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人們處於一個信息過度的時代,傳統的電視報紙新聞讓位於互聯網手機電腦,人們的手機在無時不刻地發送各種信息與新聞,每個人都在不停的接受與轉發,這其中占最大比重的是與健康養生有關的各種飲食營養,維生素,生活方式與疾病預防等的科研成果。在人們溫飽問題解決以後,現代人類麵臨最迫切的問題是如何達到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壽,自然而然地這方麵的科研成果就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於是各種文章被推送到人們的手機和電腦上。信息多應該是好事,但是接踵而至的卻是各種不一致的,甚至自相矛盾的科研成果報道,讓許多人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個報道和哪一種說法。究竟該如何解讀飲食營養以及生活方式與健康有關的流行病學研究的各種不同報道呢?
第一,其實任何科學研究和發現的道路都不是直線型上升的,大多是迂回曲折呈螺旋型上升趨勢。比如大家熟知的物理學科,17世紀牛頓力學建立以後對人們認識周圍的可以直接觀察到的世界有一個質的飛躍,但是之後科學家們逐漸發現牛頓力學的應用受到物體運動速率的限製,當物體運動越來越快接近光速時則不再適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則取而代之。而當人們把研究轉向微觀領域中,量子力學則產生了,被用來研究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動性的微觀粒子。
流行病學研究也不例外,科學家在研究中一步步深入,不斷有新的發現。比如營養流行病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發現高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於是自然而然地開始研究飲食中的脂肪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最初的研究對象是總膳食脂肪攝入量,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科研人員發現膳食脂肪又細分為飽和脂肪酸(主要是肉類)和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植物類),而不飽和脂肪酸又進一步分為單鏈不飽和脂肪酸和複式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植物油氫化加工後形成的)。每一次進一步的細分都有新的與疾病有關的不同發現,從而導致不同的健康膳食脂肪的推薦,由最初的減少總膳食脂肪含量,到減少動物飽和脂肪含量,到強烈要求最大程度減少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尤其是食品工業應該盡量減少使用反式脂肪酸,如在餅幹糕點的製作中。
第二,則是流行病學研究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有時會出現不一致的發現。首先流行病學研究的是特定人群,那麽毎個研究有特定的種族,文化,年齡段等等限製。比如哈佛大學的女護士健康追蹤研究是針對美國的一群女護士而作的研究,那麽他們的研究成果是否能推廣到中國的男性群體則需要謹慎小心。因為首先有性別差異,另外有種族差異,如白種人和亞州人,還有文化的差異以及東西方飲食結構的差異。雖然研究人員在用統計分析方法時分析某一類營養成分與某特定疾病的關係時,盡可能把能測試的各種相關變量放進模型加以控製,如年齡,婚姻,運動鍛煉,吸煙,飲酒,各種基礎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各種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等,各種營養成分如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纖維,維生素等等,可能仍然有一些潛在不可測因素無法控製,比如文化的影響。
流行病學研究中還常常遇見測量誤差(measurement error),比如在調查問卷中男性常常向上虛報自己的身高,而女性常常向下虛報自己的體重,另外在飲食調查問卷中我們無法讓人們記錄下一年中每一天的所有吃過的東西,而隻能讓人們估計過去一年中平均每周吃幾次牛肉,豬肉,喝多少杯牛奶,咖啡等。這些測量誤差在研究中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另外一些案例研究(case control study)中常見回憶偏差(recall bias),在病例組與對照組在回憶中,病例組常常會出現回憶偏差。比如在心髒病人與健康人對照組在回答他們過去五年的運動量時,心髒病人組會常常回憶起來更少量的運動,因為他們會不自覺地尋找自己為什麽會得心髒病的原因。
