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世紀中葉開始,歐洲興起“中國風”(Chinoiserie)。隨著和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貿易展開,到18世紀的時候,“中國風”尤為盛行,這是因為歐洲人對亞洲產生了迷戀。雖然當時通過與東亞,特別是中國的貿易不斷在增加,但畢竟還是有限。這使得歐洲人接觸和進入東方新文化的機會受到限製。另外,歐洲人對中國的第一手經驗數量有限,使其流通受到限製,這也造成了某種神秘感或者錯誤信息,助長了東亞文化的神秘性。 "China 或者Chine"一詞所代表的"中國",在歐洲人心目中,似乎更代表著一個可以擁抱中國乃至日本、韓國、東南亞、印度甚至波斯的更廣闊的世界區域。在藝術中,東方的風格也被認為是靈感的源泉, 而來自中國的藝術品極具代表性; 其豐富的圖像氛圍和東方風格設計反映了一個理想世界的畫麵。因此,中國風被認為是東西方交流的重要成果。在19世紀三十年代,“中國風”(Chinoiserie)一詞在法國文學中首次出現。這個術語並很快就獲得了勢頭,開始更頻繁地用於表示以模仿中國風格所產生的對象,但有時也用來表示尺寸小巧或者那些比較少有的經精細優美設計和製作的東西(Wikipedia)。1878年,"Chinoiserie"正式進入阿卡迪米詞典(Dictionnaire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
表現在瓷器上,在18世紀以前,中國瓷器早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瓷”。而當時歐洲人的“瓷器”充其量也隻能被稱為“陶”,因為其燒製後的“瓷”不含玻璃相(陶土不同)。一個簡單而又重要的區別是從光學的角度上看,中國生產的瓷器是透光的,而歐洲生產的“瓷器”不透光。故而當生產於中國明代的“克拉克瓷”在16世紀後期開始出口落地到歐洲後,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追捧(相關的故事在中國流傳很多,什麽“皇家願意用軍隊來換取中國瓷器”,等等,這裏不再贅敘)。
在18世紀的英國,Spode就開始根據中國清朝清三代時期出口的瓷器繪畫風格而進行“中國風”仿製,雖然他們當時還沒有可以生產真正的“瓷器”能力,即都是在“陶性”的餐具上繪製。最常見和著名的是具有青花“柳樹圖案”(willow tree pattern)的係列餐具是目前還可以在市場上經常看見或使用。因為直至現在,這種繪畫風格的餐具還依然有生產和銷售。本文所要介紹的是一件生產於18世紀末的Spode青花大盤,所繪製的是一個比較少見的被稱為是“水牛背上的男孩”圖案(Boy on a buffalo pattern),如下圖所附,供大家欣賞。據本人查尋,類似的圖案在中國應該是在乾隆早期有使用。
另外,我還附上最常見的中國風“柳樹圖案”在下麵,供大家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