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的親事。
Zhiyan-Le 2008-07-05/2014-04-13 12:25。
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裏有許多英國宮廷音樂和通俗音樂,其中一個是“莫利斯舞”(英國古代化裝舞)。我做了摘錄音頻,聽聽和感覺一下氣氛:
莎士比亞戲劇有個《亨利八世》,以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親事為故事線索,表現了英國走上文藝複興和工業革命的道路的曆史情景和文化變革。英國從中世紀進入現代化,亨利八世的親事是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錯綜複雜,有親事跟宗教原則的衝突,有英法戰事和跟西班牙的外交,還有宗教改革,也還有英文擺脫羅馬拉丁文的文化戰事,更還有宮廷權力繼承和羅馬一神教的複辟,等等,都混在一起了;而所有這一切衝突,都是因為亨利八世的親事。
我要說的是:曆史題材和經典作品再現。
亨利八世的時候,羅馬神權非常大,一句話就可決定任何一個歐洲國王的命運。為了自己的親事自由,亨利八世向羅馬教皇發出了挑戰,走出了歐洲民族國家主權擺脫神權的第一步。他的做法,跟北歐女王為了親事而屈服羅馬教皇神權的做法,截然相反。弱小的英格蘭,比稱霸歐洲的日耳曼和法蘭西更有勇氣。當時,法蘭西和西班牙還都是羅馬教皇原則的忠實捍衛者,英國的做法,無疑可能使神權卷入它跟法國和西班牙的戰事外交,從而招致歐洲各民族國家的敵對情緒,“十字軍”的矛頭將可能從向東而轉向對西。亨利八世成功地分解了神權和民族國家主權,避免了使英國成為“十字軍”進攻的目標對象的可能,保衛和鞏固了英國民族國家的獨立自由,為英國的工業革命奠定了政治基礎。
亨利八世的親事,也跟文化攪和在一起。當時英國的文化風氣,是以會說外文、特別是會說拉丁文為高雅和有身份的標誌,而英文母語本身卻幾乎淪為第二語言、甚至是卑俗的語言。為了自己的親事,國王和王後都要跟羅馬教皇神權打交道,而亨利八世偏偏要用卑俗的英文,且通過王權要宮廷裏所有的人都仿效他。在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裏,有這樣一段台詞很能說明當時的文化情景:
紅衣主教聽取亨利妻子卡瑟琳王後的申述,用的是拉丁文。卡瑟琳王後對主教說:“好大人,請不要說拉丁話,我來到英國以後,我自己祖國的語言還並沒有完全荒廢,但是在英國而說外國話,就使我的案子更顯得奇怪而可疑了。還是請說英國話吧。如果您說的是真情實話,她們為了她們可憐的主母的原故,是會感謝您的。請相信,她們的主母受過了很多很多委屈。紅衣主教大人,即使是我故意犯的罪過,也可以用英語寬恕。”
卡瑟琳王後麵臨被休的命運,為了自己的權益,也遵從西班牙血裔的習慣,按說,她是應該隨和紅衣主教的語言的,然而,她卻在文化方麵支持亨利八世,說英文、不說拉丁文。
一個混合了親事、戰事和文化的重大轉折,該是很沉重的一段曆史。確實,幾乎所有的曆史教科書都是以沉重的畫麵來描述這段曆史的。然而,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卻是以輕鬆諧謔的筆調和卑賤人的英文寫成的,國王和王後的言行舉止和喜怒哀樂跟平民百姓一樣,以至於不少觀眾和讀者曾以為《亨利八世》是一出情場風俗戲、是一個追求許多女人的國王和一個為了王後尊號而甘心作丈夫的附屬品的女人的故事。如此異端和顛倒的風格,《亨利八世》裏紅衣主教的話做了最好表達:“騎士的女兒作了女主人的主人、王後的王後?……我是在忍耐。別了,宮廷中升遷的希望,我的希望在天堂裏了。”
回頭想想,文學戲劇畢竟不是曆史教科書。如果莎士比亞按照曆史教科書的方法寫《亨利八世》,那就要用拉丁文,就可能落入羅馬神權文化的套子,莎士比亞戲劇就不可能是文藝複興的經典、而可能是中世紀的經典了。盡管《亨利八世》給人以情場風俗戲的印象,但莎士比亞還是借國王的新親事將帶來一個孩子的誕生的對話說明了全劇的重大曆史主題:如同將來的和充滿生命力的孩子一樣,一個新英國正在誕生。而卡瑟琳王後那段關於英文的台詞,則是莎士比亞對自己的戲劇語言風格的最好辯護,也是對文藝複興後新英文(近現代英文)誕生的最好注解,---- 莎士比亞用了卑俗的英文、而沒有按照戲劇慣例用神聖的拉丁文寫作,那可能是一個罪過,但請在英文世界裏寬恕莎士比亞英文吧。
《亨利八世》後三百來年,在忠於曆史和現代戲劇的想法指導下,一些人試圖把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改編為一部現代風格的影片,使戲劇表達更接近曆史教科書。電影很“現代化”,畫麵和音響等等很講究藝術效果。可是,那個經典改編是否成功呢?至少,多數觀眾不那麽看,許多影評家們誇獎電影的技巧,卻沒有對改編是否達到目的而表態。
補充附圖:2012年,梵蒂岡首次公開了有關亨利八世親事的信件等文物(部分如下)。值得注意的是,文物中,有中國明代最後一位皇後寫給羅馬主教的求援信。當時,歐洲正是文藝複興,而在中國則是清朝即將取代明朝。若明代再延續百年,那麽,後來至今的中國曆史和世界曆史將是什麽樣子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