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驚喜是,接到了峰峰的電話,之前我跟她失聯十多年了。
峰峰是78級大學生,我曾教過的一個班的班長。78級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二屆大學生,那時社會上聚集了多屆高中初中畢業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因報考大學的太多,78屆錄取後,又擴招,錄取年齡從28歲放寬到30歲以下,峰峰是擴招進來的。峰峰那個班,有文革前畢業的高中生,30歲了,也有應屆生,18歲,班上一半學生的年齡比我大。
峰峰是文革前重點中學的高中生,來上大學時已結婚,剛生了孩子,舍下幾個月大的嬰兒,重回校園。彼時學生一概要求住校,周末才能回家,她比未婚年少的學生要辛苦得多。峰峰心地善良,辦事能力超強,接人待物沉穩得體,深受同學尊敬。
78級學生尚未畢業,我就出國留學了。八十年代末回國做研究,峰峰特意召集了師生聚會,得知她畢業後在外貿公司工作。由於業務能力強,人際關係處理得好,已做了科長。
九十年代初,峰峰被外貿公司派來美國常駐,有了移民美國的念頭。常駐回國後,她就辭了職,轉去香港中信工作。有一年我去香港參加學術年會,受邀住在她那裏。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香港住房的狹小,房間裏放了一張床一個小櫃子,走路都得側著身。峰峰像大姐姐一樣關照我,把去大學的公車路線寫在小紙條上,一早送我去車站,塞給我坐車需要的硬幣,再三叮囑,有事給她辦公室打電話。晚上我回到她家,熱騰騰一桌子的菜,她一個勁兒催我:吃啊,吃啊。
她的練達、魄力和善解人意,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她在,特別安心,因為我深信世界上沒有她搞不定的事。
二十多年前,她為了女兒敏敏上大學的事跟我聯係。那時有個規定,在讀大學生不能出國留學,而她一家三口的綠卡那年秋季可以下來。因此,敏敏從重點中學畢業後,放棄參加國內高考,準備移民美國後,申請第二年秋季入美國大學。我告訴她,其實全然不用等,移民後,敏敏春季就可以去社區大學,念完基本課程,過兩年再轉校念完本科。
當時,峰峰在中信當部門經理,丈夫是上海一家工廠的技術領導,工作之餘,還要照顧兩家的老人。他倆決定工作維持現狀,於是就有了個問題,敏敏去哪兒上社區大學?
我讓他們送敏敏來我家,本地有個不錯的社區大學,他們可以先看看學校和環境,滿意的話,就辦入學手續。至於敏敏的住宿,可以在學校附近找個出租屋。峰峰一家來了,兩個星期辦完了手續。那時敏敏差三個月才滿18周歲,某人自告奮勇當了敏敏的監護人。
其實,敏敏根本不需要我們的監護,她天資高,懂事,辦事能力很強。社區大學的理科課程,對於上海重點中學出來的,基本是複習。加上峰峰從小教敏敏英文,溝通不成問題。入學第一個學期,敏敏就被教授看中,當了數學輔導。這樣的孩子,在學校自然是優等生。
父母原本希望她專心學習,但是敏敏獨立意識強,盡量為自己掙生活費。有一天她來電話,讓我去拿菜,我覺得很奇怪。原來她去農貿市場買菜,跟攤主聊天,攤主正在找看攤的。九十年代工資低,看三個小時給二十塊錢。敏敏一聽來勁了,每周去看攤,還跟周圍的小販打成一片。收攤的時候,攤主會把一些剩下的菜免費送給她,她跟其他小販互相調劑,互換瓜果蔬菜,多得吃不了,還拿來孝敬我。
至於敏敏的商業細胞,更是讓我大跌眼鏡。她跟同學合租了不帶家具的公寓,兩人淘來10刀的舊沙發,過了一年要搬家,敏敏決定出售舊貨(garage sale),10刀的舊沙發,被她賣了25刀。住在隔壁的老美也有舊貨要賣,自己又不願看攤,讓敏敏幫他們一起賣了。敏敏同意了,但有個條件,要收百分之十的“寄售費”。出於情麵,我肯定無法對鄰居開這樣的口,但敏敏認為,勞動應該得到報酬。
