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頓在《誰是美國人》中說:“沒有任何一個社會是永恒的。正如盧梭所言,“既然斯巴達和羅馬都滅亡了,還有什麽國家能希望永世長存呢?”即使是最成功的社會,也會在某個時候遇到內部分解和衰落的威脅,或是受到更加激烈和無情的外部“野蠻”勢力的威脅。最終,美利堅合眾國也會遭受斯巴達、羅馬等國家的命運。從曆史上看,美國的特性涉及四個主要組成部分:人種,民族屬性,文化(最突出的是語言和宗教)以及意識形態。人種和民族單一的美國不複存在。美國的文化受到圍攻。蘇聯的遭遇表明,在缺乏人種、民族和文化共性的情況下,意識形態的黏合力是弱的。像羅伯特·卡普蘭所注意到的那樣,可能有理由懷疑為什麽“美國會比別的國家更可能走完由生到死的曆程”。然而有的社會當生存受到嚴重挑戰時,也能夠推遲其衰亡,遏製其解體,辦法就是重新振作國民特性意識,振奮國家的目標感以及國民共有的文化價值觀。”
嚴格來說,每一個民族國家,在過去都是移民國家,而每一個移民國家的終點,就是民族國家。在移民國家時代,邊界是模糊的,一個文明崛起後會不斷的輻射擴張,然後在擴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停止擴展,開始反複拉扯最後形成穩固的地盤,而生活在整個地盤上的人民,就構築成這個國家的基本盤,民族國家誕生。
絕大部分民族國家都是非常遙遠的過去,比如說中國,中國也曾經是移民國家,因為那會兒如炎黃時期,對於到底“什麽是中國”和“中國的疆域在哪”是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的,曆史上一直反複拉扯,反複博弈,核心地區的人們開始孕育思想,然後逐漸把思想傳播到遙遠的邊疆地區,邊疆地區的人們接受了這種思想,內地和邊疆逐步融合,這樣邊疆固定下來。古代信息傳播速度很慢,這是經曆了一個非常漫長的時期,類似於中國這種國家,在全世界不在少數,隻是沒有中國這麽長的時間,所以中國是一個比較早熟的國家。
而美國現在才討論這個問題。一直以來,美國覺得自己是非凡的,卓越的,不同一般國家的例外主義。其實這隻不過是因為美國建立時間短,擴張期沒完成,但是該經曆的都必將經曆。
最近馬斯克與MAGA陣營因為H1B技術移民簽證而分裂,從深層次來看,也是開啟美國民族主義國家之路。表麵爭論焦點在於美國到底要不要引入更多技術移民,以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以Vivek Ramaswamy為代表的DOGE派則骨炮轟美國反智文化,主張要靠印度人為代表的海外技術移民才能戰勝中國。但是,這種觀點卻讓MAGA派瞬間破大防——不僅因其更多技術移民將占領本地崗位,更是因為其從根本上否定美國白人的智商優越性和社會競爭力。
MAGA說中國移民才0.07%,美國高達15%,甚至舉例英國和加拿大這兩個過度印度化失敗的例子。他們已經從舉例特洛伊木馬舉例到安史之亂了。在公元755年至763年安史之亂爆發前的幾十年裏,奴隸製、難民安置和移民使得漢族人在唐朝統治下的幾個北方省份中成為少數民族。
有網友在x上評論印度移民已成為西方崩潰的終極特洛伊木馬。印度人憑借其利用係統性弱點的文化天賦,滲透到關鍵行業,帶來了低效率、腐敗和混亂。從科技到醫療保健,不合格的雇員和裙帶關係降低了創新和生產力,而猖獗的騙局則削弱了公眾對機構的信任。經濟吸血鬼進一步加速了衰落,財富從當地經濟中被吸走並流回印度。他們能夠用腐敗壓倒係統,同時又顯得不可或缺,這確保了西方從內部崩潰。金磚國家不需要結盟或戰爭﹣﹣歡迎更多的印度移民是確保西方衰落的最有效和自毀策略。
這位網友有道理的,好像波音,這個美國共和國之子,有2000多位中國工程師,有6000多位印度工程師,幾乎是中國的三倍之多。波音這麽樣做的目的,是去中國化。結果,印度人讓波音嚐到了苦澀的滋味。在波音公司內部,有很多印度裔的主管,甚至連CEO都是印度裔,他們會把飛機的數控係統,配件等外包給印度公司。這也是波音飛機故障頻出的原因之一。熟悉印度空軍的軍迷都知道,印度是出了名的墜機大戶,曾經有一年,創下了墜毀52架的記錄。直到目前為止,這一紀錄依然由印度所保持。恐怕將來能夠突破這一記錄的,還會是印度。同時短短幾年內,波音拿了美國政府160億美元的補貼,竟然做出這樣的成績。
