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國農民人口7.9億,城市人口1.7億,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2%。我這個生於七二年,在農村奶奶家長大,直至七八年離開農村去父親新調動的合川糖廠子弟校讀書,總共在農村生活了六年,是眾多農村人之一,也是中國持續了二千多年的農業社會的最後時期的農村人。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的農業經濟為主的農業社會一直持續二千多年,農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老天爺吃飯,靠租種土地而生,交田畝稅,人頭稅,地租,公糧,乃至農業稅。六七十年代奶奶養豬,殺豬後一半邊豬要交給國家,外婆養了三隻雞,外公為了打腫臉充胖子,給生產隊報了五隻雞的名額,外婆拿不出五隻雞的雞蛋上繳,急得直哭。農民們無比羨慕擁有城鎮戶口的人,進廠當工人,去部隊當兵,去中專大學讀書,都是他們渴望的改變農村戶口,改變命運的少數機會。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村裏的一些年輕人開始走出去打工,做個體戶。我幺爸去了縣城裏的一家裁縫鋪做學徒,學會了做衣服。很快自己開了一個小裁縫攤子,之後規模擴大,從夫妻店到雇傭幾個工人,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在重慶朝天門批發市場做西服批發生意。我的三姨夫七十年代是一個石匠,打石頭為生。八十年代開始搞建築施工隊,九十年代成立了建築公司。奶奶院子裏和我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們有開幼兒園的,也有開汽車修理店,開飯店的,搞遠輸的,各種各樣的生意。
奶奶的整個村子以及整個南屏公社都在二千年以後逐漸消失,所有的村民變成城鎮居民,所有的土地被征用,修了道路和高樓。我十年前回去,站在充滿了車輛和行人的馬路上,完全迷路了。我曾經跑過千百次的鄉間小路,曾經在夏日晩上和小夥伴一起遊泳玩水的水溏,曾經種滿水稻和苞穀的田地,曾經遊戲玩樂的院子,通通消失了,沒有一絲痕跡留下來。那晚霞中的紅蜻蜓,已經飛遠了,再也找不到了。
2017年中國農民5.7億,城市人口8.1億,農村人口占41%,40年間農村人口比重減半,2006年開始中國正式取消農業稅,社會從農業經濟為主發展到現在以商業金融經濟為主。我們生於七十年代的人是時代變遷的見證者,更是曆史的參與者和記錄者。謹此以小文獻給我的已經去世的爺爺,奶奶,外公和外婆。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