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欣賞(1)《把愛傳出去》
2019年的秋天回上海探親旅遊,與原教研室的老師們聚會,見到了也是從美國回去休假的G教授。G教授是我的恩人,30年前在我聯係去美國當訪問學者以及後來的繼續在美國修學位的一係列過程中,他都給了我很多的幫助,這次能夠在上海見麵,真是喜出望外,再一次地,我向他表示了深深的謝意。
"不用客氣,若你有機會,你也會去幫助別人的。"他笑看說,看上去永遠是那麽可親。
"很抱歉後來就再也沒有機會幫到你了。"他又加了一句。
這樣的做人,這樣的境界,令我由衷的佩服。
在我的生命中,遇到過幾個貴人,在我人生最要緊的關鍵時刻,他們伸出了援手,讓我得以一路走到今天。除了心存感激,還一直想著要予以報答,為一直沒有找到報答的機會而心懷不安。直到最近看了一部電影《讓愛傳出去》,才知道,廣義的報答就是你繼續去幫助別人,把這份愛和善良象接力棒一樣往外發散,往下傳播。
《讓愛傳出去》(英語:Pay It Forward),是一部2000年的美國戲劇電影,改編自凱瑟琳.賴安.海德(Catherine Ryan Hyde)的同名小說,由咪咪.萊德(Mimi Leder)執導,凱文.史派西(Kevin Spacey)、海倫.亨特(Helen Hunt)、海利·喬·奧斯蒙特(Haley Joel Osment)主演。
故事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從小生活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裏,父親經常離家出走,母親是一個酒鬼,而且還經常遭父親的毆打,而母親身兼多職照顧著這個家。
有一天,學校來了一個新的老師,他問起孩子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並且還出了一道改變世界的命題,他沒有想到的是,小男孩竟然如此認真的看待這個功課,他想要去改變這個世界,他決定幫三個人,然後希望他能幫到的每一個人再去幫三個人,這樣一來又幫了九個人,他希望這樣循環下去,讓更多的人受到幫助,從而去改變這個世界!
他第一個幫助的人是一個吸毒的流浪漢,他將手裏的零花錢給了他,並且還偷偷的讓他到家裏來洗澡吃飯,希望他能夠戒毒,雖然這隻是一個很簡單的幫助,卻深深的感動了那位已經被人遺忘忽略很久的流浪漢,最終在一次又要去買毒品的過程當中放棄了吸毒而卻拯救了一個準備自殺的女人。
第二個幫助的人是他的母親,他希望母親能戒掉酒癮,並且放棄父親,懂得為自己生活。
第三個是他的老師,一個小時候不斷受父親虐待最終離家出走的人,而且使他與自己的母親開始了一段新的感情,這個過程當中,人性一再的被挑戰,雙雙都經曆了非常大的掙紮與痛苦去完結與寬恕。
而他的母親,也接受了這個小男孩的想法,第一次,她勇敢的去麵對了她與自己母親的關係,她去到流浪者的聚居點去尋找她的母親,並且誠心誠意地原諒與寬恕了她。她的母親也因此而選擇去幫助其它人,就這樣不停的循環下去,很多人都受到了幫助,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一直到有一天,一名記者在採訪一個與挾持歹徒對峙的警察的時候,他的車被逃逸歹徒開車撞爛,正當他煩惱如何回家時,跟他毫不相識的律師索森先生突然現身並表示想幫他的忙,剛開始他以為那名律師隻是想載他回家,沒想到他的幫忙竟然是直接送一台自己的車給他,記者不明白律師為何要這麽做,認為背後一定有什麼玄機,但索森先生說完全沒有,就當作是陌生人之間的慷慨饋贈,並且跟他要了一張名片後離去。
記者原本半信半疑的認為索森先生隻是好心借他車子開回家,但當他收到轉移在他名下的車子所有權通知的時候,更讓他百思不解,想要了解他的用意,但他的回答卻是《照著做,讓愛傳出去》,這激起了記者跟蹤這條新聞的決心。追問之後才發現,原來幾天前的半夜索森先生送患有氣喘病的女兒去了醫院,等了4個小時卻等不到醫生,而到場的護士卻處理比他晚到身受刀傷的帕克先生,帕克先生看到這種情況決定跳出來幫忙,在與護士的爭執後,他拿出一把槍對地開了兩槍以示不滿,最後索森先生的女兒獲得了協助,而對地開槍的帕克先生卻被送押。當他感謝他的時候,帕克先生隻要他以一種方式回報他,就是他所說的《讓愛傳出去》。
記者查到帕克先生,但他不肯透露,並表示他要一年後才能假釋。記者想到了一個方法可以使他說出實情——讓他提前假釋。於是他找了州長,以他過去的把柄交換提前假釋。獲得提前假釋的帕克先生終於肯透露實情,他說某天晚上在商店搶了一台收音機,正當著急的想著如何躲避警察時,一名老婆婆開車現身替他解了圍。
記者又追查到了老婆婆,詢問關於讓愛傳出去的事情,老婆婆說他有一個關係降到冰點的女兒,已經3年,有一天她突然前來拜訪,親口跟她說她原諒自己的母親。而當時她問起,是什麽事情讓她有如此重大的轉變時,她女兒提到了她正讀七年級的兒子以及他新上任的社會科老師在學期初給予的報告題目:想辦法改變這個世界。就這樣,記者終於在自己也備受感動的情況下,找到了這個運動的發起者-那名小男孩。
而就在小男孩接受采訪的當天,他在學校,終於鼓起勇氣幫助一個常常受欺負的同學而被刀捅死!當晚,他的母親和老師在家沉浸在失子的悲痛當中,門外已經來了許多前來探望的人們,他們每一個人都捧著一盞蠟燭和鮮花,探望的人排滿了一條長長的街道,遠處還有無數前來探望的人們,燈光一直都延續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至今美國已成立近千家以“把愛傳下去”命名的慈善基金會。本書作者凱瑟琳·瑞恩海德即是這項活動的創始人。小說被譯成25種文字、30多個國家銷售超過千萬冊,被稱為心靈第一讀物。
把愛傳出去,巳經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受恵的人要感恩報恩,施恩者卻不求回報,就這樣,恩惠轉換成了影響力,鼓舞著受惠者不僅僅是pay it back,而是把愛傳出去。
很多時候你幫過的人或者你很樂意幫的人卻並不能夠幫到你,而在你有難時卻會遇到貴人相助,這些人可能與你素不相識,或許在幫你的那一瞬隻是你們一生中唯一的交集,看上去這些事毫不相關,但事實上,這是一種愛的流動和傳遞,一件件單獨發生的事通過愛心而相互關聯。
我喜歡《把愛傳下去》這個翻譯,或者叫《愛心傳遞》也一樣確切。比我原來一直遵循的感恩回報(Pay it back)的做人原則境界要高尚得多。 從今往後,我希望自己不但要做一個感恩報恩的人,還要做一個愛的傳遞者。
把愛傳出去,也許我們個人能幫助到的人並不多,也許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但隻要你付出了,一盞燭光就能照亮很多人的眼睛,而且這份感動也必能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