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文革的博客

對文革的關心,超越其他一切。
正文

丁氏魔術1---丁凱文腰斬葉群

(2021-02-28 10:41:18) 下一個

丁氏魔術1---丁凱文腰斬葉群

*1. 引子

世界上有兩件事是令人感到嘖嘖稱奇的,一個是科學,一個是魔術。科學自然令人稱奇。你知道人的體內有這麽複雜的結構,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你不感到好奇,有趣麽?魔術也令人稱奇。一個空盆,變出了一條活蛇,一個人被砍成了兩半,還活著,你不感到好奇,有趣麽?前者給人啟迪,後者給人娛樂。但是,要分清,科學是科學,魔術是魔術。如果把魔術當科學,當真相,那就慘了。當然,有人願意沉浸在魔術裏,自得其樂,高呼“真相”,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卻說哈林族有高人丁凱文,便是魔術大家。正因為其魔術的出神入化,頗為一些人所讚賞。譬如:

司馬清揚:丁凱文研究林彪事件多年,是這方麵的佼佼者。

何蜀:我與凱文兄通過網絡聯係上,已經交往多年,雖遠隔重洋,未曾謀麵,但借 助於網絡通訊“天涯若比鄰”的力量,一直在文革研究中相互交流、切磋,他的嚴謹、 謙和、執著,都給人深刻印象,使我獲益非淺。幾年前就知道他與美國歐道明大學 (OldDominionUniversity)金秋教授創辦了《林彪·軍隊·文革》網站(www.linbiao. org),專門收集有關林彪事件及與文革、軍隊相關的文章,做了許多開創性、基礎性、 推動性的工作。特別是在2004年他主編了《重審林彪罪桉》一書,2007年又主編了《百年林彪》一書,在對林彪事件的研究上起到了極大的突破禁區、還原曆史真相的作用。以後他又不斷有新著問世。但是沒想到他會忙裡偷閑(本身有謀生的工作, 還要在業餘時間主持網站),又寫出了這樣一部具有篳路藍縷、填補空白意義的新著,實在讓人欽佩。

為了讓一些不願誤入歧途的人士開開眼界,本文願在此拆穿其西洋鏡,拿丁的一些比較典型的魔術來進行剖析,分別記為魔術一,二,三,四等。

*2. 魔術一:腰斬葉群

道具:羅點點的《紅色家族檔案—羅瑞卿女兒的點點記憶》和黃瑤的《羅瑞卿傳》。

羅瑞卿事件,羅點點的《紅色家族檔案—羅瑞卿女兒的點點記憶》和《羅瑞卿傳》中都有提及。哈林人士,一般地是不會讚同他們的觀點的,因為他們屬於“官方”。可是,丁凱文與眾不同,膽大包天,就敢於引用他們的觀點。在丁凱文和司馬清揚合著的《找尋真實的林彪》(2011年)一書中是這樣寫的(249頁):

林彪對羅瑞卿的批評一直是善意的、保護性的。1965年羅瑞卿與葉劍英的矛盾加深,葉劍英對羅強烈不滿,告狀到毛林處,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林彪才在與羅談話時強調要多通氣。這個“多通氣”的目的在於讓羅瑞卿注意與老帥們的關係,以如此嚴肅的方式提出來也是要羅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林也要設法平息老帥們的怨氣。大陸黨史學界有意撇開前麵的“因”而隻強調後麵的“果”,似乎是林彪個人對羅不滿導致對羅的批評,其論點自然也就謬以千裏了。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亦不否認,1965年夏季以後羅幾次到林彪處談工作,林彪和葉群都是熱情接待的。羅點點說,11月27日羅瑞卿到蘇州看望林彪,“整個談話過程,爸爸沒有感到林彪有什麽不滿意和不高興,反而覺得這次和林彪的談話顯得比往日輕鬆些。”〔59〕

丁凱文的《羅瑞卿事件始末與辨析--兼談林豆豆有關羅瑞卿事件的回憶》(2014年,載《羅瑞卿案》,http://cnd.org/CR/ZK14/cr790.gb.html)是這樣寫的:

