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黨國體製是納粹的核心力量

(2022-05-20 20:02:05) 下一個

引言 如果他不發動戰爭,或許是個難得一見的治國人才。曆史上很多人物都具有多麵性,因此我們對其進行評價時不能簡單定義“善”或“惡”。但也有些人,他們的曆史功績與他們所帶來的災難相比,堪稱九牛一毛,納粹領袖希特勒就是一例。

01 《三國誌》中有一句至理名言:“亂世出英雄”。臭名昭著的希特勒早期也被視為救民於水火的英雄。他上台並非偶然,從客觀看,一戰結束後德國被迫向協約國投降,大部分德國士兵心中並不服氣。再加上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中,德國民眾基本生活難以保證,因此對當時的魏瑪共和國政府十分不滿。另一方麵,希特勒確實擁有極強的演說煽動能力,以及非同一般的政治手腕。

他在黨內確立了“領袖原則”,實行個人獨裁,並把黨的名稱改為“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希特勒的目標是拿破侖式的: 在德國控製之下,建立一個日爾曼共同體。同時,他的手段也與那位大皇帝相差不遠: 把德國從國際性資本主義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聯合所有的日爾曼民族組成第三帝國。

希特勒通過一項徹底改變國家體製、使自己不受限製地行使權力的法律,以”合法”程序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這就是”授權法”。希特勒上台後不到兩天就解散國會,重新選舉,改變國會中政治勢力的格局 。授權法通過後,希特勒公布法令,取消各州議會,使各州政府完全服從中央。這樣,德國在曆史上第一次成為中央集權製國家。

1929年經濟危機期間,希特勒大肆批評政府無能,並在當選前作出“讓每一戶人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麵包”的承諾。1933年,希特勒上台執政,成為德意誌第三帝國元首。經濟陷入蕭條的德國,在希特勒執政後不久,人民生活便得到了極大改善,這也是納粹能贏得德國民眾支持的重要原因。 想必會有人提出疑問,一戰後德國經濟大崩潰,為何希特勒上台不久,德國就瞬間脫貧,一夜暴富了?從希特勒恢複經濟的手腕來看,他確實是一個人才。

02 首先,他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幹預,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大舉修建基礎設施。這一舉措大幅提高了就業率,使失業在家者有了足以支撐生活的收入。在民眾有經濟基礎後,就會產生消費,其他產業也會受益,市場就可以發展起來。此外,這一方法還有一舉兩得之處:戰爭時期,基礎設施是快速提供補給的保障。希特勒之所以能夠發動閃電戰,這期間修築的公路、橋梁就是基礎。

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後,希特勒開始支持工業發展,特別是軍工業。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德國一時之間工廠林立,軍工業更是排名世界前列。這些工廠成為德國大量製造武器軍械的基礎,是德國發動戰爭的堅實保障。工業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隨之提高,更加擁護納粹政府也在情理之中。

納粹政府為博取工人的支持,也出台了許多社會福利政策。開展“歡樂產生力量”運動;組織”勞動美化”運動;舉辦各類公益活動。各地每年在固定日子舉行的”大鍋飯日”活動更具納粹特色。希特勒宣稱,5月1日是國家的法定工人節日,並且提出了”工作光榮,尊重工人!”的口號。在全國各地,男女工人都放假一天,進行野餐或集會來慶祝。工人領袖則被邀請去柏林郊外的國際機場參加群眾集會,希特勒會親自到場致辭。

有人統計,在希特勒執政期間,德國就業率達到百分之百,從1932年到1937年,國民經濟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納粹創造了德國經濟恢複的奇跡。此外,很明顯的是這些發展經濟的項目都可以另作他用,而這才是希特勒的根本目的,經濟發展隻不過是達到終極目標前,順便攻克的小目標。

03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希特勒不再滿足於常規經濟手段,他盯上了富裕的猶太民族。在當時,猶太人是富貴的代名詞,他們善於經商,掌握大量財富,但卻人口稀少,政治地位不高,簡直是活生生的“錢袋子”。

