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大不列顛自由行》(之二)英國南部
2017年7月15日,今天計劃離開倫敦,參觀溫莎城堡,巨石陣和巴斯古城。我與我兒早早就從旅館出來,坐地鐵到肯星頓火車站去乘火車。8點半開車,9點半到達溫莎鎮。溫莎鎮的地理位置,見下麵圖1中的第2點。
圖1. 英國地圖
下圖是溫莎鎮火車站的站前商場,我們沒買什麽東西,直接去溫莎城堡。
圖2. 溫莎鎮火車站的站前商場
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皇家自治市溫莎鎮,是英國王室的家族城堡,也是英國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之一。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每年有相當多的時間在溫莎城堡裏度過,在這裏進行國家活動或是私人娛樂。
我們從溫莎鎮火車站步行出發,不一會兒就走到溫莎城堡,在城堡外麵的小廣場上,有一個維多利亞女王的立式雕像,我順便拍下了這張照片。
圖3. 溫莎城堡外的維多利亞女王立式雕像
我們到達城堡入口時,已經有很多遊客在那裏,下圖是遊客們在排隊等候進入溫莎城堡。
圖4. 遊客們排隊等候進入溫莎城堡
進入溫莎城堡之後,恰好趕上衛兵換崗儀式,我們趕快跑過去參觀,拍下了這張照片。
圖5. 溫莎城堡裏的衛兵換崗儀式
溫莎城堡內的圓塔(Round Tower),是城堡的中心,位於城堡中央中庭院,圓塔頂上豎立著一麵英國國旗。如果國旗升起來的話,表示女王現在住在城堡裏,否則不升國旗。不過升不升國旗對遊客沒有什麽影響,該怎麽玩兒就怎麽玩兒。
溫莎城堡內的聖喬治禮拜堂(St George Chapel),是一座皇家教堂,是溫莎城堡裏最漂亮的建築。聖喬治禮拜堂同樣也是英國王室的主要皇家墓穴之一。被安葬在這裏的國王有:亨利八世,喬治三世,喬治四世,威廉四世,還有維多利亞女王的父親肯特公爵
下圖是我兒在圓塔的下麵和聖喬治禮拜堂前麵的留影,他脖子上掛著的是綠色的解說機。
圖6. 我兒在圓塔的下麵和聖喬治禮拜堂的前麵留影
下圖是我在聖喬治禮拜堂的前麵和圓塔的下麵留影,我脖子上掛著的是黑色的解說機。
圖7. 我在聖喬治禮拜堂的前麵和圓的下麵的留影
溫莎城堡是英國王室的家族城堡,而“溫莎”,是現在英國王室的姓氏,現在的王室屬於“溫莎王朝”。但英國王室的家族一直都姓“溫莎”嗎?完全不是。現在,我想利用這個機會,用極其簡練的語言,重溫一下英國的曆史,與各位讀者分享。
按照英國的官方說法,當前英國的王室血統,可以追朔到一千年前的征服者威廉。所以,我們就從這個威廉開始吧。在下麵的敘述中,凡是在人名後麵有“r.”的(reign),表示在位年代,否則表示生卒年代。
“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r.1066-1087),原是位於法國領土諾曼公國的公爵。1066年,他以自己是剛剛去世英王的血親為借口,率軍渡海占領了英格蘭。當年的聖誕節那天在西敏寺加冕為英王,從此開創了英國的“諾曼王朝”(Norman Dynasty)。
圖8. 英王征服者威廉
諾曼王朝傳了四代就發生了內訌,威廉重外孫亨利平定了內亂,成了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r.1154-1189),建立“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 Dynasty)。金雀花王朝的時間比諾曼王朝要長,故事也更多,出現了幾個非常厲害的君主。
理察一世(Richard I,r.1189-1199),是個粗獷暴躁,勇猛善戰,極富魅力的軍事天才。在位十年,九年在外作戰,為十字軍東征西討,老婆是塞浦路斯人。曾經擊敗過統帥穆斯林軍隊的傑出將領薩拉丁,從而獲得了“獅心王理察”(Richard the Lion Heart)的英名。
金雀花王朝的愛德華一世(Edward I,r.1272-1307),是“蘇格蘭之錘”(Hammer of Scotland),發動旨在吞並蘇格蘭的戰爭,從而導致後來的大不列顛王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1707-1800)。由於他身高腿長,獲得了“長腿愛德華”(Edward the Longshanks)的綽號。