另外在研究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的關係時,常常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跟蹤研究才能發現其中的關聯,於是一些研究在前期幾年的科研文章發表的結果可能會隨著更長時間的數據收集而改變,因為有些生活方式對疾病的影響可能需要長時間如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比如即使像吸煙增加肺癌患病風險10倍甚至20倍,如果隻跟蹤人群兩三年也許都不能發現這麽強大的風險因素,因為從香煙裏的致癌物質到肺部癌變需要足夠長的生理過程。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係統,同一種營養或食物可能對心血管疾病有好處,但是可能對癌症有增加風險,或者沒有顯著作用。比如適量飲酒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有一定作用,但是對女性來說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風險,大量飲酒對肝髒也會造成嚴重損傷。
不同流行病學研究也有質量高低不同,比如群體樣本的大小和多樣化,研究設計是否合理,追蹤時間長短,統計分析方法的釆用等等都可能導致有的研究結果比另一些研究結果更為可靠和可信。一般來說群體樣本越大,多樣化越高(比如年齡跨度大,人種多樣,飲食在研究群體中存在足夠大的多樣化等),追蹤時間越長,研究人員專業知識越多,這些科研項目的研究結果就更為可靠。
第三,文章發表存在偏差(publication bias),科研人員常常會把有顯著發現的成果寫成論文寄給學術期刊發表,如果沒有顯著發現或顯著結果時則可能懷疑自己的設計或研究方法有問題而中途放棄研究或者不寫論文。另外學術期刊也會對有顯著發現的文章有一定偏愛,而媒體報道更加偏向於抓眼球的和異於常識的論文。
第四,不同資金來源資助的論文可能有其特殊目的,並不能保證最大程度的公正和科學。絕大多數流行病學研究都是各國政府科研基金資助的,如美國的國家健康研究院(NIH)每年有大量專項資金支持各種與健康疾病預防與治療的科研項目。這些由國家政府基金資助的項目比較客觀和公正,以服務大眾為目標。但是也有很多發表的論文是由一些特別行業出錢資助的,比如由一些大飲料公司的軟飲料協會出錢發表的論文申明糖的吸入量和肥胖沒有任何關係,或者由煙草公司資助的研究人員發現抽煙對健康沒有任何風險等等。其實許多好的學術期刊和雜誌在接受論文時都會要求所有作者申報他們的研究資金來源,並且會在論文的首頁登出來。但是由於絕大部份公眾並不會去找學術期刊的論文原著來讀,他們隻是看到新聞或互聯網上的簡短報道,完全不會得到這方麵的資金來源信息。
第五,新聞或互聯網上的有的作者缺乏必要的科學知識和訓練,常常隻是簡單抓取論文的一兩句話就發一篇新聞稿,他們根本沒有讀完一整篇文章,或者是不願花時間,或者是讀不懂,或者是誤解和斷章取義。論文作者常常用最重的篇幅討論本研究的局限或者可能有的偏差,或者解釋該如何理解科研結果和發現,但是在新聞報道中常常完全被忽略。另外由於新聞報道喜歡新鮮的不一樣的東西,所以他們喜歡專注於有爭議的科研成果的報道。
正是由於以上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了大眾常常接受到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的流行病學科研成果的報道和文章。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在大量信息中辨別真偽,好壞,有用和無用。首先我們自己要學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識和常識,有一個獨立思考和判斷力。同時避免追求秘方和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立足科學健康的常識認知,建立起良好的健康防病生活方式,如戒煙,不過量飲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粗麵粗糧,豆類,尖果和魚類以及適量肉類為主,堅持運動健身,保持健康體重,保持良好睡眠,減少精神壓力,和定期體檢。另外要找到一些可信任的機構與學術單位,比如美國的心髒病學會,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 美國癌症研究學院(AICR)等等。這些機構會定期召集本領域的最優秀的專家學者到一起,審查幾百篇上千篇論文,綜合所有已知的科學研究成果,為公眾的疾病預防給出全麵的建議和意見。
科研都是對群體的研究,我們作為個體又有自身特殊性,高矮胖瘦,家族疾病史,自身已經存在的一些疾病,正在服用的藥物等等都對我們每一個人該如何達到健康與疾病預防有重要影響。同時還有輕重緩急的不同,比如一個抽煙的人想要通過多吃蔬菜水果來促進健康,這並非是錯的,但是他忽略了他可以作出的最重要的改變就是戒煙。所以與自己的醫生進行交流谘詢,綜合各方麵的因素作出最佳選擇是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健康應負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