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專製社會下的奴才百態

(2021-01-11 19:14:23) 下一個

在專製統治下的社會,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上自皇帝,下至庶民,熙熙攘攘,歸納起來,勿非三種人,那就是:主子、奴隸和奴才。

皇帝僅憑自己一人不能控製所有的奴隸,這就產生了對奴才的需求,而大量的奴才是從奴隸階級中提拔起來的。

梁啟超把奴隸分為兩類,一類是身奴,另一類心奴。身奴就是普通的、或被迫的奴隸;心奴就是心甘情願的、自動獻身的奴隸,心奴又被稱為奴才。奴才,奴隸中有才能者也。

身奴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奴。財產被劫掠時,他說還有自由;自由被剝奪時,他說還有生命;生命被扼殺時,他還謝主隆恩。即使眼前一無是處,他也能找到讚美的一萬個理由。他認為麻木是幸福之本,媚骨是升遷之道,崇高是痛苦之源,正直是怪異之舉。

主子和奴隸是絕對的,而奴才是相對的。奴才在主子麵前是奴才,在奴隸麵前又擺出主子相。奴隸還有自己的靈魂,奴才連靈魂都出賣了。奴隸一旦做了主子,對奴隸也許還有惻隱之心;奴才一旦做了主子,對奴隸比原來的主子還厲害。

梁啟超認為,奴隸性在中國社會各階層中普通存在,民對官,下級對上級同樣自居於奴隸。更可悲的是雖日日為奴而不覺其苦,反覺其樂。甚至有人見他人不奴隸反而嘲笑之。奴隸性的惡劣影響、嚴重危害表現為:

一是它使人養成嚴重的依附性和依賴性。如群盲借行,甲扶乙肩,乙牽丙袂。這種依附人格造成獨立人格的泯滅,又勢必使人喪失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

二是由於人們既是上一級的奴隸,又是下一級的主子,這就造成雙重人格,由此又養成虛偽、巧滑、媚上驕下等惡德。

三是它使人“奴顏妾麵”,喪失人格尊嚴,自輕自賤,自甘卑屈。

四是它使人缺乏國家觀念、群體意識,使人無政治熱情、無責任感,對公共事實冷漠。他們認為自己與國家沒有絲毫關係,也不知道國家為何物,也不管國家誰做主人。

五是它造成一種安分、順從、偷安、苟活的順民性格。顯然,這種奴隸性不僅是傳播民主思想的大敵,也是振奮民族精神、增進民德的嚴重障礙。中國數千年的腐敗,其禍極於今日,根本原因皆來自於奴隸性,不除此性,中國萬不能立於世界萬國之間。

魯迅說:做奴隸雖然不幸,但並不可怕,因為知道掙紮,畢竟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陶醉,就是萬劫不複的奴才了!

林語堂說:“中國就有這麽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裏找這麽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這是對心奴最準確的描述,也有人懷疑這並不是林語堂說的,但不管是誰說的,專製社會確實有一大群這樣的人。

 


作者: 直麵傳統文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