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浩瀚中華 之 漢服(1) (圖)

(2006-07-27 22:32:34) 下一個



漢服的意義決不隻是一件美麗的衣服那樣簡單,她是我們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曆史的承載物,複興漢服就是複興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就是複興我們民族的偉大文明。在這一點上,天漢一直高度認同和讚成。

有一部分剛剛接觸到漢服概念的同胞,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誤解,認為漢服是自然消失的,甚至認為漢民族從來就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出現這種認識偏差並不奇怪,因為很多人並不了解漢服消亡的那段曆史。

我們倡導一種“了解曆史,牢記曆史,超越曆史”的民族觀和曆史觀,不過,了解曆史畢竟是前提和基礎,對曆史如果一無所知,也就談不上什麽超越了。

對於1645年的那段曆史,以客觀理性的態度加以了解是必要的。曆史就是曆史,事實就是事實。沒有必要刻意去回避。麵對曆史的態度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都蕩漾著濃烈的諷刺意味

漢族,這個又被稱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華”便是來自她美麗的肌膚——服飾。“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2003年10月,中國姑娘王珊身著中國唐式服裝參加獲國際小姐選美,並獲得最佳民族服飾獎的殊榮。然而,時至今日,就是創造這個服飾的民族,卻成了世界上唯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民族。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民族卻不多。中國56 個民族中,藏族、蒙族、維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裝,唯獨漢族卻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19**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10元券,俗稱“大團結”,票麵上的各民族穿著各自的民族服裝,漢族卻穿著中山裝。1987年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描繪了中國人口總數在百萬人以上的各民族的圖案,其它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服裝,唯獨10 元券上麵的漢族和1角券上麵的滿族,卻穿著同樣的服裝……”

“今天的中國人,大多數都認為自己是漢族,可是他們畢生都沒見過自己的民族服裝。甚至,在許多國人的心目中,漢族從來就沒有民族服裝,穿民族服裝是少數民族的特色。”

沒有民族服裝,使漢族人在很多場合陷入尷尬的境地。2004年的56民族金花聯歡活動中,五十五個少數民族都身著各自的民族服裝,而漢族金花卻身著西式黑色晚禮服。

其實,漢族並非原本就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從上古時代開始,自成一係的漢族服飾,就伴隨著華夏人民的生活點滴,構成華夏民族延續上千年的獨特風景線,成為古典中國文明的重要象征。在創世傳說中,她讚頌著先祖炎黃的豐功偉績,在曆史長河中,她記錄著華夏民族的演化軌跡。禮儀之邦的教化使她深邃,文明古國的工藝使她華美,天漢的雄威使他莊嚴,盛唐的光環使她絢麗,她豐富,她悠遠,她高潔,她遠播四海。然而,就在她綻放比耀眼的光芒的時候,卻突然從神州大地上消失了,僅留下一片廢墟瓦礫,長伴殘陽如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