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來龍去脈
芝加哥曆史博物館前言中,有段當地曆史學者羅伯特·費斯特的文字,“當您訪問伊利諾伊州時,請記住其他人曾經走過這裏”。
其他人,指原駐民、同時期其他印第安部落、早期歐洲探險者、英法西荷殖民當局、歐洲殖民者、奴隸、西遷者、新移民,還是發家致富的捐贈者、匆匆遊客?沒有交代,由參觀者自做結論。
九月初,正值秋高氣爽,流連芝加哥藝術收藏之餘,覽閱伊利諾伊州及芝加哥人文自然史,了解“其他人”曾經如何走過這裏,從藝術學院博物館啟足、走馬觀花自然曆史博物館、曆史博物館、芝加哥河博物館、國家墨西哥美術博物館、沙巴拉博物館 ......
展品以陳列敘事為主,內容豐富翔實,很多來自早期傳教士筆記。遇見成群結隊的中小學生,為研究曆史題目搜尋材料。展館有他們發掘的曆史真相,讓人耳目一新。北美印第安人沒有文字,十六世紀的事,已經屬於史前。
一
芝加哥之名,源於伊州印第安部落口語Shikaakwa,一種當地野生大蒜, 早期法國探險家諧音譯成法文。法國人羅伯特·德·拉薩爾,1679年首次將此地稱為Checagou。1687年9月下旬, 另一個法國人亨利·約特爾曾記述,“我們到達芝加哥之地,根據了解的情況,此地名源自該地森林中大量生長的大蒜”。
芝加哥曆史短暫,卻有多個綽號昵稱,如風城、芝城、第二城和大肩城等,褒貶不一,典故有個長長的單子。
“泥城” - 早期這裏曾經是一片泥灘;“風城” - 1876年始,與芝加哥競爭的辛辛那提市用之貶稱對手;“芝城”(Chi-Town) - 曲棍球隊隊名,也提醒城南有個中國城(本人曲解);“第二城” - 1889-1984年間曾為美國第二大都市(今在紐約洛杉磯之後),也指1871年芝加哥大火和1893年世界哥倫比亞博覽會間重建之城;“大肩之城” - 取自卡爾桑德伯格的詩“芝加哥”,有時也被稱為“寬肩之城”;“湖邊之城” - 始自1890年代;“花園之城” - 譯自城市印章上拉丁格言;“工作之城” - 理查德·戴利擔任市長期間的口號,將芝加哥描述成一個藍領勤奮工作之地;“偉大的商業樹” - 伊利諾伊州州歌;“美國心髒” - 全國交通樞紐中心,位置靠近美國中心。
追根溯源,芝加哥之名,直譯應是“大蒜”。出自印第安語,經法語潤音,英語拚寫,已成鐵鏽帶工業奇跡和現代藝術和音樂的代名詞。
二
北美洲末次冰期始於第四紀更新世晚期,啟於11萬年前,終於公元前1萬年。大約1萬4千年前,密執根湖和芝加哥地區冰蓋消退、積雪融化,湖邊土壤裸露,植被重生。印第安人先祖移居此地,在雪地追逐獵殺劍齒象。考古學家在人類遺跡處,發現被獵殺的動物骨骼,經碳14確定,早期原駐民已在芝加哥地區生活了1萬2千年。
北美印第安人,其實是使用多種語言、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幾百個民族。早期靠狩獵采集為生,十世紀起,玉米從中美洲傳播到北部。原駐民在伊利諾伊河流域定居,兼營種植漁獵采集,村落逐漸形成。
