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彼岸隨筆

生活是美的,隻是需要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生活裏有愛,隻是需要一顆能夠感受和孕育愛的心。
個人資料
正文

漫遊大華府(11)大使館開放日(下)

(2023-06-24 14:05:43) 下一個

漫遊大華府(11)大使館開放日(下)

 

法國大使館

 

歐盟大使館開放日的活動中德法合辦的展覽最具文化和藝術的氛圍,這二個老牌帝國主義很要好,選擇在法國大使館聯合辦展。除了美食飲料,他們提供更多的他們國家在教育科技方麵的交流項目。法國館員介紹了專門為英語學生設計的學習課程,向有興趣者提供如何申請參與法國的短期科技研究項目。德國展台前圍著幾個年輕人,德國館員在向他們介紹德國大學的總體概況和在各城市的分布,列出到德國留學的種種好處,推薦他們免學費(公立大學)的博士課程,回答他們關於如何在德國讀博或申請由德國公司資助的實習項目方麵的問題。有一張有趣的小卡片列出了幾個簡單的德語單詞用以說明學德語有多麽容易,以鼓勵美國年輕人前往德國留學。

 

法國大使館


法國大使官邸



法國使館開放日活動


學德語有多容易

 

使館的一角是幼兒天地,孩子們的臉上正在塗抹著各色彩繪,興致勃勃又小心翼翼。在使館外側不知是臨時搭建的還是常年使用的舞台上,樂隊在表演,舞台前供觀眾一邊觀賞一邊小飲小吃的條桌椅上占滿了小憇的參觀者。使館內外湧動的人群在這裏體驗到的德法兩國的生活氛圍是熱烈,是積極,是充滿活力和豐富多彩。

 


瑞典大使館

 

這次歐盟大使館開放日我最想看的是瑞典大使館。把它作為參觀計劃單上的首選,不僅僅因為它展示的內容,更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瑞典一直租用臨時的大樓辦公,等了三十年才得到了這塊位於波托馬克河邊的風水寶地建造他們的大使館,2006年,當新大使館建成使用時,連國王和王後都來了。大使館建築氣派而莊重,建築緊鄰河邊,河水波光粼粼,周邊風景秀麗,河對岸有肯尼迪中心、羅斯福島、羅斯林天際線和鑰匙橋。大使館已成為這個地區的一個發光的地標,特別是在晚上的燈光下,當它變成一個半透明的玻璃盒子時,尤其光彩奪目。

 


瑞典大使館夜景

 

去參觀之前,想好的要到大使館屋頂休息室,去觀賞波多馬克一覽無餘的美麗河景,但遺憾的是我們到的時段下起了小雨,層頂觀景臨時關閉,沒有機會登頂俯瞰,便在小雨中沿著河邊漫步,倒也別有一番情趣,一時間有了旅????度假的感覺。要不是要趕往下一個目的地,真想在河邊靜靜地坐著,看河水蕩洋,慢慢地欣賞那自然風景與漂亮建築交融襯映的美景。

 


使館周邊街景

 


使館緊鄰波多馬克河

 


河對岸的肯尼迪藝術中心

 

使館室內展出了瑞典最著名的新聞攝影師之一 Tunbjörk的以反映日常環境中荒謬的形象或環境為主題的作品,介紹了瑞典計劃如何在2045年之前實現碳中和和他們在優化地球環境方麵所作的努力。瑞典是一個和平的國家,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尤其是鐵礦和木材),一個由稅收為支撐的高福利的國家,一個教育係統發達的國家,近年來更成為網絡科技發達的國家。他們崇尚自然,保護自然,享受自然,在使館的展區內漫步流覽,可以享受到那種平和的氛圍,輕鬆,舒適。

 


使館內的攝影展

 


瑞典所作的優化環境的努力

 

瑞典語裡有一個詞叫”FICA”, 意思是在忙碌的行程中撥一點時間出來喝咖啡、吃甜點並聊聊天。Fika 可說是瑞典文化的代表,它的概念不像下午茶,沒有限定時間,要飯前 fika 也可以,工作到一半 FICA也可以。這次使館開放日,品嚐了他們為參觀者準備的FICA,  很喜歡那種邊品嚐邊閑聊的悠閑。在熱鬧繁忙的華盛頓大都市,瑞典大使館工作人員可以躲在這精心打造的宜居環境中,一邊工作,一邊就象在度假,在美國卻過著瑞典式的生活,著實令人心生羨慕。

