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文,我分析了馬騰全家被殺的真正原因,表麵上是馬超背叛,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牽涉進入曹丕曹植的奪嫡之爭。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123/202504/7208.html
這一篇,我再來分析馬騰在曹魏政權的身份,從一個更大更高的角度來看這個事件。
史書上記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荊州,因為馬騰等擁兵割據關中,出發前征馬騰,馬騰於是東遷鄴城,曹操表他為衛尉。
為啥有這個操作?曹操在發動赤壁之戰的前夕,擔心明麵上歸順,但是實際上獨立的馬騰韓遂西涼軍在背後捅刀子,突襲許都。於是收買了馬騰。給了個實權高官,衛尉。
衛尉有多大?是為九卿之一,秩祿中二千石。上麵隻有三公比他大。而且是實權官職,掌管宮門警衛,手下有幾百宮廷衛士,分管宮廷東南西北四個門。還有禁軍等等。
馬騰的兒子馬休為奉車都尉,馬鐵為騎都尉。這兩個官職,都是皇帝的親衛,一個管理皇帝出行時候保衛的騎兵,一個管理皇帝出行的馬車和衛兵。
而當時的皇帝,是漢獻帝。
也就是說,漢獻帝的安全保衛工作,是交給了馬騰。曹操一開始,就沒準備給馬騰一個善終,而是把他和漢獻帝捆綁在一起。
但是,漢獻帝的皇宮在許昌,而馬騰全家,一開始就是被曹操安置在鄴城,馬騰屬於遠程工作,遙控指揮,而遙控指揮的下屬,估計都是曹操的人,這樣就不怕他和漢獻帝勾結,搞出什麽事情來。當然,偶爾跑去許昌視察一下安保工作的情況,也是正常的。
而馬騰,那個時候未必會覺得曹操會代漢自立,他估計還和荀彧一樣,美滋滋的做大漢複興,曹氏永遠是權臣之夢。
但是赤壁之戰後,曹操的工作重心,從統一天下,變成了代漢自立。
在曹操去征討馬超,並沒有解除馬騰的職位,馬騰被殺的時候,還掛著衛尉的職務。而他陪曹丕一起,留在鄴城,明麵上的理由,必定也必須是作為經驗豐富的老將,幫助曹丕鎮守鄴城。當然,他手上沒有兵。他的兵都在許都皇宮。人也肯定會被監視。
曹操絕不會放心這個時候馬騰跑到許昌去。
在馬騰全家被殺的同一年,荀彧被曹操逼迫致死,同時曹操稱魏公,開始正式代漢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前後,一切絆腳石都必須踢掉。
馬騰馬超韓遂,這些名義上投靠的朝廷的人,到底忠於的漢,還是曹?
這是曹操在赤壁之戰後一直在解決的問題。包括以進攻張魯的名義借道關西。以曹操之能,他會想不到馬超韓遂的反應?他就是故意的。
馬超韓遂如果當時投降,也不可能有好下場。這和張繡投降的時候,情況完全不同。
因為現在,他們都是曹操代漢的絆腳石。
會像殺孔融並且滅三族一樣,消滅這些內部隱患。
而蘇伯田銀的起義,史書上很少記載,到底背後,有沒有擁漢一派的影子?我覺得非常可能,否則他們絕對沒有這個底氣造反。
幾個屁民,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造反,這是在搞笑嗎?
另外一個奇怪的是,東漢和三國所有的起義,發起者都有被殺或者自殺的紀錄,但是蘇田二人的下落卻沒有交代,如果被殺,肯定會在史書上按照慣例明寫。比如類似的南陽侯音反叛事件等等。
但是,蘇伯田銀二人的下落,卻沒有交代。估計是逃跑了。但是,這種反叛頭目,通常是會全國緝拿,根本跑不掉才對。
或者,這兩個人,其實根本就不存在,隻是某些背後勢力派的人的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