歐洲人到來前,芝加哥和伊利諾伊河流地帶原住民屬伊利諾伊部落聯盟,為伊州名稱之源。“伊利諾伊”來自邁阿密-伊利諾伊語Irenweewa一詞,源自邁阿密族,被渥太華部落借用,經法語拚寫,演變成英語地名Illinois。現代人稱呼來自伊州者為伊利尼(Illini),即指部落聯盟成員,不過他們自稱是伊諾克(Inoka)。伊利諾伊人來自東部森林地帶,十六世紀在河邊住下,正處於向農業過渡時代,擁有農漁獵和野生采集多元經濟,在河中使用獨木舟,與其他部族進行貿易。
部落聯盟分布於上密西西比河和伊利諾伊河流域,包含芝加哥密歇根湖岸邊到阿肯色州的倒三角型地帶,15萬平方公裏,由十二、三個部落組成 - 即卡斯卡斯基亞Kaskaskia、卡霍基亞Cahokia、皮奧裏亞Peoria、塔馬羅Tamaroa、密執根Michigamea、莫因韋納Moingwena、切普薩Chepoussa、欽科亞Chinkoa、括若括泰那Coiracoentanon、埃斯佩米尼亞 Espeminkia、馬羅阿Maroa、塔普阿拉Tapouara。後期加入的部族還有奧穆阿霍阿Omouahoa,韋亞Wea和皮安克肖Piankeshaw。
法國探險家(其實是傳教士)17世紀從加拿大前往該地區時,第一次接觸伊利諾伊人。耶穌會在會報中記錄了部落聯盟曆史,描述伊利諾伊人高大健壯、麵容端正,精於謀略,擅長作戰,在戰爭中使用長矛和木棍,是優秀的弓箭手,但性格善變膽小,輕易就會被敵人趕出家園。傳教士們估算部落聯盟當時有1至2萬人。
日常生活中,婦女負責農業和采集,五月初種植玉米,有兩次收獲。7月下旬收獲青玉米,用貽貝殼刮下嫩玉米粒煮沸、鋪在蘆葦席上晾幹儲存。8月下旬,收獲大量幹玉米,儲存於地下坑中,以便冬季食用。地裏套種豆類、南瓜和西瓜。部族季節性地住在河邊木材蘆葦建造的長屋中。
男子專職漁獵。6月時,部落傾巢而出,集體遷往草原營地,狩獵野牛。獵人們徒步將野牛驅向伏擊圈,用箭射殺。秋季草原幹枯易燃時,伊利諾伊人用C形火圈將牛群包圍,在出口處設伏獵殺野牛。1688年夏,法國人戴麗特受邀參加公共狩獵,記錄到部落獵獲1千兩百頭野牛,及熊鹿麋鹿火雞山貓和美洲獅。婦女負責剝皮,將肉切割烘烤以便保存,皮毛用於過冬服裝。
二月份是戰爭季節,部落首領組織對其他部落聯盟征戰。伊利諾伊地處五大湖和東西要道,北部遭受幾個大型部落聯盟薩克、福克斯(狐狸) 、蘇族、奇珀瓦、渥太華和波塔瓦托米等文明五部族的不斷攻擊、東部有來自英國殖民地易洛魁各部落入侵、西部受到草原部落的擠壓,可謂危機重重。
伊利諾伊人用謀略殺死北方部落酋長,引來該部落和盟友的報複。19世紀初,伊利諾伊部落聯盟被徹底摧毀。除了部落戰爭,法國人帶來歐洲傳染病、槍支和酒類同樣致命。原住民缺乏天然免疫力,受傳染病影響大量死亡;毛皮貿易導致部落間競爭衝突;槍支增加了部落衝突中的死亡人數。
19世紀末的百科全書,這樣記載伊利諾伊人: “法國人盟友,酋長芝加哥,曾前往法國,會見路易十四。在1712-19年福克斯戰爭中,遭受嚴重損失,減少到3千人。與邁阿密人參加了對美戰爭,簽署格林維爾和文森斯條約,逐漸向西搬遷,越走越遠,目前僅剩175人(1896年)”。
三
芝加哥地區的原住民,是伊利諾伊部落聯盟中的卡斯卡斯基亞人部落。17世紀歐洲人到來時,記錄該部落尚有約兩千人。
1673年,法國雅克·馬凱特神父和路易斯·朱麗葉曾訪問密西西比河與伊利諾伊河沿岸伊利諾伊人村莊,當時卡斯卡斯基亞大村有74間房屋,居民千人。馬凱特兩年後重返傳教。不久法國人在河對岸饑餓岩(現為州立公園)小山上建起聖路易斯堡,經營毛皮貿易。
