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時事,無關無聯,以下分開談論。覺得上了標題之當的看官,大可不往下看。
Trump 應訴,麵對法庭,是今天(2023年4月4日)的大收視率劇目。對檢察院起訴持反對立場的,多將此事貶為“政治審判”。
我想中國人對“政治審判”最有本錢表示反感,因為中國充斥政治審判,幾乎無日無地無之,讓中國人太熟悉,以至或許有權認為全世界哪個國家都有這玩意兒。
到了美國,視角和想法不能不有點改變,不然你開車可能連路都走不順。
說Trump被訴是因為政治的,可否允許問一下:如果換個人,犯到那三十多項指控,他是否就該逃脫?如果別人都該依法被究劾,獨獨輪到了Trump就要歸因於政治,那是不是該說他是試圖“政治逃法”呢?
可見,同一件事,按同一種邏輯,可能得出“政治審判”和“政治逃法”兩個看法供你選邊。
筆者當然是不同意那種邏輯的。
國民黨在台灣,如今地位是憲政製度下的在野黨。從來沒有在憲政製度下生活過的中國人也許有理由認為“為黨沒執政,放屁都不響”——跟“‘參謀’不掛‘長’”同調。
這個,到將來再回顧,可能倒正正是馬英九要給大陸人講傳的重要信息。
該黨前領導人洪秀柱女士對兩岸問題的立場非常明確,謂“承認、承認、承認!”——我承認你大陸的非憲政治權,你也要承認我台灣的憲政治權,在相互承認的平等地位上談兩岸的交流合作以及未來其他。
與洪女士維護憲政的立場一致但身段不同,馬英九前總統顯得書生氣多,總不那麽強硬,但我記得“不統不獨不武”是他在任時提出的方針,也一直未變。
洪、馬兩人所顯示的,不知是否也叫“兩條路線”?不知怎麽,竟然令人想起幾十年前抗戰時期中共在黨內說的“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若將這兩句中的“團結”更換為“憲政”,豈不最能反映堅決抵製大陸極權製度的路線?隻不過,當年中共的“團結”口號與今日的憲政訴求根本不能同日而語——前者是為了最終推翻以至消滅對方而采取的權宜手腕,後者是為了共和即共活的真正民族前途。
筆者感覺,馬英九的初衷是真誠的,而不是隻求混過一時再圖什麽中國憲政進步以外的東西。為了這個遠景,他不肯采用以惡對惡的強硬路線,而是力求改良漸進,不為無因,不為無據。雖然不那麽響亮踞高。
與其笑一笑馬英九,不如哭一哭中國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