葉群在中國政治舞台上崛起應起於羅瑞卿事件。但葉群更早一些時日就作為調解人介入了林彪與羅瑞卿之間的關係。1965年5月25日林彪因為羅瑞卿在總參作戰會議總結發言而生氣。林彪對作戰會議第63期簡報口授了一份電話指示:“作戰會議隻能以主席、中央常委和會議多數人的意見和會議文件作為結論,不準任何個人以總結的名義講話。元帥、總長和副總長都可以發言,會議上不能散布個人作結論的空氣。如果散布了要當眾收回,在什麽範圍散布的,就在什麽範圍收回。63號簡報,關於羅總長作總結發言的提法不對,要具體進行的問題,以後可以逐步用軍委常委或軍委辦公廳的名義發出指示。”〔51〕

據羅瑞卿女兒羅點點回憶,葉群當晚緊急給羅打電話,請羅到林家談談,葉群要向羅解釋清楚此事。葉群說:“簡報是導火線,其實總結發言的事並沒有什麽。101憋了一肚子氣,不發出來是不行的。他隻好找自己最親密的人發了。我已經把他那個電話記錄追回了,這個事情可不能再擴大。總長啊,不要把這事情放在心上,他是把你作為最親密的人才跟你發脾氣的嘛。”〔52〕

    《羅瑞卿傳》對此也有較多的描寫。我們看到的是葉群極力設法幫羅打圓場。當羅問“我怎麽過關”時,葉群說:“由我來轉彎,說服他(指林彪)不要公開此事。我說好後,通知你來。你見了他,不要再提此事,就報告你要去作戰會議發言,準備講什麽,問他有何意見。但不要講是總結發言。以後不管開什麽會,大家都講是發言好了,不要再講什麽總結發言。把開會的作風也改一改。”

從羅點點的回憶和《羅瑞卿傳》的描述來看,葉群為了此事,特意連夜將羅請到家裏作了說明,葉群還告訴羅那份林彪的電話記錄已經追回,事情到此為止不再擴大。由此可見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

比較兩處文字,《找尋真實的林彪》找到了羅點點回憶,三年一過,《羅瑞卿事件始末與辨析》增加了《羅瑞卿傳》的內容。結論也從“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亦不否認”進化到“由此可見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這就是丁氏魔術的進化。我毫不懷疑,再過三年的話,丁凱文再有新作出世,還能找到更多的證據證明“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而且,羅瑞卿要親自到溫都爾汗去燒高香了。

《解放軍與文化大革命》(2013年出版)中有“羅瑞卿事件”一節,不過,“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不見了。羅點點和《羅瑞卿傳》都不見了。可惜可惜,如此好的材料浪費了。不過,能夠知道一點“恥”總算還是好的。

從丁的描述裏讀者看到了什麽呢?羅點點和《羅瑞卿傳》承認而且感謝“葉群極力設法幫羅打圓場。”他們都在感謝“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可是,《羅瑞卿傳》會感謝葉群麽?羅點點會感謝葉群麽?稍微有一點常識的人,就會懷疑,這是一個魔術。這就像一個空瓶子裏出現了一條蛇,你如果不懷疑這是魔術,你腦子絕對有問題。那麽我們就來看看,遮羞布下麵是什麽。

《紅色家族檔案》177頁:根據檔案記載,林彪和葉群早在上述事情發生以前,就已經下了整掉爸爸的決心了。1965年5月20日,他們授意幾個秘書聯名寫了揭發爸爸的材料。6月間,葉群又授意海軍政治部負責人寫了揭發爸爸的材料。這些都鎖在葉群的保險櫃裏。什麽鮮花啦,裝上鏡框的照片啦,都是演戲。是為了在他們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之前,穩住爸媽。

丁凱文睜大了眼睛,看見了

丁凱文睜大了眼睛,看見了

丁凱文把眼睛閉起來了,沒看到

丁凱文睜大了眼睛,看見了

丁凱文把眼睛閉起來了,沒看到

羅點點和《羅瑞卿傳》說的葉群沒有說錯。《找尋真實的林彪》238頁和《羅瑞卿事件始末與辨析--兼談林豆豆有關羅瑞卿事件的回憶》說到上海會議的材料,就有“6、1965年5月20日林辦工作人員的揭發材料;”“ 4、1965年6月張秀川:《羅總長對突出政治的錯誤看法》;” 《林彪傳》356特地說到“還有一份關於《羅總長到處宣傳林彪同誌拒絕接見羅榮桓同誌》的材料,這是葉群張羅的,她要‘林辦’秘書關光烈等人簽上名。”

“6、1965年5月20日林辦工作人員的揭發材料;”說明了什麽呢?說明了“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麽?我想,日常生活中,丁凱文和司馬清揚肯定也作過“調解人”,兩位是不是一邊作調解人,一邊整了材料讓人簽名的?

