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人越過越窮?國人財富都流入了誰的“口袋”?

(2021-05-26 20:20:54) 下一個

如今,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體製下,人們富裕了起來,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的背後,大多數人相比許多“華而不實”的東西,想要變得更富裕。因此更關心的是自己的錢包,因為理解了“錢”對我們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想實現“財富自由”,所以經常思考如何保存和增加財富?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的收入相對單一,要維持和增加財富並不容易。

許多人正在努力實現“財富自由”。雖然一些中高收入群體已經基本實現了收入多元化和家庭財富保值增值,但這隻是少數群體,但現在大多數老百姓發現一件事,就是錢越來越難掙。又該如何談增值?

據4月21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研究中心與螞蟻金融集團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查報告(2020Q1)》,報告顯示,金融資產或年收入在10萬以上的家庭財富整體增值,金融資產或年收入越高,財富增值越高。

其中,年收入100萬以上或金融資產300萬以上的家庭財富增長最大,金融資產5萬以下的家庭財富增長相對較小,從這些數據來看,他們擁有更多的金融資產,家庭財富相對難以縮水。這似乎間接印證了曹德旺早前所說的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說法。

許多人可能對金融資產這個術語並不陌生。從其定義來看,金融資產是指代表未來收益或對資產的法定債權的所有憑證,也稱為金融工具或證券。金融資產是以價值形式存在並可交易的資產,如存款、股票等。

與銀行存款相比,股票收益率較高,但風險也相當高。很多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普通人,如果一味跟風,可能很難實現財富保值,即使是本金也可能會全部“丟失”甚至“虧空”。相對於把錢存入銀行,不僅相對安全、分配合理,而且收益可觀,所以很多人更喜歡在銀行存錢。

然而,在過去的幾年裏,許多人現在不願意把錢存進銀行裏,導致我國居民存款增速放緩,儲蓄率也在下降。此外,有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5.6億人存款為零,甚至有些年輕人負債很多,為此,不僅有一個人這麽說,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每個人都很好奇社會上所有的錢都去了哪裏,是有人“隱藏”起來了嗎?其實曹德旺曾直言,答案隻有兩個原因,那就是“移民”和“房產”。

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有很多已經不是中國國籍的富豪們依舊在中國圈錢,之後移民到國外,順帶著將資產轉移,甚至在國外投資、捐款。例如,SOHO中國創始人潘石屹和妻子張欣移民美國是為了投資,海底撈張勇夫婦移民新加坡是為了避稅,總之很多富人有各種移民的原因,為了保護財產、教育下一代、改善居住環境等,但導致的根本結果就是中國資產的外流。

據統計,早在2015年,中國個人境外投資規模就達到5.4萬億元,其中跨境投資6000億元,其餘大部分為境外投資,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現在又過了五年,這個數字肯定會更高,因為富豪移民的數量在那裏擺著。國內“移民潮”愈演愈烈,這無疑是國家和人民的巨大損失。幸運的是,國家已經開始解決這個問題了!中國已開始對公民境外所得征收所得稅,這將進一步限製富人在國內掙錢、在國外消費的狀況,希望能改善這種狀況。

另外,對許多人來說,最大的消費支出可能是房子。報告顯示,中高收入家庭住房投資意願依然較強。對於財富增加的家庭來說,住房對於資產的增加貢獻了68.1%,而金融投資的價值增加貢獻了23.7%,這就是為什麽每個人都願意買房的原因。

根據《2018年中國城市家庭財富與健康報告》,房地產占中國家庭總資產配置的77.7%。此外,有相關數據顯示,住房貸款家庭占住宅家庭的比例達到76.8%。從這個角度看,很多人的資金都流入了房地產。

就連有“玻璃大王”之稱的曹德旺也直言,我們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但我們大多數人最大的消費支出恐怕就是花錢買房。除了房子,大多數人可能沒有多少實際的消費需求和支出。

而且,不少在我國已經買房的家庭,不惜“提前”耗費未來幾年的購買力,甚至掏空“六個錢包”去付房子的首付,然後讓家庭的年輕一代花幾十年的時間還清剩下的抵押貸款。不難看出,房地產業花了不少人的“財富”,曹德旺看得很清楚,也難怪他會說,中國有消費能力的人不到2億!

因為在很多人眼裏,房子是生活的必需品。它不僅能“保值”,而且與生活中的許多大事密切相關,是“安居樂業”的體現。

 

 

 


作者: 一凡人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