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蹤新語

追蹤記憶, 分享旅途拾零
個人資料
正文

末日海景

(2021-02-04 10:58:41) 下一個
 
 
 

西非安哥拉首都羅安達北郊海岸有一處廢船墳場,當地人稱為薩裏科海灘。身臨其境,如同置身於星球災難和末日世界。海浪拍擊船身,時間慢慢撕碎人類工程傑作,把它們還原回物質原態。這些被人類遺棄的廢舊船舶,如一群鋼鐵巨獸,在喧囂的海浪中,逐漸麵目全非。

 

西非海岸在潮汐作用下,常年向前延展,蠶食大西洋東界。從安國南部延伸到納米比亞的納米布沙漠沿岸(骷髏海岸),幾個世紀以來擱淺的海難船殘骸,早已被向前推進的海岸線甩在後麵,變成沙漠枯骨。潮起潮落,海浪移動淺水海底沙層,使薩裏科棄船逐漸陷入水下泥沙中。假以時日,沙灘終將吞噬這些鋼鐵怪獸。

 

經過多年風吹浪打,昔日海上鋼鐵怪獸橫臥側傾、肢離破碎,難免不讓人聯想曆史場景。近的有1940年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盟軍被擊毀的船艦和丟棄的重型武器車輛,遍布海灘; 遠的有663年白江口中日海上決戰、及1279年明元崖山之役,失敗的一方,上千條戰船被摧毀,漂浮海上或擱淺於淺灘。

 

薩裏科海灘有近百艘廢棄船舶,分布於15公裏長海岸線。沿岸經過兩三個小漁村。每天清晨漁夫們劃著小船出海,穿梭於廢船之間,臨近中午陸續返回。將漁獲在市場上出售,兼取寬紮(本地貨幣)以養家糊口。生活從不輕鬆,停止出海,就意味著當天餐桌上食物無以為繼。經過多年內戰,安哥拉已漸入正軌。安哥拉人生性快樂,盡管還有社會安全教育健康諸多問題,有了這種天性,再困難的問題也解決了一半。

打擊樂版

清晨離開羅安達,由沿海公路向北駛去。

經過羅安達港口和碼頭

穿過荒野

三叉路口,沿海公路繼續北去,另一條路穿過小鎮,直達海灘。

過了生機勃勃的瀉湖,就是薩裏科海灘。

羅安達北郊海灘,時值南半球六月旱(冬)季,遊人絕蹤。

到達更北部的薩裏科海灘(Praia do Sarico)

廢船墳場延綿海岸15公裏,近百艘廢棄船舶分布在海水和沙灘中。

時逢漁民趕早海歸來

被遺棄的鋼鐵巨獸,在喧囂的海浪中,逐漸麵目全非。

漁村居民和海貨小販

尚能看出船鼻首輪廓

麵目全非

鋼鐵巨獸和小漁船

處於漲潮和落潮之間的廢棄港務艇

一對報廢的拖網漁船

已經陷入沙灘,隻剩船桅杆肋骨依稀可見。

翻覆的鋼鐵巨獸

西非海岸在潮汐作用下,不斷增長。潮起潮落,海浪移動淺水沙層,假以時日,沙灘慢慢吞噬昔日海上鋼鐵巨獸。

打漁歸來

分享漁民收獲的喜悅

又回到生機勃勃的瀉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