愛德華的兒子叫愛德華,孫子也叫愛德華,即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r.1327-1377)。這個“小三”更厲害:以自己是剛剛去世法王的血親為借口,發動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假如沒有肆虐歐洲的黑死病(1348-1349),他就能占領法蘭西,成為“征服者愛德華”。
後來金雀花王朝再次發生內訌,“長腿愛德華”的兩個孫輩家族,為爭奪王位打起來,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得勝,稱“亨利四世”(Henry IV,r.1399-1413),建立“蘭開斯特王朝”(Lancaster Dynasty)。約克家族的愛德華不服氣,挑起“玫瑰戰爭”(Rose War,1455-1485)。
愛德華幾經反複取得了勝利,自稱“愛德華四世”(Edward IV,r.1461-1483),並且建立“約克王朝”。但是兩大家族繼續纏鬥。魚蚌相爭漁翁得利,都鐸家族的亨利,平亂群雄,趁亂稱王“亨利七世”(Henry VII,r.1485-1509),建立“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
都鐸王朝更精彩,殺妻魔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r.1509-1547),大女兒“血腥瑪麗”(Bloody Mary,r.1553-1558),小女兒“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r.1558-1603),還有無辜被殺的“九日女王簡-格雷”(Lady Jane Grey)。
下圖是英王亨利八世,再下圖是亨利八世的小女兒伊麗莎白一世。
圖9. 英王亨利八世
圖10.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死後,問題來了,無論男女繼承人都沒了。貴族們不得不放眼蘇格蘭,請來了一位血統很遠的旁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來兼任英格蘭國王,稱“詹姆斯一世”(James I,r.1603-1625),從而英國出現了“斯圖亞特王朝”(Stuart Dynasty)。
斯圖亞特王朝也很熱鬧,詹姆斯的兒子查理一世(Charles I,r.1625-1649),熱衷王權而打壓國會,被克倫威爾(Cromwell)率軍趕下台,並被送上斷頭台。查理的兒子也叫查理,千難萬險逃到法國,借兵複辟成功,史稱“查理二世”(Charles II,r.1660-1685)。
斯圖亞特王朝末代的“安女王”(Queen Anne, r.1702-1714)死後,同樣的問題又來了,無論男女,信奉新教的繼承人都沒了。貴族們不得不放眼德國,把一個隻有母係遠親的,已經是漢諾威公爵的喬治,請到英國來當國王,於是有了“漢諾威王朝”(Hanover Dynasty)。
“喬治一世”(George I,r.1714-1727),54歲不會說英語,年齡太大也學不會,即使學會也沒興趣。於是來了個偷懶的辦法,放權給首相華爾波(Robert Walpole),“喬治喬治”,“瞧”別人去“治”。於是在英國開創了首相內閣製的先河。
喬治的兒子叫喬治,其孫子也叫喬治,即“喬治三世”(George III,r.1760-1820)。這個 “小三”很不平凡,在位60年,與中國乾隆皇帝一樣長。任內經曆了美國獨立戰爭,丟失了大片北美殖民地,晚年還得了精神病。不過,該王朝末代君主維多利亞女王卻大有作為。
圖11. 英國女王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r.1837-1901),是喬治三世的孫女。喬治三世死後,第一個兒子繼位,是為“喬治四世”(George IV,r.1820-1830),死後弟弟繼位,也就是喬治三世的第二個兒子,“威廉四世”(George IV,r.1830-1837)。
維多利亞的父親,是喬治三世的第三個兒子,與父親喬治三世同年去世。在祖父,大伯父和二伯父死後,她繼承了英國的王位,開創了日不落大英帝國黃金時代。死後傳位於長子愛德華。愛德華的父親原是德國哥達公國的親王,英國開始了“哥達王朝”(Gotha Dynasty)。
