這件事情還有不少人不同意,科學上不是完全占得住腳。他們的貢獻是對氣候變暖的預測本身的“靠譜程度”做了定量分析。哎,評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這幫人也不容易,既要博眼球,又要“嚴謹”,難啊!
不管怎麽說,物理學的發展確實是遇到了瓶頸,難怪學物理的學生都轉行。大家都說生化環材(生物,化學,環境,材料)是“火炕專業”:嗬嗬,看看多少學物理的碩士,博士畢業後跳“火炕”就知道比生化環材更難找工作的專業還是有的。現在最有希望再次改變世界的物理學研究要數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了。不過這兩個專業也是泡沫一大堆,外行很難看清楚誰是真的誰在忽悠。(上次Google忽悠了一把,就被IBM抓了個現行!)我的孩子特別喜歡物理,跨年級參加USPHO還拿了牌。不過以後如果真的要去物理係,老爸我還是要勸她三思的。情懷和飯碗不可得兼,得好好考慮一下! :)
值得高興的是,化學獎給了傳統的正宗化學研究: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這回讓在化學係工作的同事們揚眉吐氣了一回!最近這些年諾貝爾化學獎有非常多的發給生物醫藥行業的工作,對化學係的招生沒有起到正麵作用。最近五年,隻有2019年發給鋰電池算是正宗的化學,其他幾年都是以生物醫學為應用背景的,這讓大家覺得傳統化學也有點過氣了。這次正宗化學家們大大的扳回一局!不過實話實說,化學專業跟物理一樣,也是不好找工作的。
當然啦,從年輕人找工作來看,我從事的生物醫學專業也是冤大頭:想有一個穩定而舒適的工作的年輕人最好也不要跳這個坑。但是從大的方向看,生物醫學至少在社會上還是有影響力的。這回mRNA疫苗火的一塌糊塗,據說是諾獎大熱門;但是我早就預測他們拿不到諾貝爾獎了。(哎,遺憾的是沒寫一篇博文早點立此存照啊!)為啥呢?諾獎評委會一般來說都十分保守,不發給沒有“蓋棺定論”的東西。物理學獎實在找不到人,隻好發給黑洞和氣候變化;但是生物醫學可是人才濟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隊伍裏麵的“諾獎級”大師排了長長的一條隊伍,再發10年問題都不大。mRNA疫苗要得諾獎,估計得治好什麽病才能夠資格:比方說癌症,本來是mRNA疫苗的主攻方向。
今年生物醫學學獎的課題,receptors for temperature and touch,我還真不熟悉,就不深入點評了。不過大概看看:這些成果原創性還是非常高的,結論也沒有爭議。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總結一下:這幾年的諾貝爾科學獎的頒發,大概能看出這幾個學科發展的趨勢。化學和物理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經常上報紙的並且還是實錘的實驗驗證好的研究,基本上是生物醫學的。當然啦,科學研究總是辛苦的,有激情有能力的人才太多,位置太少,不管做物理,還是化學,還是生物醫學,都不容易找工作。每一個人都必須一方麵堅持內心深處的情懷,一方麵惦記柴米油鹽,車險房貸。一方麵憧憬著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方麵處理著日常科研生活的平庸。這些得諾貝爾獎的,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不過最後堅持下來,他們都是幸運兒。
【後記】最近網上“中國的教育體製不行,所以不能得諾貝爾獎”的論客特別多;中國培養的博士,好像還真是沒有得過呢!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什麽時候我也得一回,為中國培養出來的博士正名? (屠呦呦好像隻讀過本科,而且是51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