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我國古代的金屬鑄幣采用"範鑄法"鑄造。 鑄錢用的範、模, 錢幣學上統稱為錢範。目前, 我國遺存最早的錢範是春秋戰國時期布化、刀化的範。大概到隋唐時期, 開始采用失蠟法, 翻砂法等先進技術鑄造錢幣, 因此, 隋唐以後, 不再見有錢範遺存, 取而代之的是樣錢、祖錢、母錢及其它模具。
本人收藏著一件青銅“永通萬國錢範”,呈托盤狀 (如圖所附)。經辨認後,盤底銘文我認為是“大象元年六月甲辰監鑄萬國永通錢範”,盤內則是六個刻有萬國永通或者七星寶劍龜圖案的花錢範。據本人分析,這件“永通萬國錢範”應該是一件古代製作花錢的一個祖範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件能夠體現具有悠久曆史的中國古代花錢鑄造製作工藝的實際物證。據拍賣行對該物品的介紹,該錢範源自於美國收藏家Frank Caro先生的館藏品 (注:據查,這個Frank Caro先生是中國民國時期著名的古董商盧芹齋的合夥人,在盧芹齋50年代過世後他全盤接收了盧先生的業務和收藏品)。
大象元年乃公元579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周政權周靜帝宇文闡的年號。而該錢範應該是一個壓勝錢祖範,很有可能是一個非官方的花錢錢範,也可能是一個類似於出現在古玩瓷器上可以經常所見的屬於後世的“寄托款”物件。在百度上查詢了一下有關“永通萬國”和背麵有七星寶劍龜圖案的花錢,有回答說“一般是遼金兩宋鑄的花錢”。所以該錢範的存在距今應有至少近千年。該青銅器上的表麵紅斑綠鏽及皮殼現象,以及製作錢範的青銅材質狀態等等也都指向該器物應該具有近千年或以上的曆史。
據查,國內之前也發現過一件這樣的錢範。《淺析懷寧藏“永通萬國”壓勝錢母範》一文說:“1986年春, 懷寧縣在開展全縣文物普查時,於該縣秀山鄉秀山村一村民家,發現了一件‘永通萬國’壓勝錢範……此‘永通萬國’壓勝錢範,銅質,盆形,長方形圓角,範麵長15.5厘米,寬11.3厘米,範厚2厘米,重810克,範中心有一方形凸起,高約為0.6厘米,左右各有一寬0.5厘米,高0.3厘米,‘×’字形澆鑄槽,鑄槽左右兩邊上下各排列有三對錢模,一麵一背並行排列,範上下正中各有一“門”形凸起,範左右兩邊上下各有……” 。該文章對所發現的錢範進行了具體和詳細地描述,並提供了該“永通萬國”壓勝錢母範的照片。通過一係列的介紹和分析,該文章最後認為,這件“永通萬國錢範”的發現,對於在研究早期壓勝錢鑄造工藝以及鑄造曆史等等方麵是一件具有曆史見證的珍貴實物。由於該錢範和本人所有的一樣,故本人認為,該錢範不是“母範”,而應該是一個“祖範”的一部分。
如果可以穿越,那就可以使用該祖範鑄造用不完的花錢了,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