我們可以看到,羅點點和《羅瑞卿傳》說明的是:65年5月,葉群一麵嘴上甜甜蜜蜜,說盡了好話,一麵指使下人寫羅瑞卿的揭發材料。讀者看了不知有何感想?這是十足的臉上笑嘻嘻,腳下使絆子,或者說,當麵套友情,背後整材料,用文革中的語言來說,就是,當麵說好話,背後下毒手。而且他們說出的都是事實。用丁凱文自己的話說,就是:這是丁凱文自己都承認的。

所以其他的哈林族人士,對於羅點點和《羅瑞卿傳》提供的材料,是避之唯恐不及。丁凱文膽子大,慣出奇兵,(不出奇兵,能玩魔術麽?)偏用羅點點和《羅瑞卿傳》的材料。不過,當然不會用整個材料啦。實際上是:隻見臉上笑嘻嘻,不見腳下使絆子。得出了結論“你看她臉上笑嘻嘻啊!”“由此可見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簡直就在說,《紅色家族檔案》和《羅瑞卿傳》都對林彪感恩載德,感謝“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譬如有人說:“你英雄,你英雄個屁。”丁就會拿前麵半句拿來宣揚:“你看,他也承認我是英雄。”

葉群在演戲,丁凱文在變魔術,一個善演,一個善變,一搭一擋,老母雞變鴨,真是絕配。

為什麽葉群要“張羅”“關於《羅總長到處宣傳林彪同誌拒絕接見羅榮桓同誌》的材料”?為什麽葉群“要‘林辦’秘書關光烈等人簽上名”?是“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丁凱文眼裏,《羅總長到處宣傳林彪同誌拒絕接見羅榮桓同誌》說明了“林彪對羅瑞卿的批評一直是善意的、保護性的。1965年羅瑞卿與葉劍英的矛盾加深,葉劍英對羅強烈不滿,告狀到毛林處,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林彪才在與羅談話時強調要多通氣。”說明了“這個‘多通氣’的目的在於讓羅瑞卿注意與老帥們的關係,以如此嚴肅的方式提出來也是要羅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林也要設法平息老帥們的怨氣。”你這不是什麽“謬以千裏”,而是“謬以萬裏”,“謬以億裏”,根本就是顛倒黑白。

《找尋真實的林彪》的文字引自《紅色家族記檔案》,南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頁。在該書的183頁,羅點點有這樣的文字:

這些文字,才是羅點點的真實觀點,丁凱文倒好,抹去了羅點點的真實觀點,卻找到了“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亦不否認”。作研究,寫文章,引用文獻是不可避免的。引文就會有不同方式,可以直接引,可以間接引,可以加省略號。可是,最基本的是要把原作者的觀點表達出來。在這個基礎上,你是捧場也好,批判也好。這是作為一個文人的基本操守,基本道德。丁凱文,引用了羅點點和《羅瑞卿傳》的文字,卻把他們的觀點完全顛倒了。你這種人連一個文人的基本操守,基本道德都沒有了,還要去充什麽專家,學者,根本就是垃圾。

羅點點和《羅瑞卿傳》所說明的葉群,那就是:臉上笑嘻嘻,腳下使絆子。丁凱文取材,對葉群是來了個攔腰斬。把“臉上笑嘻嘻”拿來了,把“腳下使絆子”砍掉了。而羅點點和《羅瑞卿傳》,當然隻有把打落的牙齒往肚裏咽:材料是你們自己提供的,丁先生用了你們的文字,又沒有篡改,怪誰?古人作戰,常常看到士兵塗著滿臉色彩,為的是嚇阻對方。這丁凱文本事大,幹脆直接爬到對方的陣營去,把油彩塗到對方的臉上去了,把對方的立場全都給歪曲掉了。

別人打仗,那是針對著對方的觀點進行辯駁,你要說她腳下使絆子,我就證明她腳下沒有使絆子,你要說葉群5月份指使手下寫材料,我就證明這些材料都是他們自己寫的,葉群沒有指使,或者證明,世界上根本沒有這份材料,是官方子無虛有造出來的,再或者,證明這材料乃是葉群對羅瑞卿的愛護。丁凱文所以這些都不屑,一刀下去,把葉群腳下使絆子全都砍掉了,幹淨利落。如果有人要知道“無恥”是什麽意思,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世界上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麽無恥的。