現在歐美,印度人成為眾矢之的。其實,近幾年美國不遺餘力推動印度工業化,攛掇印度爭奪中國的製造業中心地位。但最終效果不彰,基本宣告失敗,印度反而停留在更類似美國的金融-服務業經濟模式,預示美印之間更加激烈同業競爭。畢竟,印度號稱擅長的軟件、醫藥、金融、管理谘詢,恰好也是美國使出渾身解數力爭保住的行業。因此,馬斯克是否故意挑起美國人對印度人的情緒,以達到減少聘請印度人的目的,還需要慢慢觀察。
但不管如何,美國人已經逐漸建立國家民族意識。美國是歐陸移民組成的國家,現代歐洲來自法蘭克人遊牧民族的老底子,自從大航海後,靠著戰爭資本主義,第一個掌握現代通信和物流技術的文明。但可惜,他們隻曉得用來對其他文明打砸搶燒,卻無法解決自己幾千年來一直在封建體係中打轉的現實問題。現在工業與科技優勢不存在,沒有外部資源注入,就非常狼狽。
歐美韓日目前還是類似我們魏晉南北朝時代的門閥統治,他們政府背後都是財閥共和。這種製度,愚民是理所當然的。統治階層隻要看住政治、軍事,蠢一點兒也不要緊,因為階層已定,印度、中國人可以當CEO,可以摻進政治圈,但就是個樣本,實權沒有。當年歐洲封建社會中的貴族連自己名字不會寫,天主教會的教士作為顧問,聰明又有文化,但封建製度一樣運行的很好。因此美國的快樂教育或者說是廢物教育,是符合這些精英的利益的。
其實中國清初也是類似製度,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隨著部眾日繁,努爾哈赤將投附和征服的女真人逐漸整編成旗。隨著諸子侄、孫子長大成人,努爾哈赤像分家產一樣將八旗分給諸子孫。當時後金所有軍國政務全由努爾哈赤與八旗旗主討論決定。努爾哈赤之所以這樣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擔心死後諸子相爭,同室操戈,兄弟屠戮,希望用這種家產均分、八王共治的格局來維持政治平衡,防止個人專權。
然而,這種格局使後來繼位的皇太極受到很大掣肘,不但每天上朝處理政務時要與其他三大貝勒一起“南麵而坐”,而且要先給幾位兄長施禮。皇太極曾抱怨自己“不過一黃旗貝勒而已”。更嚴重的是,幾大貝勒各擁本旗重兵,相互間矛盾日漸尖銳,使新興的滿洲力量時常麵臨分裂危機。
由此,從皇太極繼位到多爾袞攝政,再到順治皇帝親政,清初皇帝集權政治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就是提高皇室在八旗中的地位,削弱、阻斷宗室旗主們的勢力。不僅如此,清朝中央還極力弱化宗室旗主與各旗部眾的關係,借鑒明朝的內閣、六部等官僚製度治理國家,取代八旗旗主政治。八旗管理被納入到國家的官僚體製中,八旗不再是宗室旗主私產,宗室諸王的利益也用封爵製度規範下來。所以,仔細梳理會發現,乾隆時期確認的八大鐵帽子王,代善、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豪格、嶽托六人本身就是當初的旗主貝勒,至於後來分封的莊親王碩塞是皇太極之子,帝室後裔,而薩哈廉、勒克德渾一係,也是皇室的忠實追隨者。
但歐洲文明對外是惡狠狠,但對自己的封建體製是不敢碰的。現在川普上台,隻是換了另外一批矽穀新科技財閥上台,換一個執政路線,但也不等於可以對舊勢力財閥趕盡殺絕,因此才有比爾蓋茨可以去海湖山莊與老川晚飯。相信川普對馬斯克與彼得·蒂爾等財閥,也隻能如皇太極一樣感歎自己“不過一黃旗貝勒而已”。
這種封建分封製度,往往造成行業或者行會壟斷,因此往往會犧牲效率。如碼頭工會可以阻止自動機器不要作業效率。人幹活也故意放低效率,慢吞吞幹,基建工程拉長,幹活的人和公司按時間算收入反而更高。人幹活懶,慢慢幹,不少項目就得“正式工”來幹很多天。很多活要人來幹,本土美國人都不願意幹藍領活了,缺勞動力。就找移民來幹,很多活都是非法移民幹的,非法移民可以往死裏使喚。