“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r.1901-1910),是個浪蕩公子,60歲才上位,既無閱曆也無建樹,登基之後九年就病逝了。兒子又叫喬治,繼位稱“喬治五世”(George V,r.1910-1936),喬治與其父的性格完全相反,年紀輕輕就大有作為,一生中勵精圖治,確保了王室的尊嚴。
圖12. 英王喬治五世
1917年,喬治五世做出一個重要決定,為表明與表親德皇威廉二世血戰到底的決心,王室不再采用祖父阿爾伯特的德國姓氏“哥達”,而以皇家城堡溫莎之名,改姓為“溫莎”,得到民意的支持,可謂眾望所歸。於是英國開創了“溫莎王朝”(Windsor Dynasty)。
喬治五世死後傳位於長子愛德華,愛德華不愛江山愛美人,當年即宣布退位。英國王位又傳位給喬治五世的次子,也叫喬治,稱“喬治六世”(George VI,r.1936-1952),患有口吃病的喬治,克服了種種困難,成功地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死後傳位於女兒伊麗莎白。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伊麗莎白公主還年輕,被她父王派到軍隊中去服役,既得到鍛煉,也了解民情。為以後登基為君做好準備。下圖是她在二戰時後勤部隊醫務車前的留影。
圖13. 二戰時從軍抗敵的伊麗莎白公主
圖14. 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Queen Elizabeth II,r.1952-至今),在位時間已經達到70年,超過老祖宗維多利亞女王。老太太現年96歲,活得還很樂觀硬朗,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直追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Sun King Louis XIV, r.1643-1715),在位的72年。
英國君主名字的重複率太高,這裏總結一下,從征服者威廉算起:8個亨利,8個愛德華,6個喬治,4個威廉,4個詹姆斯,3個理察,2個查理,2個瑪麗,2個伊麗莎白,1個史蒂芬,1個約翰,1個維多利亞,1個安妮,0個路易(路易是法國國王的專利)。
好了,現在回來講今天的旅遊行程。
我是第二次來參觀溫莎城堡了,15年前的2002年,曾經跟隨旅遊團來過,導遊還帶領我們參觀了一些建築物的內部,花了大半天的時間。所以這次就不多停留了。中午12點,我們結束了溫莎城堡的觀光,簡單的野餐之後,乘坐長途大巴去參觀巨石陣。
巨石陣(Stonehenge),位於英格蘭西南部的薩利斯伯裏(Salisbury)附近,是個熱門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有100多萬人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由幾十塊巨石圍成了一個大圓圈,有些石塊足有六米之高。1986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下圖是空中鳥瞰的巨石陣。
圖15. 空中鳥瞰的巨石陣
我們乘坐的旅遊大巴,下午1點半到達巨石陣的遊客中心,從遊客中心步行走到巨石陣,大約一刻鍾左右,一路上擠滿了人。我們急匆匆地趕到前麵去照相。巨石陣的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3點。下圖是我兒在巨石陣前麵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巨石陣前麵的留影。
圖16. 我兒在巨石陣前麵的留影
圖17. 我在巨石陣前麵的留影
我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照片,每隔60度拍攝一張,轉了一圈兒。下圖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張,中間偏右的,由兩塊直立的巨石支撐著橫臥的眉石,像個大門似的叫做“三石牌坊”,這樣的牌坊共有三個,這張圖的角度是看三石牌坊最好的。
圖18. 巨石陣中的一個“三石牌坊”