 


瑞典的FIKA 文化

 

奧地利大使館

 

從瑞典大使館出來,我們前往奧地利使館。這裏的外部環境美麗而優雅,館內的氣氛卻是歡快而熱烈。

 

這個國家為它們的音樂自豪.使館展廳內充滿了音樂元素,展廳前方是個舞台,幾位樂手在忘情地演奏,樂曲繚繞成為了整個活動的背景音樂。舞台的側前方一尊施特勞施演奏小提琴的全身銅像,姿勢優雅,駐足凝望,輕快的園舞曲呼之欲出。舞台後方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音樂之聲"的電影片斷和電影取景地的視頻照片。

 



 

一部電影可以讓人認識一個城市,一個國家。"音樂之聲"這部看了無數遍的電影,讓我一走進使館大廳便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展桌上那些介紹Salzburg 的圖片與記錄真實的Trapp 家庭當時生活的黑白照片,讓我再次燃起去實地看看的願望,三年前曾訂了票坐郵輪遊覽多堖海沿岸卻因疫情取消,現在疫情好轉,希望明年能夠成行。

 


"音樂之聲"拍攝地Salzburg



真實的Trapp 家庭

 

奧地利使館與斯洛代克大使館相鄰,我們順便也去串了串門,一位可愛的小女孩手提一個小花籃向賓客分發糖果,使館人員穿著他們的民族服裝與客人們寒暄,那種氛圍讓人感覺這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短短的十幾分鍾的停留,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由於已到閉館時間,原打算看的其它大使館也來不及前往,隻能等以後的開放日再選擇造訪了。

 

阿聯酋大使館

 

在回程途中,我們經過阿聯酋大使館,在雨中駐足觀賞著,讚歎著其建築的壯觀和氣派。阿聯酋大使館沒有參加這次開放日活動,我們沒有機會入內參觀,出於好奇,上網查看了大使館內部的一些圖片和說明。使館內豪華的布置,凸顯這個國家的富有。由於石油工業,航空航運業,旅遊業和貿易多元經濟的高速發展,近年來,阿聯酋的人均GDP排名已達世界前二十,可謂財大氣粗,若要形容阿聯酋人的生活或許可用二個字:"有錢"。

 


雨中的阿聯酋使館猶如水上建築

 


阿聯酋使館內景

 

除了 在每年五月的二天開放日可以參訪各國大使館之外,民眾還有多種方式可以進入大使館並全年參與文化活動。 很早以前開始,就有一項約定俗成的共識:任何開始設計新大使館的建築師都必須為旨在展示一個國家文化的活動提供充足的空間。公共外交是口號,華盛頓的大使館每年都會向藝術展覽、手工藝展、講座、研討會、音樂會、戲劇、時裝表演、兒童節目、電影、舞蹈、品酒和民族自助餐敞開大門。

 

大使官邸經常會舉行帶有獨家賓客名單的晚餐和招待會,在各國的國慶節通常是他們的大使館邀請當地民眾一起慶祝的時刻法國人的巴士底日,愛爾蘭人的帕特裏克節,德國人的統一日。許多大使館和各個國家獨立的文化機構也為以藝術和音樂為特色的公共活動敞開大門,你可以和阿根廷人一起跳探戈,和古巴人一起喝朗姆酒,和意大利人一起聽歌劇,聽小組成員與奧地利人討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或者和德國人一起喝一杯,德國大使的官邸在較低的樓層有一個柏林酒吧,一個帶霓虹燈標誌的雞尾酒休息室。奧地利大使館會舉辦的維也納華爾茲課程和舞蹈晚會,法國大使館的音樂會和葡萄酒招待會,意大利大使館的黑色領帶西西裏舞會,巴哈馬大使館的屋頂加勒比慶祝活動都受到民眾的歡迎和興致勃勃的參與。

 

法國大使館音樂會和葡萄酒招待會

 

奧地利大使館維也納華爾茲課程和舞蹈晚會

 

華盛頓特區有著如此豐富的旅遊資源,走出家門,坐上公交和地鐵,便能參與各種文化活動,體驗美國,見識世界,喜歡住在大華府這是原因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謝謝蘇蘇來訪美言。祝新周愉快:)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圖文並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