可以理解為,美國重視“就業”,其中最大一招就是降低效率,很多企業都是招來一堆人,其實沒必要。但奔著就業,還是招人了。所以裁員的時候,也就可以狠狠裁員,馬斯克把推特員工裁了80%還一樣運轉。不少公司都莫明其妙招了些作用不大的人,特別是DEI多元化。
美國企業這麽低效,為什麽還能活下來,不少利潤還不錯?這裏有真正的“美國特色”:高度壟斷。有的是靠科技水平高、市場運營模式好,但關鍵的還是各種壟斷霸權招數。美國特別重視壟斷生意,競爭起來不是自由市場思維,根本不講公平,而是國家力量打擊對手。中國公司成威脅了,就重點打擊,不讓進美國市場是最基本的,還有很多黑招。華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中國全球競爭力非常強,才抗住了打擊。別國的公司,如果成了美國黑勢力的眼中盯,能抗住的有幾個?《美國陷阱》說了阿爾斯通的事,日本公司也有不少被整的。以前根本不說這些,而是賣力宣傳自由競爭。現在大家有反思,美國政府大搞霸權幫公司占領全球市場。而美國內部市場,口頭說開放,有威脅的立刻“國家安全”徹底封殺。內部利潤豐厚的市場會去寡頭壟斷,美國民眾都受不了,槍殺保險公司CEO的成英雄。
所以美國公司創業起手就敢搞全球模式,別國市場要對它開放。別國人才也跑美國創業,搞全球公司要在美國搞。想在本國搞到全球,是真搞不起來,隻有中國例外。以前歐洲日本也可以全球搞,盟友合夥搞蘇聯。但冷戰後,美國搞一家獨大,不讓歐日搞了,經常獨吞,吃相難看起來。隻有中國能力去打破美國霸權壟斷,歐洲日本都有人看出來了,想借力。
美國大搞壟斷招數有很多,政府、政客、資本、產業、傳媒互相配合,是非常值得分析的領域,是世界經濟史上搞壟斷集大成者。壟斷了就開高價,有高利潤,也可以低效,有時服務非常糟糕,很多怪現象。
但正因為這樣,養成美國企業惰性。特別冷戰以後,立刻以極其傲慢的態度對待全世界,它幾乎是立刻廢掉了所有高科技項目,停掉了航天項目、F22生產線,加速了去工業化,把全世界其他國家當做毫無還手之力的弱智和傻子,波音和洛馬幾十年都沒有新機型誕生,軍工的史密斯專員們開始巧立名目、做假賬、騙經費,生產短腿單發的F35,生產沒有屁用的“瀕海戰鬥艦”……它把所有的假想敵都當成沒有防空、沒有戰略縱深、沒有反擊能力的伊拉克了。
它的軍事裝備研發,都是建立在“天下無敵”、“虐菜”的假想上。它似乎就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個“東大”,忽然在工業、科技、武器裝備上達到了當年蘇聯的水平,甚至超越了蘇聯的水平,它該怎麽辦?“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美國是站在“冷戰勝利者”的鐵王座上腐朽掉的,它為了吸血全世界的金融霸權,把華爾街的銀行家和金融掮客們的社會地位抬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廢掉了整個國家的製造業和基礎建設。他們大橋坍塌、公路破爛、鐵軌扭曲……幾十年得不到更新,當年建設美國的歐洲裔工業中流砥柱們早已老去、離世,美國充斥著反智的紅脖子、閱讀障礙的半文盲、吸毒磕藥的街溜子、撒謊欺騙的印度人、零元購的黑人、打黑工的墨西哥裔、撿垃圾要飯的東亞潤人,這些人和工業完全沒有關係,他們都是逐臭而來的自私鬼。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大量吸引中國或者印度的技術移民。歐洲現在也是因為政治正確頹廢了,因此也隻有中國與印度的技術移民。但因為假設中國是敵人,大量吸收印度技術移民,造成現在的後果。
好像波音,印度技術移民是波音沒有選擇的選擇。其實更深層次,就是美國去工業化。一旦開啟去工業化,大量的零部件企業就開始流失,想本土製造成本就高,而波音做係統集成和零部件組合的公司就要考慮如何降低成本,那麽就海外維修和購買,這就又讓其本土零部件企業訂單減少繼續萎縮,形成惡性循環,他海外采購的時候,也是想降低成本,加之印度裔高管想拉拔印度企業,當然也有對華的各種壁壘問題,隻能買更便宜的但質量堪憂的印度零部件。