敏敏一年半(包括暑假)就念完了兩年的課程,去UCLA念商業經濟,重點放在會計學。千禧年畢業了。剛畢業,沒工作經驗,要進著名的會計事務所非常難。正巧美國十大會計事務所之一在上海開了分公司,於是敏敏決定“曲線”打進職場。那時海歸不多,敏敏的學曆和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她在上海輕而易舉獲得了工作。在上海工作兩年之後,又轉到紐約總部工作。
在敏敏求學期間,中國正在改製,不少國營廠麵臨財政危機。峰峰以自己的名義注冊了一家外貿公司,本意是幫助丈夫的工廠向海外推銷產品。但是不久發現,老舊的產品在國外沒有市場,而來單加工的市場不錯。本來打算在丈夫的廠裏來單加工,遺憾的是,國企臃腫龐大,辦事效率低,設備老舊,員工也習慣了吃大鍋飯。峰峰當機立斷,讓丈夫辭職,找經營比較靈活的鄉鎮企業做加工,由丈夫質量監督。夫妻配合默契,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峰峰辭了職,全力經營“夫妻老婆店”。
由於質量把關嚴格,有好幾家海外供應商願意長期合作。他們那時也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和客戶源,決定自己在浦東開辦產銷合一的公司,建造了廠房,進口了新式設備。峰峰繼續主管海外銷售,丈夫終於又回到生產管理的老本行。
敏敏原先打算在紐約生活了,可是三十多歲的時候,被父母召回上海。他們年齡漸長,生意紅火,需要人手幫助打理,同時,也希望女兒有一天能接管公司。於是敏敏帶著新婚的丈夫,回到上海。不久,敏敏生了個可愛的兒子,峰峰夫婦樂得合不攏嘴。
這次跟峰峰聯係上,才得知在公司蒸蒸日上的時候,丈夫突然腦溢血,癱瘓在床一年多,前幾年去世了。丈夫患病期間,敏敏成了公司的頂梁柱,峰峰是一家的主心骨,一邊幫助女兒管理公司,一邊照顧一家老小。
至於敏敏的丈夫,峰峰的女婿,跟這家人是兩股道上跑的車。這位東北女婿對瑣碎的實務缺乏興趣,幻想成為攝影家。他的動手能力極差,小事都做得錯誤百出,別人還批評不得,動不動就火冒三丈,這是他引以自傲的“大男子氣”。他沒搞清楚,落戶到女家,又是如此聰明實幹的人家,是需要學習一點技能和忍讓的,結果,敏敏跟他離婚了。
眼下,有幾百名員工的公司,主要靠四十出頭的敏敏領頭。峰峰雖然年過七十,每天仍舊去公司,幫敏敏出出主意,處理事務。峰峰好像生來就是個生意人,她認為業內競爭不能僅僅靠壓低價格,別人賣一元,我賣九毛九。她們注重的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麵向較高端的市場。為了確保質量,所有原料從國外進口,加工完了,再返銷國外。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母女倆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商業縫隙。疫情期間,不少小企業麵臨生存危機,但是跟峰峰談話,感受到的是她的自信和淡定。或許她已經在商海中奮鬥四十年,繞過了太多的暗礁險灘。
於母女倆而言,孩子是最重要的。每天早上,敏敏送八歲的兒子上學,下午三點,峰峰結束工作,去學校接孩子回家,為一家人準備晚餐。三代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充實。
我問她現在封在家裏,情況如何?外孫上的是地處浦東的美國學校,在家上網課。美國學校作業不多,重在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結果外孫每天盼著上網課,不用大人督促。敏敏關在家裏遠程上班,需要向外商解釋無法按時交貨的原因;跟政府打交道,希望得到部分複工的批準;跟原料供應商落實交貨日期...... 千頭萬緒,聽著都是難辦的事,可是峰峰說得雲淡風輕。為了保證家裏一老一小的營養,敏敏還成了團購的團長。
我真是打心底裏佩服這對母女,聰明能幹,大度豁達,兩位女豪傑勇敢地撐起了一爿天。祝福她們!
特別喜歡她的故事,了不起的母女,上海的事情讀著親切。也同意追憶,幾十年的勵誌故事條理清楚!
也為海風姐的敘述點讚,這幾十年的奮鬥家史何止千頭萬緒,海風姐卻徐徐道來,條理清楚,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