伊利諾伊人利用河流和居間位置,控製東部森林和西部草原間貿易,擁有狩獵農業和采集資源。隨著貿易往來,該村成為北美北部人口最多的定居點之一。傳教士1680年代報告稱,伊利尼大村在十年中擴大到4百間小屋,1千8百名戰士,人口6千,由8個部落組成。 1692年訪問該村的塞巴斯蒂安·拉斯爾斯神父記錄到約3百個木屋,每個有4個爐灶,居住兩家人。
早期與殖民者交易海狸皮毛的東部易洛魁人,窮盡資源後,向西發展,攻擊當地部落,以獲取土地。海狸戰爭期間,易洛魁部落攻取伊利諾伊,大村居民逃離。許多人逃往其它三個部落皮奧裏亞、卡霍基亞和卡斯卡斯基亞南部村落。
到1700年,大村房屋隻剩90個。聯盟南部密執根部落被誇帕(Quapaw)人趕出阿肯色州,與切普薩部落返回伊州,定居卡斯卡斯基亞河口。法國人於1720年在附近建沙特爾堡、帶來酒類槍支疾病,誘發部落戰爭。到18世紀中,瘟疫和部落戰爭摧毀社區,聯盟人口大幅減少,七個部落消失,隻剩卡斯卡斯基亞、卡霍基亞、皮奧裏亞、塔馬羅和密歇根。1750年,人口降至1千5到2千。
1752年6月,索克族人襲擊占領密執根部落村莊。殘餘的密執根人加入卡斯卡斯基亞部落。1752-56年間,波塔瓦托米人與法國人聯合攻擊伊利諾伊聯盟,將卡斯卡斯基亞人趕出芝加哥地區。
英法七年戰爭後,英國人接管,1763年皮奧裏亞人向西穿越密西西比河。卡斯卡斯基亞人口減少,無法獨立成村,也並入皮奧裏亞部落。
1769 年,渥太華酋長龐蒂亞克訪問伊利諾伊時,被一位皮奧裏亞戰士刺殺,引起五大湖部落憤怒。在渥太華、索克、福克斯、邁阿密、基卡普和波塔瓦托米部落的不斷攻擊下,伊利諾伊聯盟各部落幾乎被斬盡殺絕。龐蒂亞克曾領導對抗五大湖的英國人,是曆史上著名的印第安部族聯盟領袖之一。在”龐蒂亞克戰爭”(1763-64)中為渥太華、波塔瓦托米和奧吉布瓦諸部族聯盟首領,在布拉迪朗戰役中獲勝,曾攻下英軍13個要塞中的8個。
到了1826年,伊利諾伊已不足5百人。1830年國會通過傑克遜總統《印第安人遷移法案》後,卡斯卡基亞人再次背土離鄉,隨皮奧裏亞部落,被聯邦趕出伊州,遷移到堪薩斯州的保留地。
四
芝加哥第一位定居者,並非歐洲移民。出乎很多人意料,竟是位非洲裔移民讓·巴蒂斯特·龐·度·沙巴拉(Jean Baptiste Point du Sable), 一個自由人、毛皮商、農場主、渡船公司老板。他後半生逃離美國,移居法屬路易斯安那。
沙巴拉受過良好教育,長相英俊,娶了位土著婦女基蒂, 有兩個孩子。1780年,在芝加哥河口建房定居、經營農場,成為芝加哥曆史上第一個“永久”居民。獨立戰爭時,因同情美國愛國者,被英軍逮捕。首次記錄到沙巴拉在芝加哥居住,是份1790年的貿易日誌,其時他已在芝加哥建起貿易網絡。
美國曆史學家找不到沙巴拉1770年前的記錄,猜測其父來自五大湖法國殖民家族、母親是女奴。1951年,海地人約瑟夫·傑雷米宣稱,根據家人回憶和墓碑銘文,自己是沙巴拉曾孫。稱他出生在聖多明哥,留學法國,在前往法屬路易斯安那州前,曾回海地從事咖啡交易。
