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請對烏克蘭抱有信心

(2022-11-12 18:44:20) 下一個

先講一個段子:

偽赫爾鬆副州長向克宮匯報說,雖然滿地泥濘,但烏軍坦克和裝甲車仍然在進攻。俄方物資嚴重緊缺,請求支援。克宮回應道:勒緊褲腰帶!偽副州長回複:請先給褲腰帶。

段子不知道是否真實,但赫爾鬆地區的俄軍物資極度短缺卻是不爭的事實,士氣之低沉也不難想像。

再講一個誤會:

我在昨天的文章裏提到,《華盛頓郵報》披露,美方建議烏方改變策略,釋放願意與俄談判的信號,不再堅持不與現任總統談判的底線。然後我看到簡中區很多人傳播這則消息時把意思弄錯了,誤讀成要求俄現總統必須下台。

很顯然這是誤會,美方的意思是可以和俄現總統談判,可以讓歐洲民眾看到戰爭結束的希望,因為無論歐洲國家政府還是民眾,都希望讓烏克蘭坐上談判桌時掌握主動權,因此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們會加大援助,以早日談判結束這該死的戰爭。

如果要求俄現總統下台,那根本不需要與烏方溝通,因為烏方早就表達了“隻會與新總統談判”的意思。

實際上,美烏雙方都知道,即便放棄“與新總統談判”的條件,俄也不會坐下來談判,因為烏方要求收回全部領土——包括2014年就被俄占領的頓巴斯和克裏米亞——這對俄方來說是絕無可能接受的,除非將其打敗。

所以,美國勸澤連斯基改口並不是讓烏克蘭降低條件,而是以此堵歐洲反對援烏者的口——包括美國部分共和黨人。

無論是歐洲反對援烏的勢力還是美國的共和黨,他們畢竟還沒有不要臉到批評烏克蘭人保家衛國,烏克蘭在收複全部領土的條件下願意和談,他們也就找不到不支持烏克蘭的理由了——因為和談不成的原因在俄不在烏。

我完全認可這個策略。

我還認為,烏克蘭完全沒有必要說“隻與新總統談判”的話,因為隻要收複了克裏米亞,俄羅斯就一定會有新總統。

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中,烏克蘭一定要注意外交藝術,既要堅持原則,又要控製好火候,讓國際社會始終支持烏克蘭,不給少數人以口舌。

《華爾街日報》也披露了一則消息——白宮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俄方溝通戰爭問題。

對這個消息,挺烏者開始擔心,挺俄者歡欣鼓舞。他們都認為,美國已經不堪援烏重負打算扔包袱了,或者說,準備出賣烏克蘭了。

看來他們太不了解國際政治了,至少不了解美帝的作風。

早在戰爭一開始,美方就切斷了與俄最高級別的聯係通道,隻保留部長級聯係,時至今日,也隻是兩國防長通了兩次電話。如今由雙方顧問之間溝通,實際上屬於非正式聯係,隻傳達信息,並不進行蹉商。當然,有時候非正式溝通時更容易亮出真實的底線。這說明澤連基的底線也亮給沙利文了。

對烏方的底線,我的判斷是:俄軍停止敵對行動並撤離烏克蘭全部領土(包括頓巴斯和克裏米亞),戰爭賠款和懲治戰犯這兩個條件可暫時不提。

隻有掌握了烏克蘭具有可操作性的底線,並且這個底線與公開的條件有所不同,沙利文才會、也才可能與俄方溝通。

沙利文與俄方聯係,恰恰證明了美方有決心、有信心幫助烏克蘭在戰場上打敗俄軍,而不是很多人想像的要放棄。美國人如果真的要放棄,隻會更加強硬。

所有的努力都是建立在烏克蘭必勝的前提下,目的就是減少雙方的傷亡,減輕戰爭的破壞,降低戰爭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一句話,讓整個人類少受苦。

在前幾天的文章中,我寫了很多烏克蘭麵臨的困難,有讀者在後台留言說,有點擔心烏克蘭能否獲得最後的勝利;還有讀者批評我說,寫這麽負麵的消息,容易傷害到支持烏克蘭者的信心。

我覺得,作為烏克蘭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我們不能一味地盯著好消息、忽視壞消息,更不能像俄粉那樣盲目樂觀。隻有充分認識到勝利的艱難,才能真正理解烏克蘭人民的偉大,更加堅定我們支持烏克蘭的決心。

我想告訴讀友們的是:雖然烏克蘭人麵臨著很多困難,但他們的敵人困難更大。

根據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一篇長達41頁的論文,目前烏克蘭最需要的就是防空係統,如果烏方有足夠的這類裝備,戰場態勢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11月7日,烏克蘭國防部宣布,嚷嚷了幾個月的防空神器——美國NASAMS防空係統終於運抵烏克蘭了!同時到達的還有西班牙轉交的意大利阿斯帕德中程防空導彈係統。

烏克蘭正在一點一點地積累勝利。

烏克蘭國防部稱,截止11月6日,烏方已經收複2月24日之後失地的50%。

目前俄方一麵往赫爾鬆地區調兵遣將,一麵在頓涅茨克地區發起猛攻,但損失慘重。

6日,在盧甘斯克的馬克耶夫卡,剛剛動員到前線的俄軍一個戰術營被整殲,當場陣亡529人,幸存的41人也全部受傷。此時,這個營的士兵還沒有領到武器,上司要求他們挖戰壕,但全營隻有三把鐵鍬。

