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動員令”上演花式鬧劇,俄羅斯陷內外交困

(2022-09-25 17:37:35) 下一個

9月21日,普京經兩次延遲後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於當日開始進行“部分動員”,試圖組建起一支30萬人的大軍,以保護即將成為、但尚未成為俄羅斯領土的烏克蘭頓、盧、劄、赫四州免受烏克蘭納粹的“侵略”。

普京的講話雖然算不上脈脈含情,但充滿了善意和大義凜然。如果他在講話時再流點眼淚,或許不僅可以感動自己,也可以感動大批俄羅斯青年。

動員令發布後,不僅沒有出現當初烏克蘭總動員時人們踴躍報名的場麵,相反,飛往國外的機票幾分鍾之內就一搶而空,票價上漲的速度比飛機速度還快,並且在尚對俄羅斯人開放國境的鄰國邊境線上,擠滿了要逃避上前線命運的俄羅斯男子。

這是在俄羅斯與蒙古國的邊境處,長達幾十公裏的車輛都往一個方向——蒙古,回程往俄羅斯的車道上一輛車都沒有。

雖然佩斯科夫稱這些報道被“誇大”了,但真相是掩蓋不了的。

事實上,俄羅斯男子的大逃離並非自發布動員令才開始。早在3月底4月初,俄軍實施所謂戰略調整將軍隊撤離基輔時,大腦靈光能夠看清形勢的俄羅斯人就已經將適齡兒子往國外送了。有錢人及公務員基本都是將兒子送往歐洲、迪拜等地,中產家庭則送往土耳其、中亞甚至中東國家,沒錢的家庭則留下觀望。

為了免上戰場,俄羅斯人將聰明才智發揮到了極限,奇招迭出,除了如潮水一般湧往國外,俄羅斯Google還出現了一條熱搜關鍵詞“如何在家弄斷手臂”。隻要能逃避被征召的命運,他們不惜弄殘自己的身體。

媒體報道的數據顯示,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支持率高達70%以上。不過,那也許是在自己不需要上戰場的前提下,當需要他們上戰場時,身體比語言更實在。

在莫斯科街頭,一名青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願意上戰場保衛俄羅斯,下一分鍾被警察抓往兵站時,他又喊又叫地不停掙紮。

下圖是一幅諷刺真人秀,圖中俄羅斯人穿著“Z”T恤表示對戰爭的支持,普京發布動員令後,他迅速脫掉這件T恤,露出裏麵T恤上的“和平”(peace)字樣。

嘴上說說是一回事,需要自己上的時候又是一回事。

除了逃避,還有大量俄羅斯人走上街頭抗議“動員”,當然,這些人都是住在大城市的市民。而對這些抗議者,俄官方也毫不手軟。據報道,俄羅斯有30多座城市爆發反戰示威,超過1400人被捕。

俄羅斯這一次“部分動員”大有玄機。該國適齡男子人數約2500萬,服過兵役的有200萬人,此次動員人數為30萬,雖然紹依古講話中說有戰鬥經驗者“優先”考慮,但實際並沒有介定究竟征召哪裏人、哪些人,沒有具體的標準,這就給征兵帶來很大的“靈活性”。

俄羅斯族人和其他少數族人是否一視同仁?特殊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孩子是否一視同仁?

也許有一則消息可以說明問題。

據《每日郵報》報道,俄羅斯獨立媒體TV Rain主持人Dozhd冒充征兵辦一名少校給克裏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的兒子——就是那位今年剛被美國驅趕回國的翩翩佳公子尼古拉——打電話,要求他第二天上午10點到征兵站報道,但尼古拉直接拒絕了,並稱他是佩斯科夫的兒子,不用上戰場,他會“在不同層級上”解決問題。

雖然簡中區有媒體對此消息進行辟謠,但我還是找到了該電視台主持人打電話時的視頻截圖,這個電話時間一共是2分零2秒。下麵另一幅圖是小佩斯科夫服兵役時的照片。

假的真不了,但真的也假不了。

最終,被征召的也許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且大多數來自少數民族。有分析人士根據征召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莫斯科等大城市是軟征,有彈性,邊遠地區才是硬性征召。
下圖是邊遠地區少數民族雅庫特村民與即將奔赴戰場的親人含淚告別的場景。

在邊遠的達吉斯坦,居民拒絕應征,一名女征兵官員慷慨激昂地告訴他們必須為未來而戰,一名達吉斯坦人氣憤地回答說:“我們甚至沒有現在,你卻在說什麽未來!”

