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發達到了什麽程度?答案出乎意料

(2023-01-13 15:41:19) 下一個

美國的經濟 

很多人說老美走下坡路,尤其是從去年開始,老美國內時常有市民遊行,加上疫情的影響,等一係列事情,讓人感覺老美不行了,正在衰落。

也有人經常把老美視為一個經濟高度發達,但是增長緩慢地吃老本國家?然而這是真的嗎? 

雖然這次疫情對老美衝擊很大,確實經濟總量是下跌了,但是從最近幾年經濟增長速度上看,還是蠻快的。

2014到2019年,老美總GDP的增量,比中國還要多。老美從17.51億美元,增長到21.43億美元,增量是3.92萬億美元。

而我國從10.43萬億美元,增長到14.14萬億美元,增量是3.71億美元。放眼全球除了中國,其它任一國家和老美之間的差距,都是越來越大。

比如日本,在1995年時,日本的經濟總量就達到了老美的3/4,當時很多日本人都信心滿滿,認為必定能超越老美。結果,後來十幾年增長緩慢,現在隻有美國不到1/4的比例。

從以上的數據看,我們不難發現,縱觀整個歐洲發達經濟體,老美的經濟成長性是最強的。目前老美的經濟總量仍然是全球第一,占據此位置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人均GDP方麵,這是衡量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老美在2019年的人均GDP超過了6.5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約為44萬元,同一年,我們的人均GDP是1.03萬美元,約為7萬元左右,也是說老美是我們的6倍。 

老美的GDP為何領先? 

一方麵是靠產業創新,盈利增長迅猛,同時期的歐洲資本市場,依舊是以基建、消費、金融等傳統行業為支柱,必然沒有老美的優勢。 

另一方麵,有美元的硬通貨地位支持,能“薅全世球的羊毛”,而我國的GDP是完全靠群眾的勤勞與汗水,取得此番成績真是來之不易。

看到這裏,可能有的人想問,既然老美的經濟這麽發達,為何沒有高鐵? 

確實,美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高鐵,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老美就計劃建設1.5萬公裏的高鐵鐵路,但至今沒有實施,主要有5個原因。 

1、老美的幾個發達大城市,都聚集在一起,如果開設高鐵的話,是有經濟效益的。但是其它城市呢,人口密度低,很難開出幾條既有利於資本效益低,也滿足群眾需求的高速鐵路。 

2、老美的鐵路發達。在巔峰時期,鐵路總裏程是40.6萬公裏,盡管目前拆了很多,也剩下二十多萬公裏,位居全球第一。 

3、美國的鐵路是私人私有製,並非國家所有,造成了納稅人不願意拿錢去提升私人鐵路,建設高速鐵路。除非是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否則在他們觀念裏,美國拿納稅人的錢去補貼私人鐵路是不應該的。 

4、老美公路網發達。再偏僻的地方,也有公路/高速公路,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免費的。加上汽車相對便宜,以及油價也低,那麽汽車就成了大眾普通消費品,大概在90年前,1929年,老美已經有4/5的家庭擁有汽車,現在老美人均擁有汽車量高達1.3輛/每人。

所以,美國人最喜歡的交通方式是自己開車。 

5、飛機網發達。老美國土麵積之大,出行全靠駕車顯然不切實際,距離比較遠的地方,美國人更傾向選擇飛機,畢竟飛機運輸網發達,全國機場加起來有2萬多個,而且機票便宜。 

從側麵看,老美的公共交通係統沒有國內方便快捷,沒有車或不自己開車,很多地方都去不了。 

美國是頭號科技強國 

老美在科技這方麵高度發達,以無可匹敵的水平位居世界第一。 

在二戰之前,老美一心開工廠,搞基建、經濟等。比如前麵說的鐵路係統;比如紐約帝國大廈,將近4百米,放在現在也是摩天大樓,關鍵是這棟樓在1931年就建成了,全程僅用410天,平均下來每周4.5層的速度,不比我們現在的基建速度慢。 

1942年,“珍珠港事件”後,老美的工廠迅速轉型,這一年期間,造出了3萬輛坦克,4.7萬架飛機。 

到了1945年,3年間造了147艘航母,平均一周一艘航母的速度。這一年老美的軍隊規模達到了1100萬,而在此往回5年前,僅20多萬人。可見其底蘊雄厚到什麽程度。 

1945年,日本不服氣想跟老美“背水一戰”。這一年8月6日,老美投放了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衝天而降,瞬間讓一座城市煙消雲散。在當時無疑是降維打擊,想靠血肉之軀與老美交鋒,根本沒有機會。 

從研製第一顆原子彈,到阿波羅登月,火星探測等等,包括近代許多顛覆性科技項目,幾乎全是美國發明的。 

比如電燈、電視、電腦、電話、手機、空調、冰箱、洗衣機、微波爐、互聯網、汽車、飛機等等不勝枚舉。 

當下,老美幾乎占據了高端產業鏈的所有位置,我們經常說到的,蘋果和特斯拉,它們調整產業鏈上的任何小小環節,都會影響到很多企業的“生命”。 

互聯網產業革命後,從終端設計到係統,以智能手機為例,其操作係統被蘋果ios,和穀歌的安卓壟斷了。 

再到整個品牌的生態聯動,芯片技術。半導體產業前10強中有6家是美國公司,占據了該行業半壁江山。而半導體芯片是當前人類精密製造的最高水平,其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芯片是什麽? 