沙巴拉離開芝加哥的原因,眾說紛紜。他是位熱心天主教徒,說服當地耶穌會教士,宣布他為原住民酋長,但被印第安人拒絕,氣惱之下離開芝加哥。作家雪莉·格雷厄姆在《龐·度·沙巴拉》書中認為,他感到憤怒,離開美國,是因為政府要他買下自己居住過二十年的房子和土地。1804年,約翰·金齊購入沙巴拉的房產,其媳朱麗葉· 金齊1852年回憶,因沒被波塔瓦托米人(就是那個將卡斯卡斯基亞人趕出芝加哥的部落)認可為“偉大的酋長”,沙巴拉倍感厭惡和不滿。西北印第安戰爭結束時,美國政府強迫原住民離開芝加哥向西遷移,也影響到沙巴拉。沙巴拉脾氣不佳,拒做美國人,但並沒影響日後芝加哥創始人地位,不由讓人聯想那句駁論,“離開國家你什麽都不是”。
1913年,底特律的一個檔案館中,發現沙巴拉1800年出售農場的銷售單,詳細列出所有財產。 其中包括一所房屋,兩個穀倉,一間馬拉軋機,一個麵包房,一個禽舍,一個乳製品廠和一個製煙房。房子是22x40英尺的小木屋,裏麵擺滿精美的家具和繪畫。
離開芝加哥後, 沙巴拉舉家搬到密蘇裏河穀的聖查爾斯港,法屬路易斯安那,很快獲得經營密蘇裏河渡輪的許可。
19世紀中,芝加哥政府為提升城市聲譽,無視沙巴拉的存在,宣布購買其房產的蘇格蘭移民為芝加哥“第一位居民”。在曆史學者和非裔團體多年努力後,直到20世紀中,沙巴拉才廣為人知,被公認為芝加哥創始人和奠基者。眾多學校博物館港口公園橋梁和道路以他命名。他也是非裔曆史人物,作家瑪格麗特·泰勒-巴勒斯1968年創立沙巴拉非裔美國人曆史博物館。美國郵政局1987年發行係列郵票,表彰他對芝加哥的貢獻。
五
芝加哥原駐民卡斯卡斯基亞人今在何方?
19世紀時,殘存的伊利諾伊部落隻剩卡斯卡斯基亞和皮奧裏亞。1849年,卡斯卡斯基亞人、皮奧裏亞人、皮安克肖人和韋亞人部落殘餘成員以皮奧裏亞名義成立新部落聯盟,包括多年前與皮奧裏亞人同化的卡霍基亞、莫因韋納、密歇根和塔馬羅部落後代,還有18世紀後期與韋亞和皮安克肖部落合並的佩皮科基亞人。 1851年一份報告記述,因與盟友和白人通婚,已很難找到血統純正的卡斯卡斯基亞和皮奧裏亞人。
1854年,聯邦政府承認皮奧裏亞聯盟,卻規定開放皮奧裏亞-卡斯卡斯基亞印第安保護區供白人定居。美國內戰結束後,多數印第安部落被迫簽署1867年條約。皮奧裏亞部落殘餘成員再次被遷移,這次是俄克拉荷馬州渥太華縣,曾屬於老對手的誇帕部落。麵積290平方公裏,不到原有土地的1/500。
1885年,保留地僅剩149個家庭,部落聯盟名存實亡。四部落後人和歐印混血者縮編成一個部落,仍稱皮奧裏亞。幾年後,聯邦將部落公共土地,出售給白人。政府向家庭分配土地,試圖以自給農耕取代部落土地公有製、同化印第安人。最後取消部落政府,成立俄克拉荷馬州。
進入20世紀,部落人口繼續流失,1905年時記錄為195人。1907年,聯邦將皮奧裏亞領土上“剩餘”公共土地交渥太華縣出售。通過一係列交易,皮奧裏亞部落失去大部分土地和文化傳統。世襲部落酋長,由聯邦政府印第安事務局任命。
羅斯福總統時期,聯邦1934年承認仍然幸存的部落,允許組成部落政府,接著俄州印第安福利法案於1939年通過,皮奧裏亞部落重建,組成議會政府。到了50年代末,聯邦變卦,不再承認部落政府。部落成員重啟抗爭,經曆20年,到1978年才終獲承認。
支離破碎的皮奧裏亞部落,是伊利諾伊部落聯盟繼承者,至少容納卡斯卡斯基亞等十多個曾經輝煌的部落。總部現在俄州西北角的邁阿密縣,一小塊管轄區,位於渥太華縣荒涼的東北角。小鎮蕭條冷落,隻有12人。重建的皮奧裏亞部落現有通訊人口2千9百,7百人居住在俄州。有多少屬於卡斯卡斯基亞人,已無從知曉。
