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瓶,因形似當時用來洗衣物槌布的棒槌而得名。此器型又有“方棒槌瓶”和“圓棒槌瓶”之分,當代研究認定棒槌瓶是清康熙一朝的新創器型,為此朝所獨有,並多為民窯器。其形狀大多為圓口、短頸、折肩,腹部呈直筒型(圓棒槌瓶),而方形則比圓形的更難製作。
下圖所示乃為本人所收藏的一個青花山水人物圖方棒槌瓶,高近50厘米,口徑14.5厘米,底徑11.9厘米。該瓶撇口、短頸和折肩,有著長方形直腹,且方底內凹,通體有青花裝飾。頸部繪對稱的竹枝紋。器腹四麵分別繪“漁家樂”、“高士”、“江中飲酒”、“攜琴訪友”四幅圖。一圖上方題“得魚換酒江邊飲,醉臥蘆花雪枕頭”詩句,另一圖上有一方形篆書“木石居”閑章。高士圖上方題“庚午秋月寫於青雲居玩”紀年款,末尾鈐“二詹(?)”圓形篆體閑章。器底方臍內施白釉,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款,應該屬於康熙本朝的器物,或可成為“標準件”。
從瓶身上的紀年款可知,此瓶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製品。該器物青花畫麵構圖舒朗,色澤明淨豔麗,濃淡有致,層次分明,筆法纖細有力。
無獨有偶,北京的故宮博物院裏也存有一件清宮舊藏的青花方棒槌瓶(下圖所示),器型和本文介紹的這件幾乎一致,隻是各麵青花圖案有差異。據故宮博物院的研究介紹,這件青花山水人物圖方瓶為清康熙朝製作,高52.7厘米,口徑14.6厘米,底徑12.1厘米。該瓶撇口、短頸、折肩、長方形直腹、方底內凹。通體青花裝飾。頸部繪對稱的竹枝紋。器腹四麵分別繪“漁家樂”、“高士”、“江中飲酒”、“攜琴訪友”四幅圖。漁家樂圖上方題“得魚換酒江邊飲,醉臥蘆花雪枕頭”詩句,末尾有一方形篆書“木石居”閑章。高士圖上方亦題“庚午秋月寫於青雲居玩”紀年款,末尾鈐“二詹”圓形篆體閑章。器底方臍內施白釉,署青花楷體“大明嘉靖年製”六字三行仿款。
(故宮藏品圖片來自網絡)
那麽,現在疑問來了:僅從紀年款上看,庚午年雖然是康熙朝的1690年,但也是120年前的屬於明代嘉靖、隆慶時期的1570年(1521 - 72)。按故宮博物院研究結果說,該方瓶所署的“大明嘉靖年製”款就是一個寄托款,即後仿款。這對於一件僅僅署款是“XX年製”或者“大XXX年製”而無其它紀年款的器物,該結論也許是對的。然而對此器物而言,按常理思維,而且又是在古代信息閉塞、明清前後朝的製瓷技術像似的情況下,該器物上同時存在的所署的庚午年紀年款又和嘉靖朝一致,這樣的署款如果僅僅被認為是一種後朝仿前朝的“寄托”,本人認為似乎還不能全麵表達古人(當時的製作人)的用意。是否在製作時還至少存在著誤導的意圖呢?拿現在的話說,當時就是一件把該瓷器的製作時間往前推了2個60年的贗品。是否還可以這樣想象:直至某個康熙帝的後代時,即在某個收藏的興盛時期,比如被屬孫輩的且又非常熱衷於收藏的乾隆帝時,就被認為是明代嘉靖朝的器物而收入囊中的呢?!(注: 乾隆一朝乃是清代收藏最興盛的時期)當然,之後也許在經過乾隆帝的研究對比後,他也意識到該器物隻是他爺爺的一朝時期所製,而非來自前明的古玩,故可能被戲弄了一番,,,。
當然,也許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當代對該器物的研究判斷有誤,即該器物乃是嘉靖時期的到代真品。這個假設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且接觸不到故宮藏品實物的收藏愛好者來說要進行認證是極其困難的,或者說就是不可能的。這還有待於在中國的對考古研究、古玩研究、瓷器研究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們再行認證和探討,並將結果公布與眾。
毋庸置疑,即便是曾經的贗品,但經過了三百多年的歲月沉澱,如今也是一件炙手可熱、貨真價實的古代藝術品!
我家有一套別人送的喝茶青花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