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123/202507/5652.html
接上第一篇。
從史書中我們看到,這三個人遇到孫策,對話之後,是孫策先動的手,射死一人。
這就產生了第二個疑問。刺客如果目的是殺死孫策,那見到孫策,難道不是馬上動手?為啥還要和他廢話,讓他先動手,並且在他射死一人之後才動手?
從案情看來,更像是這三個人並不像為殺孫策而來,反而是被孫策所逼,被迫還擊。
當然也可能是三個人想麻痹孫策,從背後捅刀,被孫策這種殺伐果斷的人看出破綻,先下手為強。但從刺客一箭就能射中孫策麵門的箭術水平,根本沒有必要。直接先射就可以了。所以,三個人想麻痹孫策,從背後捅刀,不太說得通。
如果孫策麻痹了,飛馬跑了,豈不就殺不成了?
而孫策的士兵到來後,為啥不抓活的追問背後的黑手,而是直接殺了,看起來更像是滅口?
這三個人死後,孫策並沒有馬上死亡。整個過程,包括對話,都應該是孫策對手下的描述,所以應該是可靠的。
這三個人在和孫策的對話中,並沒有透露出他們是許貢的門客,所以應該是孫策的人調查這三個人的背景,得出的結論。
其中一個人,也就是射傷孫策的人,據史書《建康實錄》記載,是叫許昭。
可是,許昭是許貢的門客,就一定是在為許貢報仇?
現在我們來看許昭的背景。
資治通鑒記載:
盛憲後以疾辭吳郡太守一職,許貢前來領郡後試圖迫害故太守盛憲,孝廉高岱將盛憲藏匿於時任營帥的許昭家中避難。
後來孫策清算江東地方勢力,嚴白虎抵抗不住,往餘杭抗奔許昭。程普請求孫策發動攻擊,孫策說“許昭有義於舊君,有誠於故友,此丈夫之誌也”,於是放棄攻擊。
後來孫策被許貢門客許昭刺殺,孫策不久也傷重而亡。
許昭能夠在雙方對射的過程中,在孫策一箭射死他同伴的情況下,不慌不忙,開弓準確射中孫策的麵部,說明心理素質,箭術,都是一流的。讓人想起長沙太守韓玄手下的營帥黃忠。
所以,這個門客許昭,大概率不是普通人,而就是嚴白虎的好友,吳郡太守盛憲的部下,許貢的同事,軍隊的營帥許昭。隻有身經百戰的戰將,才會有這種素質。
而這個時候,正是廣陵太守陳登有吞並江東之誌,在打敗孫策對廣陵的進攻後,聯手失敗之後躲在餘杭山裏麵的嚴白虎,準備入侵江東。孫策召集軍隊,準備抵抗陳登的時候。
是不是有這麽一種可能,這三個人根本就不是來為許貢報仇的,而是幫陳登和嚴白虎來打探情報,和孫策軍隊裏麵內鬼接頭的探子,由能在現場做決定的大將許昭親自帶隊,結果在路上遇到來打獵的孫策?
而孫策軍中多半有內鬼,以陳登的詭計多端,肯定有內應。而這個人,應該就是在孫策的衛隊中,所以,必須滅口,否則許昭被抓之後,供出自己,那就完了。
甚至可能,許昭就是故意被內鬼引到孫策必經的路上,比如讓他在某個地方等待接頭的人,而故意把這個地點,設置為孫策打獵的必經之路,讓他遇到孫策,而內鬼知道孫策的脾氣,孫策不會放過他們三個可疑的人,而這三個人都是高手,不會束手就擒,必定不能不殺孫策。
這才能解釋,為啥三個人能正好碰到孫策。高級將領的出行那是絕對機密,隻有內鬼才能知道。而三個人並不是來刺殺孫策的,而是被算計了。被迫還擊。
所以,調查的結果,必定是內鬼定好的,是為許貢報仇,必須是為許貢報仇。反正死人不會說話。
隻有這樣,才能保護內鬼。因為如果不是,那這三個人是來幹啥的?要見誰?這些就沒法回答。
而孫策的傷重而死,說不定都有內情。一箭射不死你,但是有別的辦法,讓你的傷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