去工業化裏的交叉踩踏,別以為隻有波音出這類問題,美國軍工和武器的妥善率也非常成問題,因為大量的零部件都是通用型的,民用軍用,一旦民用出問題,軍用零部件一樣變得價格昂貴,質量下降,美國武器這些年越來越“毛化”,和俄羅斯一樣都在吃老本,吃存量,新武器研發的價格變得無法承受,六代機就是如此,NGAD幾乎下馬的狀態就是例證,還有老生常談的福特號航母,朱姆沃爾特等等,別看美國一年8000~9000億的軍費似乎非常高,但費效比極低,史密斯專員隻是表象,真正問題依然是體係坍塌。
目前這種狀況,如果排除核武的情況下,隻用常規武器,美國敢嗎?其實美國的精英看東大,就像當年的日本的精英看美國。山本五十六在美國留過學,後來還出過一次差。他根據當年在西大的所見,得出一個結論:僅僅看一眼底特律的煙囪,就知道東瀛跟美國開戰是沒有勝算的。後來小日子偷珍珠港成功,山本是總策劃總指揮,在全國一片勝利歡呼聲中,他定的目標卻是爭取未來一年左右再狠狠打擊美國,想辦法讓他跟自己談談平分太平洋的事。
常規手段比劃,說到底就是看誰有能力在對方頭上扔更多的鋼鐵。彼時美國年產鋼4700萬噸,日本大概是1000萬噸。形勢大致5:1,結果日本被美國打到服服帖帖,認認真真的認了幹爹。現時的鋼產量,東大常年在10億噸,美國是8千萬噸,美國的數量大概是東大的零頭,大致跟唐山一地瞞報的年產量一個級別。鋼鐵產能隻是最直接的一個方麵,其他水泥、電池、銅鋁、造船、造車、發電量、稀土……多則10幾倍,少則2倍3倍,這種差距,有什麽資格去想象一場美國主動招惹東大的大打出手?圖啥?圖平分太平洋嗎?大半個太平洋不是還在美國手裏嗎?
要是硬吹美國有什麽產能優勢,確實美國用AI畫畫做假視頻寫小作文的水平是真的強。所以用我們的結論是:用AI吵架,美國勝;用AI(不用也行)打架,從此美國不再偉大。
就算是貿易戰,也打不下去了,上周北約搞了一個報告分析影響北約軍工的12種最關鍵材料,北約得出的結論是其中7種是被中國控製和掌握的,北約列出了“盟軍國防工業必不可少的12種國防關鍵原材料”,包括:鋁、鈹、鈷、镓、鍺、石墨、鋰、錳、鉑、稀土、鈦、鎢。然後說中國镓占全球產量的98%。而中國還生產了全球60%的鍺和70%以上的石墨,其中鍺是夜視設備和激光瞄準係統等紅外光學設備不可或缺的材料。中國生產全球55%的電解鋁,鈷產量的68%,稀土就不說了。
美國之前地質調查局列的關鍵礦產的50種礦產中,中國是其中26種礦產的最大供應來源,當然這個是指冶煉後的金屬製品,不是原礦。北約肯定是因為最近東大對一些關鍵金屬的出口進行管製而流汗了,這個問題老生常談了,你們重化工業不想做,嫌利潤低,你們不做我們做,當然這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規模,重化工業的規模如果不夠,利潤確實沒辦法保證,投資大收益低周期長技術要求高,一般是沒人願意投資的,規模到位了才能保證收益,另外就是國家戰略和整體工業規模對重化基礎工業品的需求了,這點恰好我們都具備。
目前,美國唯一優勢就是金融與美元。因此這次雖然已經降息1%了,但美聯儲同時縮表,造成美債利息高企,導致我們也不敢貿然放水刺激經濟。都明白歐美經濟已經衰退,東大出口無法繼續增長,需要放水刺激內需。但美債利息高企,如果貿然放水,到底股樓上升,很多人會套現,然後去美國賺利息。因此,924的所有刺激措施也就無法落地。但美債高企利息,到時美國銀行手持的債券的虧損已經可以令銀行破產,企業也無法生存。這樣高的利息,也不可能令製造業回歸。所有這一切,都隻能等川普上台了。
但東大的科技與工業的突破,也同時令美國高科技神話破滅,也是在挖美股牆腳。國內AI界已經做到用五百多萬美元成本達到匹敵穀歌的大模型了。如果說6代機升空是對美國軍工的當頭一棒,那Deepseek就是橫掃一棍。