作研究不是拍照片。拍照片你可以拍上身,可以拍下身,可以拍大頭像。你愛怎麽拍就怎麽拍。你讓被拍者怎麽打扮都行。作研究一定要把對方的真實觀點拿出來,不能斷章取義,不能顛倒黑白。丁凱文,據說也是“研究者”了,可他的所作所為據說斷章取義、顛倒黑白。

丁凱文在《推倒加在林彪頭上的不實罪名——林彪研究專家丁凱文答問》中說:“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史學研究者馮治軍先生,馮著有《林彪與毛澤東》,較為係統地探討了毛、林從井岡山時期到林彪最後倒台時的關係,該書是一本相當不錯的著作。” 《林彪與毛澤東》中也提到了65年的林彪,是這樣說的:

一九六五年夏天,林彪和葉群已決定要打倒羅瑞卿,但表麵上卻表現得格外親熱。 七月九日,葉群給羅瑞卿打電話:「我們前天到大連,林總的身體比較好,吃飯比較好一些,因為 怕水,沒有住海邊,住大連招待所。想在夏天不回去了,家裏可以施工。我的喉隴全好了,是點甘油好 的,和總長說的一致。謝謝總長和郝治平(羅妻)同誌的關心,問候他們。」 七月二十二日,葉群又去電話:「總長去看豆豆,老虎,他們很高興,第二天就給我打了電話。我 把這件事告訴了林副主席,他很高興,天這麽熱,還去看小孩子,要總長注意身體。豆豆到空軍工作, 思想有進步,老虎也很好,請總長放心。」 從這兩份電話記錄看,葉群表現得溫文親切,與羅瑞卿好得猶如一家人。 八月二十七日葉群又給羅瑞卿打去電話,說:「林總身體還好,還出汗,虛弱一點。公勤人員、秘書三人感冒,已隔離休息。林總還未發現有傳染。已把李科長留下,另由劉震副司合員從空五軍療養院 調來兩個人幫忙。豆豆已回空軍宿舍去住,老虎也很好。感謝總長、郝治平同誌對他們的關心。請總長 和郝治平同誌注意身體。 依然是噓寒問暖,問候有加。然而,在這層溫情脈脈的麵紗後麵,林彪和葉群正四處佈置,找人整羅瑞卿的黑材料。林彪和葉群手中揭發羅瑞卿的黑材料,越攬越多。就在三個月以後,葉群便撕破這層麵秒,在林彪的授意下,到杭州告禦狀去了。 向羅瑞卿撒下的羅網,在葉群的親切可人的煙幕下張開。

諸位讀者看到沒有,馮治軍說的是“林彪和葉群已決定要打倒羅瑞卿,但表麵上卻表現得格外親熱”,“在這層溫情脈脈的麵紗後麵,林彪和葉群正四處佈置,找人整羅瑞卿的黑材料。”,那是在做研究,丁凱文卻把“向羅瑞卿撒下的羅網,在葉群的親切可人的煙幕下張開”說成是“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那是在變魔術。研究,可以得出正確的結果,魔術,隻能得到垃圾。

諸位讀者,魔術團當然是看過的,魔術團裏,逃不過的節目是“真人分身”,一個人一分為二,活靈活現,再過一會,又放在一起,還原成一個人。看得觀眾嘖嘖稱奇。到丁凱文手裏,那是小菜一碟了:“真人分身”,那是把一個人分成兩半,等一會還可以再接起來,而且一定要接起來。丁凱文愣是把葉群的下半身給砍掉了。於是讀者就隻看到“葉群笑嘻嘻”的上半身,看不到葉群“腳下使絆子”的下半身。如果各位到哈林村旅遊,參觀,這“丁凱文腰斬葉群”可是壓底的節目,諸位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找尋真實的林彪》還有下麵一段文字(233頁):

筆者的朋友仰天長嘯先生是羅瑞卿事件的知情者之一。他是如此評論林羅之間的矛盾的:

“。。。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在她的《紅色家族檔案》中引用過葉群的話,葉群對羅說:‘他〔指林〕是把你作為親密的人才給你發脾氣的嘛。’葉群本是好意,不過羅點點在書中卻是作為貶義來引用的。”〔22〕