分析人士猜測,烏軍發現了俄軍的集結點之後發射了海馬斯子母彈M30A1,其中有18萬多顆鎢鋼珠,專門用於對大量集結部隊予以大規模殺傷。

因為這種武器的存在,俄方可能計劃中的大兵團作戰已無勝算。

看到這則消息,我也為這批俄軍士兵感到難過。但責任在誰呢?當然不在美方,更不在烏方。

除了這個悲催的俄軍營,另外俄第155海軍步兵旅也傷亡慘重。該旅一名軍人寫信給俄羅斯軍事博主,該博主將信件內容發布在電報頻道上。這個旅駐紮在帕夫利夫卡,每天遭到烏軍的精準轟炸,僅4天時間就有
300多人被炸死,但他們的指揮官隱瞞了傷亡數字,他們要求成立獨立的委員會進行調查。

在赫爾鬆地區,因為計謀被烏方識破,俄軍也不再掩飾自己的意圖,在第河左岸修建了三道防線。看來,我前兩篇文章中關於俄軍的作戰計劃基本又猜對了。

下圖中紅線為現在接觸線,藍線為第聶伯河,河左岸有三條防線。

烏方仍然將摧毀俄軍的後勤補給線為重點,為將來發起進攻創造條件。

還有一則好消息。

11月6日,俄太平洋艦隊“瓦格良”號導彈巡洋艦(下圖)和大型反潛艦“貢品上將”號(上圖)從地中海退回海參崴基地。

這兩艘軍艦早在今年2月2日就已經從地中海到達土耳其海峽,試圖進入黑海以便在2月24日的“特別軍事行動”中從海上轟炸烏克蘭目標。但土耳其一直沒有批準它們穿過博士普魯士海峽,眼看參戰無望,隻好悻悻返回。

在本次俄烏戰爭中,土耳其一直扮演著一個非常複雜的角色,很多人對它頗有微詞,認為埃爾多安唯利是圖。

作為總統,為本國謀取利益本就是他的職責,但埃爾多安並未做出什麽有失公義之事,甚至還發揮了那些強烈反對俄羅斯的國家所無法做到的事。例如,參與救援烏克蘭困守馬裏烏波爾的亞速勇士,並在換俘行動中
將他們安置在土耳其,他們還參與了黑海糧食協議,在俄方威脅退出協議時派出軍艦護送運糧船,等等。

這些,都對烏克蘭有實質性的幫助。

在國際舞台上,大多數國家都不是非黑即白,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隻要不失大義,都無可厚非。

這場戰爭,表麵上是俄烏兩國之間的戰爭,但實際上它早已超越了國別,是兩種價值觀之間的戰爭。

我們知道,在烏軍中作戰的,除了烏克蘭人,還有很多國家的誌願軍,有些國家因為誌願參加的人數極多,還組織起專門的軍團,如白俄羅斯軍團全部由白俄羅斯人組成,自由俄羅斯軍團全部由俄羅斯人組成。

根據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似乎這些俄羅斯人都應該被稱為“俄奸”,但我們還是看看他們自己是怎麽說的吧。

下圖中接受記者采訪的男子是一名俄羅斯人,他叫維塔利。戰爭爆發後,他主動要求加入烏軍對俄作戰,但烏軍並沒有接受他,後來通過朋友的幫助他才參了軍。

記者問他:“為什麽你作為一個俄羅斯人要和自己的同胞作戰呢?”

維塔利回答說:“我經曆過車臣戰爭,然後我明白了俄羅斯到底是個什麽……確切地說,不是俄羅斯,是俄羅斯ZF。”

他告訴記者,他所有的親戚都在俄羅斯,包括母親和兒子,現在他隻和母親、兒子有聯係,其他親戚都不聯係了。親戚們都認為烏克蘭人壓迫俄羅斯人,無論他怎麽解釋,親戚們都不相信。

他笑著告訴記者:“你沒法向蒼蠅解釋蜂蜜比屎更好。”

他還告訴記者,他用迫擊炮殺死了很多俄羅斯人,但他並不同情他們,因為當他們對發生在馬裏烏波爾、布查、伊爾平等地的屠殺無動於衷時,他們就不是無辜的。

記者問他,如果他在戰場上碰到他的親戚們,他會怎麽辦。

他回答說:我告訴過他們,盡管來,我會“歡迎”你們的,我有一個很好的瞄準鏡,我會抓到你……

他說,像他這樣誌願參戰的戰士都不是為了錢而打仗,他們沒有工資,自給自足。

我不知道,當我的讀友們看到他所講的話有什麽想法,但無論你認同不認同,這樣的俄羅斯人已經有數千人。

如果你還認為這隻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實在是大錯特錯了。

早在戰爭之初,我在文章中認定勝利必定屬於烏克蘭時,就有人在後台問我依據是什麽,我回答說:因為整個文明世界不允許烏克蘭失敗。

烏克蘭,需要的隻是幫助和時間。請多一點耐心吧。

 


作者: 滄浪大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山烏鴉' 的評論 : 同感!
南山烏鴉 回複 悄悄話 榮耀屬於烏克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