在巨石陣轉了一圈兒之後,我們回到了停車場附近的遊客中心,我還在禮品店裏買了一本中文書《巨石陣》,書裏詳細地介紹了巨石陣的地理位置,發現過程,研究結果等,閱讀起來,感到很有收獲。
關於巨石陣修建的年代至今尚有爭議。但是曆史學家綜合各種周遭的因素,尤其是對死亡動物骨骼的碳元素放射性衰變的檢測,相信巨石陣是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間的新石器時代建成的。巨石陣修建的目的,目前尚無完全肯定的解釋。
巨石陣有一條從東北到西南的定位線,似乎是用來指示太陽在夏至那天升起的位置,從反方向看,剛好是冬至那天太陽降落的位置。在古代的農耕社會裏,太陽的起落告示人們季節的變化。所以巨石陣不僅可能是宗教集會的場所,也可能是指導社會生活的“巨大日曆”。
下圖是2010年英國居民在巨石陣前共慶夏至的照片。圖中明顯可見,日光穿過“三石牌坊”的時候,陽光明亮光芒四射,觀眾們驚喜雀躍和心情激蕩。
圖19. 巨石陣在夏至時的日光,剛好穿過一個“三石牌坊”
我看著眼前的巨石陣,不由回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部英國電影 “苔絲”。講述一個貧窮少女愛上一個富貴大叔的故事。故事有點老道,但地點感到新奇(巨石陣)。巨石陣下兩人愛得如醉如癡溫馨浪漫,最後大叔變心小女孩遭拋棄。下圖是電影“苔絲”宣傳畫。
圖20. 英國電影“苔絲”的宣傳畫
不過我在網絡上的電影“苔絲”中,不知為何沒有查到巨石陣的劇照。倒是有些“暴力”電影在那裏拍攝,本人對這種教唆青少年犯罪的暴力電影,很不感冒從不觀賞。參觀巨石陣所用時間比預想要少,3點坐上大巴離開,4點之前到達巴斯,今天的最後一個景點。
巴斯(Bath),是英格蘭西南區域的一座城市,位於倫敦以西156公裏處。巴斯城最早建於公元43年,當時是羅馬帝國不列顛行省的一部分。巴斯是羅馬人的溫泉聖地,甚至連城市的名字都是來自普通名詞“洗浴”。巴斯的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4點。
後來在漢諾威王朝時期,巴斯成為一個熱門的溫泉中心,從而使巴斯城急劇擴張,留下了許多傑出的巴斯石製建築。城中的各種劇院和博物館,還有其它文化和運動的場所吸引了大批遊客,因而巴斯成為一個重要的旅遊城市。1987年,巴斯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古羅馬時期,巴斯最主要的溫泉所在地是一座神廟,供奉女神蘇利絲(Goddess Sulis)。羅馬入侵巴斯後,城市最初沿用了蘇利絲的名字,拉丁名“Aquae Sulis”(蘇利絲之水),後來才使用“Bath”。再後來蘇利絲神廟也改為修道院。下圖是羅馬浴池和修道院。
圖21. 巴斯的羅馬浴池和巴斯修道院
我們到達巴斯之後,馬上去參觀羅馬浴池,羅馬浴池的入口是巴斯修道院。下圖是巴斯修道院的照片,再下圖是我在修道院門前的留影,第三圖是我兒在修道院門前的留影。
圖22. 羅馬浴池的入口巴斯修道院
圖23. 我在巴斯修道院門前的留影
圖24. 我兒在巴斯修道院門前的留影
我們跟著遊客隊伍走進羅馬浴池博物館,博物館分上下兩層,主要的文物在二層,裏麵陳列著很多羅馬時期的文物。其中有一個蘇利絲女神的鍍金麵具,雖然已經斑駁,但卻是個原件。我當即拍下了這張照片。
圖25. 博物館裏蘇利絲女神的鍍金麵具
在陳列室裏參觀大概20分鍾之後,我們到達一層外麵的羅馬浴池,當然隻有遊客沒人洗浴。
圖26. 巴斯的羅馬浴池博物館
人們在浴池邊上遊走一圈兒,又登上二層參觀。我看見有一座蘇利絲女神的大理石雕像,就把她拍攝了下來,下麵照片中的左右兩圖,分別是她的左右側麵。
圖27. 羅馬浴池博物館裏蘇利絲女神的大理石雕像
在羅馬浴池博物館參觀完之後,我與我兒到巴斯城裏去轉了轉,看見有一座教堂,就把它拍照下來,下麵照片中的右圖是這座教堂,左圖是剛才提到的巴斯修道院正門,也就是羅馬浴池博物館的入口。
圖28. 巴斯的一座教堂(右)和巴斯修道院正門(左)
再往前走,遇到一個步行街,裏麵有許多商場,我們在那裏吃了點東西,喝了點飲料,權當是“下午茶”,5點半離開巴斯,先乘大巴再乘火車返回倫敦。
圖29. 巴斯的步行街商場
下午8點,我們先到倫敦的肯星頓火車站,再乘地鐵公交返回旅館。今天全天的溫莎城堡,巨石陣和巴斯古城的遊覽,就平安順利地結束了。
不知為什麽我沒有回複,今天檢查才發現,一年多了,不好意思,謝謝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