Deepseek才用了2000個GPU,那些動輒幾萬張卡的大模型產品還有什麽活路?老美All in AI的策略,在全麵發育的巨人麵前,越來越顯得既決絕悲壯但又蒼白無力了。過去幾年,老美強抽了全國5%-10%的電力去衝大模型,結果除了拉高英偉達的股價,就吹出了幾個市值十億和百億級的App創業公司,意義何在?頂級軍工產品被超越,全AI戰略被證偽,波音飛機隔三差五出問題。別說再工業化了,就連最後這個軍工複合體,都快變成軍貿複合體了,缺什麽自然有史密斯專員從中國倒就行,還造什麽自行車。
這次我們甩出一係列空天超高速飛行器科技產品,歸結到最後,都是因為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大和最多的風洞。特別是中科院造的JF-22風洞,可以模擬30馬赫的飛行條件,全世界其他所有國家都望塵莫及。這個風洞的設計思路,不是什麽風扇,而是通過定時定向爆炸的方案來模擬超高壓超高速氣流。光看這個思路,就驚歎全球了。而這個思路之外,更是國家在基礎工業領域的全麵無死角發育,才能把這個天才思路一步步落地。
能模擬30馬赫飛行條件,才有可能去設計和製造30馬赫飛行的航空航天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我們的導彈越飛越快,為什麽我們的飛機越飛越快還越飛越高,為什麽我們的六代機可以在大氣層邊緣打水漂……因為從根子上我們的技術領先於國際水平,孤獨的領先。
哪怕是美國,他也沒有這種級別的風洞,那麽他的新型航空航天器就隻能流於PPT形式,別說實戰,實驗就得解體了。星艦一次次吹爆上天看似厲害,但他這個大型結構的航天器麵臨的條件更複雜,更需要超大型風洞的實驗數據。故此,馬斯克隻能一次一次巨型竄天猴表演,一點一點優化方案。馬斯克水平也是可以的,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一點點取得突破。
中國現在用科技突破,告訴世界,美股的高科技公司隻是泡沫,是從根本上刺破美股泡沫。因此,貿易戰與科技戰是無法打下去的。這也是川普這個商人能上台的原因。好像民主黨的死不認輸,那就是打不過對手也要把地球一起帶走的節奏。說到底,Deepstate的大佬們也是怕死的多。死了怎麽享受世界?
兩國相爭,從利益分歧開始,出現貿易摩擦,到貿易戰,進展到科技戰,伴隨輿論戰,直到全麵冷戰,還不分出勝負,那就熱熱身比劃一下。最後有一方終究會認清形勢,不是對手,要認慫。越早讓對手認清形勢,越早認慫,不僅對認慫方是最小損失,對勝利方也是最小代價。關鍵是勝勢的一方要痛痛快快的展現實力,讓對手看到不可逾越的差距。
納粹要是在1939年就擁有V型火箭虎豹坦克電動潛艇齊柏林號航母甚至完成了海森堡計劃,那英法還敢為了波蘭而宣戰?日本要是自己見識過底特律的工廠和老美一天改造出一艘航母的變態工業產能,還敢批準去偷襲珍珠港?杜魯門“力排眾議”要把核彈扔在日本上,讓狡詐果敢如斯大林者都老老實實的承認了美帝的絕對領先而不敢正麵對抗。
抬頭仰望2025年之後的天空,掠過的是美國人今後幾十年都追不上的劃時代科技產品,老美這個作威作福說一不二了幾十年的大哥,哪怕再不接受現實,也隻能從天垂象裏覺察點兆頭。所以這麽看來,商人上台也是必然的。轟轟烈烈上台,體體麵麵下台,和平交接權利,其實不光是雙方的利益最大化,也是全人類之大幸。
這樣看來,上周的《川建國路線圖》是美國的唯一選擇,建立北美統一帝國。把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和格陵蘭並表,做大帝國資產,支撐美元。中東如果能搞定伊朗,統一在以色列之下更好,如果不能,也能自保。
不過正如馬克思所說,從商品轉化到貨幣是“驚險的一躍”,移民國家轉化到民族國家同樣是驚險的一躍,一躍成功了,進化為民族國家,文明得以延續,進化不成功,分裂成一塊塊的,原先的古文明湮滅,要麽該地區的人民改頭換麵,信仰新的文明,要麽碎成一塊塊的。美國能否完成這驚險一躍,天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