綜合各類消息來看,如果按照紹依古隻征召有戰鬥經驗人員的說法,30萬人的目標根本無法完成,結果就是逮到一個算一個。下圖是新“動員”軍人在雅庫茨克訓練營接受訓練的場景,最後一名新兵走正步時“同手同腳”,畫麵外是忍不住的“嗤嗤”嘲笑聲。

當然,正步走得好不好也不影響打仗,關鍵是他可能連槍都沒有摸過,這樣的新兵到戰場上能充當什麽?

俄羅斯的征兵動員不僅暴露了國內民心渙散的現狀,讓其成為全世界的笑料,也讓所有對俄“不友好國家”空前團結在一起。這種團結,是自二戰以後所從未有過的。

俄烏戰爭成了9月13日召開的第77屆聯合國大會當之無愧的主題。9月20至26日舉行一般性辯論,各國代表在會上發表講話表達本國的立場和觀點。

烏克蘭總統因為不能到現場,針對其發表視頻錄像講話一事,193個成員國有127個參與投票,其中101票支持,19票棄權,隻有7票反對,其中還包括俄羅斯。

澤連斯基在講話中重申在恢複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之前絕不與俄羅斯談判的立場,要求世界對俄羅斯的侵略行徑實施製裁;他還在講話中列出了“和平公式”:

懲罰侵略+保護生命+保證領土完整+保障持久安全+堅決自衛=和平

這個公式不僅適合烏克蘭,也適合全世界所有的國家。

其他國家及國際組織代表在發言幾乎都對俄羅斯發動的這場戰爭給予了譴責,尤其是對其發動核戰的威脅更是不留情麵,以至俄羅斯代表拉夫羅夫根本坐不下去,一會兒就黯然離開了會場。

9月22日,參加聯大會議的歐盟27國代表利用晚間休息時間開會,商討對烏克蘭的支援以及對進一步對俄羅斯實施製裁的措施,觀察人士分析,此次歐盟製裁可能會空前嚴厲。

會議期間,我國外長會見了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外長“重申中國尊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並反對使用武力作為解決分歧的手段”,表示中國“始終站在和平一邊”。

從曆史上來看,入侵國啟動“動員令”都是戰爭失敗的前兆。一戰時,沙皇尼古拉二世發布“動員令”後,拿起武器的士兵沒有上戰場交戰,而是掉轉槍口發動了二月革命。二戰中希特勒發布“動員令”不久就自殺而亡。

種種跡象顯示,俄羅斯此次動員令不僅沒有增加軍事實力,反而更加內外交困,讓世界看到其敗跡更加清晰了。

最後,再報道一個好消息。就在普京發布“動員令”的前夕,俄烏兩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換俘行動。烏方用55名俄軍戰俘換回5名在馬裏烏波爾戰鬥的亞速勇士,用梅德韋丘夫換回了200名戰俘,另外俄方還釋放了10名為烏克蘭戰鬥的外籍士兵。這次換俘應該是拉夫羅夫在美國參加聯大會議前談判的結果。

這兩幅照片中,上圖為讓全世界支持烏克蘭的人牽腸掛肚的女戰士卡特琳娜,下圖為全世界主流媒體都發布過照片的“胡須英雄”迪亞諾夫。他們是烏克蘭的英雄,也是全世界熱愛和平、保家衛國者的榜樣。祝他們平安幸福,祝世界永遠和平!

 

 

作者: 吳老師醉後笑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efox01' 的評論 : 有希望!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ajw' 的評論 : 邊境卡得很嚴吧。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形勢正逐漸向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jajw 回複 悄悄話 俄羅斯男子的大逃離為什麽不逃到中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