根據傳教士記載,伊利諾伊聯盟的圖騰繪有鶴、熊、白鹿、叉子和烏龜。現在的皮奧裏亞部落圖騰中有四個交叉箭頭,各代表組成皮奧裏亞的四個部落,其中淺綠色代表卡斯卡斯基亞人,即早期的芝加哥人。
六
北美曆史上大部分印第安部落,為了驅逐蠶食他們土地的殖民者,選擇了當時的政治非正確,英法逐鹿五大湖時支持法軍、獨立戰爭時支持英軍、美國內戰時期支持南軍。每逢戰爭結束,不斷受到勝利者懲罰,被驅離祖先之地。武力驅離者不止聯邦軍隊,還有各州新來乍到、由“新移民”組成的民兵。
不知“其他人”瀏覽伊利諾伊人文史,是否會有一絲說不出口的抱歉。若有機會修改前言,羅伯特·費斯特會不會將文字改寫- 當您訪問伊利諾伊州時,請別忘記被迫離開的印第安原駐民,他們曾經走過這裏。
將芝加哥直譯,演唱那首Hard To Say I'm Sorry/Get Away的芝加哥樂隊,應稱做大蒜樂隊。重新聆聽四十年前激情四射的軟搖滾名曲,仍能感受到惆悵抱歉惋惜和遺憾。到了芝加哥,與其細讀原住民曆史,不如走過幾條街區,去訪問那幾個博物館,看看伊利諾伊/卡斯卡斯基亞人走過時留下的痕跡。
從藝術學院博物館啟足、走馬觀花自然曆史博物館、芝加哥曆史博物館、芝加哥河博物館、沙巴拉博物館 ......
芝加哥街頭的印第安酋長雕像
芝加哥河博物館(在塔中五層五個展館,每個隻有4米見方)外牆浮雕,印第安人為保護自己的土地而戰。
1673年,法國雅克·馬凱特神父和路易斯·朱麗葉曾訪問密西西比河與伊利諾伊河沿岸伊利諾伊人村莊,包括卡斯卡斯基亞大村,不久法國人在河對岸饑餓岩小山上建起聖路易斯堡,經營毛皮貿易。
龐蒂亞克曾領導對抗五大湖的英國人,是曆史上著名的印第安部族聯盟領袖之一。在部落衝突中,死於伊利諾伊部落聯盟中皮奧裏亞人之手。
伊利諾伊人高大健壯、麵容端正,精於謀略,擅長作戰,是優秀的弓箭手。
伊利諾伊部落聯盟的標誌
伊利諾伊部落聯盟(圖中深綠色地區)分布於上密西西比河和伊利諾伊河流域,包含芝加哥密歇根湖岸邊到阿肯色州的倒三角型地帶,15萬平方公裏,由十二、三個部落組成 - 人口最多的五個部落為卡斯卡斯基亞(東部/芝加哥)、卡霍基亞(中南部)、皮奧裏亞(西部)、塔馬羅(中部)和密執根(南部)。
芝加哥第一位定居者,非裔移民讓·巴蒂斯特·龐·度·沙巴拉, 一個自由人、毛皮商、農場主、渡船公司老板。
1779年芝加哥, 沙巴拉在芝加哥河北岸的小木屋。河南岸的波塔瓦托米人,曾將卡斯卡斯基亞人趕出芝加哥,拒絕承認沙巴拉的酋長稱號。
1780年時沙巴拉的小木屋
1795年的格林維爾條約,美國政府迫使印第安波塔瓦托米、卡斯卡斯基亞等部落出讓芝加哥地區。
油畫《19世紀初的芝加哥》,左側為美國政府1804年建造的迪爾伯恩堡(今迪爾伯恩街),右側是沙巴拉農場(今旅館區),1803年賣給蘇格蘭人約翰·金齊。
1820年時的芝加哥,約翰·金齊於1803年購入沙巴拉的房產。
油畫《1825年時的芝加哥》,左側迪爾伯恩堡(美國政府驛站),右側是河北岸沙巴拉的農場。
19世紀50年代的芝加哥
畫家筆下的1861年的芝加哥
皮奧裏亞部落標誌,四個箭頭代表皮奧裏亞人、卡斯卡斯基亞人、皮安克肖人和韋亞人。其中淺綠色代表卡斯卡斯基亞人,即早期的芝加哥人。
格林特公園林肯像 - 獨坐百年、冷觀芝城興衰。
芝加哥街景
夜色下的芝加哥
密執根湖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