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數據,中國單身人口連創新高,2019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已達2.4億,接近成年人口的三分之一!再考慮到中高齡人口婚率較高,青年人中這個比例還要更高。
單身,經常意味著不生育或生育推遲。關聯的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社會問題,帶有一係列的負麵效應。而且單身本身,也未必是一種絕對合理的生存狀態,值得考究改善。
那麽,中國人真的不喜歡結婚生子嗎?非也。這個答案很明顯,普通人大多肯定結婚生子的未來。
但為什麽單身者這麽多呢?下麵的表給出了一些答案,如:社交圈窄、難以心動、性格內向、工作忙、經濟條件差、沒有人追求、對長相不自信等。但不得不說,這答案並不完全,偏於表麵化,而且壓製了一些客觀因素。
比如,經濟因素。現代社會是經濟的社會,誰也逃不掉經濟這塊。實際上經濟對婚育的影響相當巨大。相信大部分有相親經曆的朋友(包括隔空相親和準相親)都遇到過如此情況:對方特別關注經濟狀況,而且經常上來就問,如果經濟“不合要求”,接下來...經常就沒有接下來了。
泛一點說,個人收入、房屋、職業、學曆、家庭條件這些都可算在經濟裏麵。有一種看法,把長相也算在經濟裏麵。
女性對經濟要求較高,第一條要求男方有房無房貸,(並列)第二條要求穩定且較高的收入。坦白地說,在許多大城市,這兩條“基本要求”實際上是高要價,足以“槍斃”大多數姻緣,“受害者”有男方,也包括女方——當然,有一種可能是全家衝鋒娶媳婦,很累。
在許多農村地區,經濟要求對婚姻的影響更嚴重。凡此種種,已經構成明顯的社會問題。
除了具體的經濟要求,還有“水漲船高”的問題,那就是女性攀比起來,對另一半的要求普遍偏高,往往高出自己能“獲得”的男性資源,相應地主觀人為地築起了一座“隔離牆”,降低了自己和男性的結合可能。這方麵社會原因的影響的確明顯,或可稱為“階層效應”。畢竟“人往高處走”,從人性角度,攀上“高端階層”、享受富足穩定生活的向往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合理”思維。有錢有勢的群體客觀存在,跟大人物的可能性客觀存在,所以“樂嫁有錢”也好,“水漲船高”也罷,的確是一種“人性趨利”思維,也是社會經濟政治因素的衍生影響。
譴責女性嫌貧愛富太勢利的男性們,換了是他們,大都會同樣考慮。實際上大部分男性女性都是這種勢利的踐行者,也是受害者。不服不行,就是這樣的社會風氣——可以說“世風日下”嗎?女性在挑男性,男性也會挑女性。相對來說,男性對女性的財富條件要求較低(並非不要求),而對外形條件要求較高——要求年輕貌美,另外也對知識層次、家庭等有一定要求。
有人說,30歲以前是女挑男,30歲以後是男挑女。若是被挑的執意不肯“吃虧”,那麽達成交易的可能性自然就不會高——既然談到經濟,就把婚姻比喻為交易吧,雖然表達遺憾。如此的互相挑剔過程,甚至會一路延伸到婚姻家庭內部,可能造就失敗的婚姻和大量內部矛盾。
其實“挑剔”這個詞在這裏有點不自然的過度。事實上,即使許多人不挑剔,隻想找一個階層和各方麵差不多對等的,也存在不小的難度,因為許多人想找更高階層、更好條件的,並不想平視。沒錯,這方麵受害者是男性,特別底層男性(經濟表達無歧視意),但女性同樣是受害者,因為她們麵臨著“高一層、同層、更低層”女性的強烈競爭。男性們並不是沒有其它選擇,哪怕退而求其次。
我們不得不對婚姻如此地經濟化表達遺憾。經濟現實,的確過度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淹沒了許多純真的東西.......純真的東西,包括真愛,真感情。對於真情的向往,是每個男女真正正常的思維,也是現實需求——感情是婚姻的融合劑、穩定劑。
可是真情,是一種...怎麽說呢,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稀缺品,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素。
沒錯,真情需要默契,單向付出往往毫無收獲,或勉強在一起難以持久。而人海茫茫,真情的相遇是現實中很難的事情。
所以現實的中華老人早早就確認了經濟性的婚姻。他們常常認為,感情可以先有一點(相信肯結婚的都會多少有些感情),然後慢慢培養,結果呢?現實告訴我們不大理想,真情不足的婚姻風險大,有時原有的一點感情也會慢慢退化。
順便,真情和感情不是一回事。真情不會被物質等外在因素明顯影響,而感情會。大難臨頭,就是一次感情深刻度的考驗。
現代人特別年輕人理解這一切,不願意屈就“沒愛”,而且伴隨社會進步,他們的經濟獨立性也有了改善,有慢慢尋找真愛的願望和部分經濟條件,於是“適齡單身”也就難免多起來。
當然,單身問題,或者說婚率低的問題是社會、個人精神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其中風氣的變化,不客氣的說是“世風日下”起到了不大好的推動作用。至於社交圈窄、難以心動、性格內向、工作忙、經濟條件差、沒有人追求、對長相不自信,更像是一些表麵化的東西,也的確有影響......
