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三國演義,以為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就是大家帶兵聚集在一起,殺向洛陽。
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
袁紹等人發出討伐董卓的檄文後,軍隊是聚集在三個地方。主力是在酸棗大營,曹操劉岱喬瑁等人是在這裏。而袁紹,根本就不在大營,而是在河內太守王匡的地盤。袁術和孫堅就在南邊靠近荊州的魯陽。
一開始我也沒看懂,為啥是這麽一個布置?
大部分諸侯所在的酸棗大營,還有一個名字,大家都熟悉,叫官渡。
沒錯,就是官渡之戰的那個官渡。是在後來袁紹的河北勢力和後來的曹操勢力的交界處。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要地。
而參加討董卓的豫州和兗州,是在官渡靠近董卓的一邊,這兩個州的諸侯,是後退到酸棗大營,難道不是應該大家都到豫州兗州集合,像三國演義裏麵描述的那樣,開拔虎牢關?
為啥袁紹和袁術,還分別到了一南一北兩個諸侯的地盤搞單幹?
仔細一想,原來這是一個防禦的打法,是等董卓的軍隊來“平叛”,官渡是軍事要地,易守難攻。
而袁紹和袁術就是奇兵,如果董卓軍隊來官渡平叛,那麽袁術袁紹就可以抄董卓軍隊的後路。
試想一下,董卓軍隊來平叛,結果在官渡和聯軍相持,後麵再被袁紹袁術搗亂,就很可能戰敗。
董卓軍隊戰力遠比十八路諸侯要強,所以他們擺出了這個陷阱,就是想讓董卓來鑽。
根據過去漢王朝對付地方獨立勢力,比如漢景帝七王之亂等等,都是中央政府派軍鎮壓,沒有理由放任不理。
這是十八路諸侯的策略。非常厲害。
董卓也非常厲害,他沒有去鑽十八路諸侯設置的陷阱。而是派徐榮到循陽當太守,半路埋伏過來的十八路諸侯軍隊,卻不去主動進攻。
因為酸棗大營本來就是防守的策略,離開易守難攻的地方去打仗,其它諸侯不適應。隻有曹操進軍。
結果埋伏了曹操。差點幹掉後來的魏武帝。
而對於袁紹的河內,董卓派了大臣胡母班去勸說王匡,胡母班是天下道德楷模,號稱八廚之一。又是王匡的姻親。袁紹讓王匡表明心跡,不會投降,王匡隻能殺了胡母班。這下捅了馬蜂窩,胡家勢力很大,直接牽製了王匡,後來胡家人還殺了王匡報仇。袁紹在這邊完全搞不出花樣。
而對於孫堅和袁術的荊州方向反董卓勢力,董卓直接空降了劉表去荊州當州牧,荊州的世家本來就對孫堅非法無故殺害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非常不滿,害怕孫堅回來把自己當豬羊,於是和劉表一拍即合,直接把孫堅的勢力趕出荊州,讓他做了無根浮萍。
董卓這一招釜底抽薪,非常的狠。對於荊州世家的心態把握得非常好。確實是非常牛的一招。
然後,對後路已斷的孫堅袁術。董卓集中了全部力量,準備一舉消滅。先吃掉孫堅袁術,回頭再來對付袁紹,最後再對付酸棗大營。
董卓派出了並州呂布的主力和涼州的主力。先是大勝孫堅,但是卻因為並州派係和涼州派係的內部矛盾爆發,被孫堅擊敗。
董卓自己再帶人去打孫堅,再次被擊敗。從南邊進逼洛陽。同時這個時候,白波賊郭太也打敗了牛輔,從北邊進逼洛陽。
董卓這個時候就出了一個勝負手。
放棄洛陽,讓白波賊和孫堅去死磕。同時留下傳國玉璽,故意做成丟失在井裏麵讓孫堅得到。同時派人向袁紹舉報。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123/202508/8121.html
這一招徹底讓孫堅和袁紹撕破臉開戰。解了董卓的困局,讓他能從容的退到長安積蓄力量。
從以上的招法,看得出董卓,或者董卓一方,有操控人心的高手,對於王匡胡母班,還有孫堅劉表和荊州世家,都能充分的製造疑心,利用疑心。成功的瓦解十八路諸侯的攻勢。
而用玉璽誘惑孫堅,分化瓦解孫堅袁紹,那更是神來之筆。
非常像後來的賈詡的搞法。
也許,這就是賈詡向董卓學來的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