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簫的坐姿,如同練功的坐式。身直頭正,內頜微收,含胸拔背,兩手扶簫抱於胸前,符合“曲則有情”的機理,能增強人體氣場,如果加上放鬆入靜的意念,恰恰是正宗練功姿勢。
吹簫的呼吸,一般是長呼短吸,急吸緩呼,胸腹式呼吸結合,但以腹式呼吸為多。吹長音時,常常出現逆腹式的呼吸狀態,使人有一種氣沉丹田、腹部充實的感覺。這是一種“息不調而自調”的練功調息法,比較有意的調息要自然得多。
吹簫的口型與功法“六字訣”“吹”的口型大致相符,“六字訣”的“吹”對應人體的腎髒。在酉時(17—19時)吹簫,氣血流注腎髒,幾分鍾後,感到腰椎命門和腎區有一股舒適的暖流,不斷地向脊椎擴散。
吹簫時指頭的起落,類似氣功的扳指法,可以啟動全身經氣的運行。
簫音樸質天然,豐富豁建,能高昂清越,能圓潤柔和,能粗獷奔放,能鬆沉靜遠……鬆沉靜遠的簫音,給人以清幽遐想的氣氛,使人排除雜念,進入忘我的境界。
除此之外,筆者以為探索簫音與功法內在聯係,還應當包括以下內容,諸如上下貫通、感悟能力等等。
吹簫應上下貫通,下丹田(臍眼下約3寸處)座落於由雙臀與小腹撐起的三角區,經過中丹田(臍眼上方約4寸處)的自然張力作用,直達上丹田(天目附近),上下貫通一氣,無窒無礙,應達到鬆圓潤透,妙趣天成的境界。
吹簫有感悟能力,俗話說隻可意會,不可言傳。這與佛經的“頓悟”是相通的,都強調悟性。簫法與功法可能如出一轍,但二者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在於功法是一種無聲技能,而簫音則是有聲藝術。誠然,將氣功與吹簫融會貫通,吹簫時做到曲由心生、神隨音馳,二者相得益彰,確是妙極人寰,珠連璧合之舉。
橫吹笛子豎吹簫
民間有句俗話:橫吹笛子豎吹簫。這句話形象地概括了幾千年以來簫笛發展的曆史。回顧簫笛的曆史,從周代的竹(下加龠),到漢代的長笛,下續晉泰始笛,從唐、宋洞簫和尺八,直至明、清單竹簫,現代的簫,無一不是在豎吹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漢代的橫吹,到唐、宋的橫笛,下續近代的曲笛、梆笛,無一不是在橫吹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在古籍上看到簫、管的字,除個別例外的情形,應視作豎吹的樂器;看到笛或竹(下加逐)的樂器,則不一定是橫吹的樂器。這是為什麽?因為當今簫、笛分流,豎、橫有別,嚴格地說是從唐、宋以後才加以認定,約定俗成,從而流傳下來的。然而在唐代以前,一些豎吹的樂器,例如長笛,是稱之為笛的,這其中經曆了曆史的演變。因此,唐、宋以前,尤其是漢代以前,凡在史籍上出現笛或竹(下加逐)字,很可能是指一種豎吹樂器。
簫、笛的豎與橫之別,近來也有含糊不清的命名。例如河南舞陽賈湖出土的骨製樂器,明明是豎吹,卻被命名為骨笛。我想這可能是延續了漢代以前的叫法。所以,簫、笛的區別,唐代是一個分水嶺。
我們以為簫、笛的區別,豎執橫執隻是一個方麵,還有一個方麵是音色、音區的區別。通常把管較長而低沉者稱為簫,較短而響亮稱為笛。古人釋笛音曰:滌滌然。這是形聲詞,推測古代的簫較短,音激而高,故發“滌滌然”之音。現代豎吹的豎笛,就是一種短而音調偏高的樂器,也稱之為笛。從這一意義來說,似乎管體偏短、音調偏高、音色響亮的樂器應稱為笛,管體偏長,音調偏低、音色柔媚的樂器應稱為簫。古今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