希特勒先是出台政策,剝奪猶太人政治權利,禁止他們參加任何社會活動。在高度集權統治下,希特勒輕而易舉將大批猶太人財富卷走充盈國庫,這些錢讓他擁有了社會財富重新分配的資本,更多德國人開始在經濟上依賴他,政治上崇拜他。在這部分猶太人“犧牲”後,德國經濟像打了興奮劑,使大批德國人實現了共同富裕。

除了在國內采取強力經濟政策,希特勒也大力爭取國際支持。他憑借國家信用,在華爾街獲得了大量貸款,這筆錢被用於購買軍火和技術,而產生的利潤則全部用於擴大德國軍工業和基礎設施。在這樣用心經營下,經過兩個四年計劃,納粹德國經濟複蘇到一戰前水平。1933年1月他上台時,德國有600萬失業人口,到了1939年,竟然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現象。

1936年舉辦柏林奧運會,希特勒以最隆重的儀式,向全世界宣告了德國的重新崛起。他親自擔任柏林奧委會大會主席,並下令用16噸銅鑄造了奧林匹克巨鍾,一座高達70米的鍾塔,一座能容納10萬人的運動場,一個可容納2萬名觀眾的遊泳池,並修建了比美國洛杉磯奧運會更豪華的奧運村,以此來展現德國的繁榮昌盛。

在這屆奧運會開幕式上,希特勒以王者之風在壯麗的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宣布開幕。會場上飄揚著納粹旗幟,德國運動員通過主席台時,行納粹禮,高呼”萬歲!希特勒!”德國第一次通過電視播放了奧運會比賽盛況,這一刻柏林成了”世界之都”。當時,希特勒完全有理由稱這是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奧運會,德國獲得金牌33枚、銀牌26枚、銅牌30枚,拿了世界第一。體育政治和體育民族主義的狂熱,被希特勒發揮得淋漓盡致。

另外,在華爾街貸款不足以支持德國資金鏈時,希特勒政府又發行了高達80億帝國馬克的中長期債券。這些債券雖然帶來了經濟隱患,但卻在短期內為發展經濟和軍工業開辟了財源。隨著經濟形勢基本穩定,希特勒就開始悄悄掠奪本國民眾:控製不住的通貨膨脹讓貨幣不斷貶值,國民的購買力越來越低,實際收入越來越少。

然而,希特勒致力於發展德國經濟真的隻是為了完成競選總理前對民眾許下的承諾嗎?人們事後才知道,希特勒這樣做其實是另有目的和野心。希特勒的目標不是成為英明的德國總理,而是為了擴軍備戰,讓日耳曼民族成為世界統治者,讓自己成為世界領袖。

希特勒在把德國和歐洲往深淵裏拖。但是,此時的德國已經不能遏製希特勒的瘋狂,納粹黨已經建立起了讓德國人俯首帖耳的極權體製。據估計,1933—1938年,納粹人民法庭和特別法庭共判處34萬人長達100萬年的監禁;1939—1945年,納粹軍事法庭判處國防軍官兵25000人死刑。在集中營被殺害的估計有1100萬人,另外遭受殘酷迫害的大約1800萬人。人民對希特勒統治所表現出來的狂熱,很難分清是出於恐懼還是出於真心。這個國家在獨裁者和納粹黨麵前隻會大聲說是,在世界麵前大聲說不。

1938年之後,德國政府內閣就再也沒有開過一次會議。部長都是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單獨工作。在政府之外,設置了一個與政府機構平行的納粹黨的機構。希特勒的口號是:“政府並不控製黨,而黨卻控製政府。”行政權轉到了黨的手裏,一切實權操在黨委的手中。黨老爺成了實權派,國會形同虛設,由於議員開會隻是高唱國歌和納粹黨黨歌,此外沒有任何發言辯論,因此被稱為“昂貴的合唱團”。

結語 常言道“器者為人所用,用之正則正,用之邪則邪。”希勒特式的黨國體製對於恢複德國經濟確有實效,然而他卻把經濟增長的成果用於戰爭,給全世界帶來了巨大災難。黨國體製是納粹的核心力量,它成就了納粹的輝煌,也導致了納粹的滅亡。成也黨國,敗也黨國。

 

 

 

作者: 滇池望龍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