可能有人會說,你說困難很多,不還是有許多人結婚生子?沒錯啊,要是想對付著活,選擇就多得多了。
一斤米,兩個人可以吃一頓,三個人也可以吃一頓,四個也行...差的無非筷子幾雙,雖然效果是不一樣的。五千年祖祖輩輩,大多就是這樣活過來的。
現代人,要不要這樣的活?
要是想認真地、原則地、不肯妥協地活,那麽路線並不太多。
經濟,對生育欲的影響尤其大。而生育欲的下降,反過來又會影響婚欲,影響單身率。
生兒育女加上養兒育女,是一個特別現實的經濟話題:一個城市嬰兒,經常一個月的奶粉錢就得上千,紙尿褲又得上千。其它嬰兒用品費用也不低,更不用說還有醫療支出等等。看孩子的費用也相當的高,而且未必有合適的人選——放心度堪憂。有人說請父母看孩子,但並不是每家都有這個條件,而且會滋生一係列問題。更不用說,父母沒有義務替兒女看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有人給看孩子還能教知識,聽來不錯,但代價其實不少(具體略你懂得)。
在大城市圍繞一個孩子的費用,經常要占到普通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除了具體費用的問題,還有孩子要“占領”父母大量的時間、精力、自由、青春、事業、人格——也可以看做經濟的一部分。
現代人更講究及時行樂和自由自在,有的在乎事業等,生育養子付出的巨大代價,一定會影響大部分人的生育欲。
這方麵社會福利顯然不夠充足,沒有照顧到現實需要。就是說,想結婚生子,個人得有足夠的經濟準備,和其它各種各樣的準備,這是較為理智的選擇。而以目前的大眾經濟狀況,大多數人其實做不到準備足夠。
拿筆者個人為例,相信可以代表一部分人。高個子、有房、國企收入尚可、高知家庭、又是知名的文化人,似乎條件尚可、找個可心伴侶不難。但實際上的確存在一定的麻煩。
簡單說,和大多數人遇到的情況一樣:看上我的,我看不上人家;我看上的,人家看不上我。主要麻煩原因是不肯妥協。當然個人眼光比較高而且略顯獨特,女士們也有各自的要求。細致點說,筆者讚同男女平等,但強調男女平等是各方麵的、綜合的,講究男女各自獨立性。風風雨雨大家一起度過,照顧女士的弱勢麵可以,但並不能無止境、無條件。這方麵似乎與有些女士的想法相左。
筆者不讚成婚前女方強勢主導、婚後男方強勢壓製的模式,主張男女人格平等,始終公平相待,似乎也不大合女士們某些算法。所以碰到性情浮躁過度現實的,“騎驢找馬、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攀高枝”意圖明顯的(有些像占便宜),“經濟利用男性”的,“吃男人、花男人是天經地義”的,個人通常不會太遷就。
日常,如果不認可某位的素質,心裏潛意識地就給“否”了,不會有開始。而且個人對真情的重視程度高於一般水平,這方麵尤其難以滿足。
追求異性這方麵,個人一貫沒很多耐心,而且認為男追女未必就是準則,這方麵與許多女士們的愛好相左,雖然這樣的想法在現代社會男性群體中其實不少。當然也真沒遇到過值得長期追的人。
日常生活中,尚可的經濟條件暫夠個人過著相對悠閑的生活,可以自由發展自己想要的事,比如寫作愛好,婚後肯定這方麵影響很大,影響個人婚育欲是客觀的。所以相親數次也沒成。一看那個查戶口查財產扒拉著挑的架勢,一看有一搭沒一搭的態度,就算了。
改善婚率和生育率下行的狀況,社會大有可為。
治標比較簡單,發補貼。但這方麵應該留意負效應,不要搞成歧視,不要製造新的不平等,不要讓人賴在補貼上才好。
治本的辦法:第一,改善社會經濟。第二,改善大眾經濟條件。第三,改善社會風氣,抑製不良風氣對真善美的摧殘。
作者:一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