人類史上第一台計算機,重達30噸,用1.8萬隻電子管,6千個開關,7隻電阻,1萬隻電容,50萬條線組成了一個超級複雜的電路。然後把這堆大東西,集成到和指甲蓋般大小的地方上,就成了芯片。 

芯片製作有多難? 

大致分為5大階段,每一步都是非常難。比如 把矽石提純,純度要達到11個9,即是99.999999999%,而我們平時說的所謂純金,其純度隻不過是4個9,也就是99.99%。 

目前,高純矽基本上依賴進口,從美國和德國采購。提純後的矽加工成品,切成矽片,因為外形是圓的,所以叫做“晶圓”。

然後在晶圓上裝成千上萬的電路器件,這種活就必須依靠光刻機了,而光刻機得依賴進口,而且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因為受到老美製約。如果沒有光刻機,芯片造不出。 

把上億電路器件裝在芯片上,因此芯片的設計非常重要,其重要程度不亞於材料技術。芯片設計公司比較有名的是高通,全球大概有一半手機裝的高通芯片。其次是博通芯片。

排第三是台灣聯發科的手機芯片,小米、oppo等國產手機在用。而華為海思最有骨氣,設計了麒麟芯片。 

也有不設計隻製造芯片的公司,比如台積電,其市值已超過美國英特爾,成為世界第一半導體企業。但是,老美占據了台積電很大的股份,基本上等於是被老美間接控製了。 

哪怕是內容平台的深度應用,和雲服務器,比如阿裏雲雖然厲害,但其實力和微軟、亞馬遜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以及互聯網基礎設施等,幾乎也是老美企業帶頭創新奠基,而且在全球一直占據著明顯的優勢。 

2010年底時,全球市值最大的前10個公司中,隻有3家美國公司,反觀現在有8家是老美公司。

如此看來,老美是在衰老還是成長。蘋果目前市值超過2.2萬億美元,比英國前100個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還要高。

如果把蘋果和亞馬遜,以及微軟、穀歌的市值加起來,你就會發現也已經超過了日本整個股市。 

我們上麵討論的是科技領域,接下來看看美國的軍事方麵。軍事實力世界第一 全球一共隻有12艘核動力航母,老美占據了11艘。

尤其是福特級航母,能艦載75架F35C五代戰機,航速30節以上,還有一堆高科技裝備,其它航母與之相比有較大的差距,感興趣的自行查閱資料。 

據統計,老美的潛艇,導彈巡航艦等軍艦有616艘,老美軍事運輸司令部轄船有123艘,以及數量龐大的軍用飛機戰機,導彈等。 

遍布全世界的軍事基地,整體實力最強大的軍隊,其軍費也排全球第一,大概占全球總軍費的46%。在航天、能源、基礎科學,以及文化和教育等軟實力輸出方麵,我們也看不到老美有任何縮小的跡象。 ?

農業發達 

老美的農業跟很多人想象中不一樣,不是一個低端產業,更像高科技產業,現在產量遠大於自身的需求,是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 

為何生產力這麽高?

一方麵是因為老美有渾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一望無際的平原,加上溫度適宜。另一麵,美國的務農人口約為200萬人,耕地麵積卻有160萬公裏。人均可耕地麵積有80公頃左右,相當於2個天安門大。 

而我們的耕地麵積是130萬公裏,務農人口有2.7億。人均可耕地麵積約為0.5公頃,相對於一個天安門分給160個農夫。 

美國農民少,又要管理那麽大的農場,隻能依靠大型複雜的機械來代替人力,也因此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美國農民擁有本科學曆的超過一半。

很多農民除了學習農業知識,還學習了金融、法律、物流、管理等相關知識。他們的農業看起來更像是承包商的模式,或者說是一個企業模式。 

另外,美國農民年收入並不低,有3~12萬美元。

?教育資源雄厚 

全世界大學綜合實力前10名,美國占據了8所,比如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等。而在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前100榜單中,有43所美國大學上榜。全球有100多項重大科技,老美占據了73項。

諾貝爾獎方麵,老美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有320多人,占據了全球50%以上。為什麽美國科技高度發達?

有部分原因是老美十分重視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有實驗室配套,也有工作機會,豐厚薪水,產生了“吸虹效應”,所以有大批科學家,各地頂尖人才流入到美國,加上美元和軍事加持,老美才有今天的科技領先。

此外,老醫療技術設備、軍工、航天、信息科學等領域都壓倒性優勢。

 


作者: 私塾師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baby' 的評論 : 高鐵也算是先進的交通工具吧,但美國不發展高鐵有足夠的理由。
Libaby 回複 悄悄話 高鐵和先進並不是等號吧
Libaby 回複 悄悄話 高鐵和先進並不是等號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