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批判張文宏這種頂尖專家,一不小心就是科學災難!

(2021-08-11 19:35:26) 下一個

要說張文宏是中國目前聲望最高的醫生,應該沒有多少人反對。

他的走紅,除了他的專業精神外,還在於他敢講真話,讓人看到了一種少有的質樸之心。比如他說——

“黨員的口號你平時喊喊可以,但這個時候,我不管你有什麽想法,對不起,現在你馬上給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沒有討價還價,必須得上去。”

“我一路被人欺負過來,所以更要牢記善待他人。”
……

盡管獲得了無數老百姓的真誠擁戴,但是這樣的真性情,也難免招來各種無厘頭的攻擊。

比如,去年4月份,張文宏在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你家裏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就這麽一個營養建議,也被人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這段時間以來,張文宏似乎已經悄悄隱退,直到南京疫情爆發,才又發微,以專業精神穩定民心。

因為大家就喜歡聽張文宏醫生的。

高強的批駁,很可能是張文宏遇到的壓力最大的一次。畢竟,不點名批評他的,是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總顧問、原衛生部部長;並且,文章由人民日報發出,其份量不言而喻。

但我還是願意將這看成是一種純粹的學術探討。

人類“與病毒長期共存”的觀點,張文宏說過,國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說過,大家上網查了一下,有報道說,近九成科學家持此觀點。

至於“與病毒共存”究竟可不可行,這是一個嚴謹、專業的學術話題。正所謂真理越辯越明,就此話題讓專業人士展開充分討論,最後達成最廣泛的共識,給出一個科學可靠的防疫方案,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我也理解高強的嚴正態度和良好願望。

公開資料顯示:高強部長生於1944年8月, 河北鹽山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係世界經濟專業,大學學曆,1967年參加工作,高級經濟師。

高強雖然為我國的衛生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畢竟學的是經濟專業,而作為曾經的衛生行業行政一把手,其看問題的站位和角度與醫學專業人士有異,非常正常。

張文宏目前為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可以說一直處在抗疫最核心的一線位置。

從張文宏的履曆來看,其從上海醫科大學畢業後,先後在香港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以及芝加哥州立大學微生物係從事訪問學者以及博士後,牽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五攻關、十一五、十二五傳染病防治重大專項等重大攻關課題,擔任《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雜誌副主編、《肝髒》雜誌副主編,美國《肝髒病學》(中文版)《中華傳染病雜誌》《微生物與感染》常務編委,《中國病毒病雜誌》《臨床肝膽病雜誌》《Translational Respiratory Medicine》《Intractable& Rare Diseases Research》編委……

以上,說張文宏是專業人士,應該沒有人有異議。

對於高強文章,原上海長征醫院副院長繆曉輝主任的微信,作了比較客觀的評點,題為——

《微論無醫學背景的前衛生部長掐傳染病學家》:

高的觀點有正確的成分,但是以非現任官員的身份扣人以“甩鍋”和“卸責”的帽子就不合適了,我感到極左思維的味道嗆鼻子。

當然,張文宏的有些表述未必就是準確的,我也曾與他商榷過不少觀點。新冠病毒不同於流感病毒,前者迄今沒有中間宿主,所以有可能完全消失。

中國本土的清零的確是一個證據。但是多元和複雜的世界,長期閉鎖要“長期”到什麽時候?獨善其身能堅持多久?這已經不是醫學問題。

如果把中國後退到“中國是中心”的年代,這個可以有。但今天這個年代,不確定和不可控因素太多太複雜。全球“散落”有多少華人?國外華人與國內親人的關係如何連接?長期隔絕帶來的政治、經濟和人性弱點大暴露的後果有多嚴重?高強都還缺乏深入思考。

給大家介紹一個極常見的傳染病—麻疹,這個病的病原體——麻疹病毒就沒有中間宿主,但它一直在流行,雖然疫苗有效。大家很不樂見的HIV感染/艾滋病就是舶來品,我在讀博士學位的時候就有人預言一定能在中國得到控製,結果呢?幾十年過去了,國內病例仍然在上升,疫苗研究一直是失敗的。

張文宏誤導大眾?誤導政府?我看他沒有那麽大本事和影響力。前麵說過,我對他的某些言論也有異議,如同學界對我的言論經常持有不同看法。

但我們必須注意一個最基本的事實:自武漢全麵控製疫情之後,張文宏教授就一直是上海市防控新冠的政府高級參謀,按照原衛生部長高強的邏輯,被張文宏“誤導”的上海市不應該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嗎?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上海腫瘤醫院和仁濟醫院發生保潔人員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當天就封閉了兩家醫院以及周邊道理,而那個時候,張文宏日夜工作著。

高部長:您在SARS流行的年代臨危受命,做出過重要貢獻,但是,此SARS非那SARS,此時非那時,世界變化太快。2003年7月您要求恢複各醫院門診病人一律測體溫,並下發了紅頭文件。但是到了上海市,時任衛生局長劉俊要聽專家的意見,翁心華教授(張文宏的老師)和我堅決反對。理由有二:第一,全國SARS病例清零一個多月了,停止人人測溫也一個多月了;第二,SARS病毒被證實是怕熱的,大夏天來了,何故走老路?後來,您放行:上海按照你們的做法實施。

還有此前您領導的衛生部更新的SARS防控方案,在診斷標準中去除了“流行病學史”。同樣在上海市的防控會議上,翁心華教授旗幟鮮明地反對:“傳染病的診斷怎麽可以沒有流行病學史?”當時我也在場,並力挺翁教授。於是,上海的聲音傳到了北京,感謝您識大體,信任專家,糾正了錯誤,避免了“打擊”麵太大的錯誤。

自新冠病毒病流行以來,還沒有一個專家敢說他的言論都是正確的。畢竟,這是一個新發傳染病,未知的東西太多太多!建議不要用張文宏的“誤導”來為防控不力的地區和責任人“背鍋”,這不公平,更不科學,對於今後的防控沒有裨益。為高級別領導一任者,公開表態還需謹慎!

 

 

作者: 火星網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是啊。上海人民是素質較高的。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現在上海坊間是一片挺張的聲音,公道自在人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