比起丁凱文來,仰天長嘯要誠實一些,他承認了“羅點點在書中卻是作為貶義來引用的”。丁凱文也引用羅點點的文字,但是,你看不到羅點點的“貶義”。相反,丁氏魔術要把羅點點的“貶義”用遮羞布遮起來的。讓讀者感到,羅點點也在感謝葉群。這就是丁氏魔術的精彩之處。

有某人甲,說了這麽一件事:“某人乙,請我去吃飯,結果在飯裏下了毒。”聽了某甲所說,丁凱文說話了:“你看,某甲也承認某乙請他吃飯,待他不錯吧。”“某甲自己也承認,某乙待他很好,請他吃飯。”仰天長嘯說話了:“某乙請某甲吃飯,某甲不滿意。” “某乙請某甲吃飯,某甲居然不識好臭。”至於為什麽某甲不滿意?仰天長嘯不說了。仰天長嘯比丁凱文進步了一些。不過要他分析為什麽羅點點“作為貶義來引用”,作為哈林族的成員,要求還是高了一點。不過他們共同掩蓋的,就是飯裏下毒。

“不過羅點點在書中卻是作為貶義來引用的”,表明了仰天長嘯對羅點點的不讚成,意思大概是說:要是我在你的位置上,感謝都還來不及呢。有人請我吃飯,不好麽?當然,飯裏有沒有毒,那不是丁凱文和仰天長嘯所要考慮的,再考慮下去,西洋鏡就要穿幫了,那怎麽行?

 “他〔指林〕是把你作為親密的人才給你發脾氣的嘛。”這樣的好意天下難找,真是令人感動,令人流淚,羅點點應該感激涕零,痛哭流涕才對。為什麽“羅點點在書中卻是作為貶義來引用的”?這羅點點實在是不識好臭,應該由丁凱文先生和他的朋友仰天長嘯好好地現身說法,進行開導。仰天長嘯先生雖然掀開了一角遮羞布,但是,沒有完全掀開。仰天長嘯不想告訴讀者,丁凱文也不想告訴讀者,這就是魔術的奧秘,一定要有一塊遮羞布,沒有遮羞布,西洋鏡就要拆穿。揭開這塊遮羞布是什麽呢?這就是《找尋真實的林彪》中說的“1965年5月20日林辦工作人員的揭發材料”,也就是舒雲所說的(《林彪傳》356) “還有一份關於《羅瑞卿總長到處宣傳林彪同誌拒絕接見羅榮桓同誌》的材料,這是葉群張羅的,她要"林辦"秘書關光烈等人簽上名。”,所以葉群後麵有一句話沒有說:“我是把羅瑞卿作為親密的人才寫了《羅瑞卿總長到處宣傳林彪同誌拒絕接見羅榮桓同誌》,才讓他們簽上名的。”這說明這兩位哈林族的朋友還沒有無恥到極點。

丁凱文的《羅瑞卿事件始末與辨析》中說:

毛澤東對軍隊的部署早在1965年夏即已開始。其具體的部署如下:

    (1)1965年6月7日,楊成武被任命為總參第一副總參謀長,李天佑副總參謀長負責總參作戰部;6月14日,楊成武被任命為軍委副秘書長。楊成武的上位顯然是對羅瑞卿的一種製約。

    (2)毛澤東在1965年裏談的最多的是戰備和防止中國出現修正主義問題。

    (3)196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免去楊尚昆中央辦公廳主任職務,任命汪東興為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是毛澤東的警衛人員出身,與楊的工作閱曆和能力無法相比,但是由汪東興掌管中辦,毛澤東才更放心。

    (4)1965年11月15日,毛澤東下令軍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蕭向榮停職審查,由軍委副秘書長、第一副總參謀長楊成武兼軍委辦公廳代主任,並兼任國防部辦公廳和總參辦公廳代主任,另調國防科委副主任路揚為辦公廳第一副主任。這是毛澤東在倒羅前的又一項戰略部署。

    (51965年11月30日,毛澤東招葉群到杭州談話。據邱會作回憶,這是毛澤東主動為之,準備把羅瑞卿的問題向林彪攤牌了,也是給林彪打個招呼。〔23〕

看看丁凱文所說,基本上就是一些牽強附會的丁氏推理。至於“1965年11月30日,毛澤東招葉群到杭州談話”,完全是在瞎說。看看丁凱文在同一篇文章說的:

1965年11月底,林彪在聽了葉劍英有關黨內問題的介紹後委托葉群到杭州向毛澤東作匯報。據葉群在上海會議上的發言:“後來林覺得不向主席報告不行了,要我把材料和情況向主席報告一下,請主席考慮。”

到底是“毛澤東招葉群到杭州談話”,還是林彪“委托葉群到杭州向毛澤東作匯報”?到底是毛澤東“向林彪攤牌”,還是“林覺得不向主席報告不行了”?感覺上就是丁凱文把一堆魔術道具在手中顛來倒去,顛得自己也暈頭轉向了。

實際的事實是:

林彪對打倒羅瑞卿的部署早在1965年夏即已開始。其具體的部署如下:

(1) 1965年5月20日林辦工作人員的揭發材料;

(2) 1965年6月張秀川:《羅總長對突出政治的錯誤看法》;

    (3) 1965年10月25日雷英夫:《我對羅總長的幾點具體意見》;

(4) 1965年10月25日雷英夫給林彪的信;

(5) 1965年11月27日李作鵬、王宏坤、張秀川給林彪的信。

另外還有日期不清的張秀川:《羅總長對主席思想的錯誤觀點》和雷英夫:《羅總長對

待主席指示的幾個問題》。材料差不多了,林彪就讓葉群去告狀了。

其中,李作鵬的信在《李作鵬回憶錄》中是這樣說的:

1965年初秋的時候。有一天葉群給我打電話說:“首長(指林彪)要我給你打個招呼,羅長子(因羅瑞卿個子特別高,大家給他起的外號)有野心,想當國防部長,要林彪讓賢休養。"又說:“羅瑞卿要林彪不要幹涉軍隊工作,軍隊工作由羅負責。"她說:“老帥們對羅的意見也很大,羅的情況主席(指毛澤東)和首長都知道了。"

我明白,如果主席和林彪不知道羅的問題,葉群也不敢給我打招呼。

葉群還說:“他(指羅瑞卿)正在組織新班子,又是提級,又是提職。"她提醒我:“對當前局麵提高警惕。"我當即表示:“請轉告林總,請放心,我決不會做出對不起林總的事情。"

她又說:“你從海軍角度看到有什麽問題,可以寫點材料送來。"

葉群電話之後,我找王宏坤、張秀川到我家,把葉群電話精神告訴了他們,並商量寫材料問題。我沒有首先表示寫什麽內容,王宏坤也沒有表示意見,主要是張秀川談了一些問題,圍繞羅瑞卿搞軍事大比武,與林彪“突出政治"相對立和海軍黨委常委內部在糾正“軍事衝擊政治"問題上的意見分歧等等,我就要張秀川在我的辦公桌上寫出來。寫出後我看了轉給王宏坤看,他也沒有意見,我看了雖然不十分滿意,但沒有提出更多的意見,祇說:“就這樣吧,整理出來,用我們三人名義送去,以後想到什麽問題再寫。"

雖然李作鵬拖進了老毛(以李作鵬的身份,如果他不拖進老毛才是怪事。)不過他畢竟還是點出了葉群的“可以寫點材料送來”,也說明了林彪“知道羅的問題”。不過到了丁凱文的筆下,就成了“葉群作為調解人的一片苦心”。

《羅瑞卿事件始末與辨析》中說:“筆者願就羅瑞卿事件作一番探討,就教於各位方家。”是打了一個過眼,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筆者願就羅瑞卿事件變一個魔術,就教於各位方家。”

薄熙來的老婆穀開萊毒殺海伍德的案子恐怕已經是世人皆知了:穀開萊做了兩件事。第一,她請海伍德到酒店喝酒,第二,她在酒裏下了毒。諸位知道丁凱文和仰天長嘯是怎麽說的麽?丁凱文說:“海伍德的家人都知道穀開萊請海伍德到酒店喝酒,海伍德的家人不否認穀開萊待海伍德勝似親人。” 仰天長嘯說:“穀開萊請海伍德到酒店喝酒,穀開萊本是好意,海伍德的家人,尤其是陪審團,卻把她當成惡意了。”

讀者們,丁粉們,哈林族的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麽是卑鄙,什麽是無恥了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