戥子學名戥秤,俗稱小杆秤。是一種據傳由宋代劉承矽發明的衡量輕重的器具,為小型的杆秤,古時專門是被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藥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
本人收藏有一件戥子,如下麵照片所示。是若幹年前,在對老家的祖屋因需要修繕而進行的一次屋內物品清理時所發現,它因為被已經故去的前輩老人 放置於箱底而保存了下來,作為傳承吧!
這種戥子明清時流行。古時重量八兩等於現在的半斤,為16兩進製。戥子主要被用於稱量金銀、珠寶、中草藥等,以克為計量單位。此戥子的小秤盤和秤鉈均為黃銅質地;秤杆質地疑似為象牙質,長度213毫米;黃銅秤砣重約18.5克。從文物收藏角度看,戥子屬於“雜項”類。因為是象牙質地,故檔次應該比其它材質所製作的略高。
根據所找到的祖上在老屋裏遺留下的所有物品,包括這件戥子來判斷,可以想象本家先祖(們)應該曾經用該戥子稱量了銀兩或者戒指首飾等物品。也許是因為需要經常稱重的緣故,所以就在家中配置了一件戥子,也算是圖個方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