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94607

退休之人交流理財心得
正文

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離我們有多遠

(2022-09-29 06:57:00) 下一個

最近經常看到一些中國在可控核聚變的最新成就的報道,使人往往感覺咱們厲害國在可控核聚變已經世界領先,很快可以實現這個令人敬畏的科技目標了。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為實現這個目標的努力令人敬佩,但成就到了什麽地步,距離目標有多遠,一般人都不了解,我在這簡單科普一下。

太陽和天上其它恒星一樣,它們發光發熱靠的是內部的氫在高溫高壓下發生聚變反應--兩個氫原子合成一個氦原子,同時產生大量的能量。
人類利用這個原理做出了氫彈。氫彈需要一個稱引爆器的原子彈核心,首先原子彈引爆,爆炸的高溫高壓讓氫彈裏的氫發生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遠高於一般原子彈,所以氫彈的爆炸力也更強。由於用氫進行聚變需要溫度太高,所以實際上氫彈使用氫的兩個同位素氘和氚進行聚變反應。
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就是使用同樣的原理,但發生的聚變反應是可控的,緩慢的。產生的巨大能量則用於對人類有益的事,如發電等。氘在自然界很豐富,據估算一升海水裏的氘用於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就比一升汽油還多。因而掌握了可控核聚變,人類幾乎有無窮無盡的能量來源,可完全脫離目前對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賴。
因為聚變反應要求的溫度高達一億多度,沒有什麽容器能裝下而不被高溫破壞。人們就用磁場來約束參加反應的氘和氚--它們在高溫下已變成了等離子的狀態,能被磁場控製。一種最常用的磁場約束等離子的裝置叫托卡馬克,由蘇聯人發明。


可控核聚變在50年代末曾樂觀地被科學界和大眾認為是並不太困難的目標,因為氫彈已經驗證和做出多年了,托卡馬克裝置也早在1951年就被蘇聯人發明。那時的普遍估計可控核聚變在20-30年內應該可以實現。
但現實的進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60多年後的今天,燒了幾百幾千億的錢,要達到最起碼的目標--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不光中國的裝置做不到,所有世界上其他裝置也達不到。用Q值代表輸出和輸入能量比,目前做得最好的是英國JET裝置,Q=0.67--用2.4萬千瓦熱能輸入等離子體(實際裝置耗電70萬千瓦),氘-氚聚變反應產出1.6萬千瓦熱能!
現在全世界都期望的是在法國建造,所有主要大國都參加,耗費180--200億歐元的國際合作巨型ITER項目,

ITER的剖麵示意圖

ITER的工地和外觀

ITER的目標是Q=10--用5萬千瓦熱能輸入等離子體(實際裝置耗電30萬千瓦),聚變反應在1.5億攝氏度下維持400秒的間歇,並能產出50萬千瓦熱能。ITER預期2025年建成並開始加氫試驗等離子體,2035年後才真正用氘-氚聚變反應以驗證。ITER將沒有發電部分,當然如果使用55%的典型發電效率,其50萬千瓦熱能轉換出的電力為27.5萬千瓦--還不夠自己運行所需的30萬千瓦!所以,即使考慮發電,它隻是個沒有純電能輸出,反而需要外部電力才能運行的裝置。
而可用來發電,指導性的商業應用的國際合作DEMO堆預期2040開工(推後幾乎注定),真正批量建成的成功商業堆(一般認為要Q>=100)恐怕一百年後也難以指望!
目前的工作就是不斷燒錢。美,俄經過幾十年的大量投入,成效太慢,至今已積極性不甚高。歐盟還在努力,但燒錢太多,有點騎虎難下。目前積極性較高的就隻有亞洲的中,韓,日,大概想到可利用許多別人前期的成果,現在投入較劃算吧。
幾大難題目前還等待去解決:
第一是在如此極端狀態下做到聚變反應輸出能量遠大於輸入能量,並能保證穩定地運行。目前所有的裝置都在努力達到這一點,但走在最前麵的ITER也要到2035年才開始用氘-氚進行聚變反應加以驗證,驗證通不過和完工後推的可能性還相當大。
第二是在大量高能中子輻射下的殼體選材。因為聚變反應產生的中子能量極高,數量很多,幾乎沒有什麽材料能承受長期的高能中子轟擊而不脆化變質。材料的選取和驗證最後得靠ITER成功地運行後提供的環境。如果殼體壽命太短,更換處理是個噩夢,沒有商用裝置會接受每幾年就大換核心結構的安排。注意!這些中子輻射後的殼體可是有放射性的,並非過去宣傳可控核聚變沒有放射性廢料產生。
最後一點就是是發電成本如何與傳統發電方式競爭的問題,一個裝置是如此複雜和昂貴,如何從電費中回收成本可能是永遠解決不了的難題!和許多無碳排放的發電方式,比如核裂變,太陽能,水電,風能等等相比,成本占優的那一天也許永遠不會到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