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座逃城
聖經中提到的六座逃城(Cities of Refuge)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設立的城市,旨在為誤殺他人的人提供庇護,避免他們被報血仇者追殺(見民數記35章、申命記19章和約書亞記20章)。這些城分布在約旦河東西兩岸,具體如下:
六座逃城的名稱和位置
- 巴珊的哥蘭(Golan in Bashan)
- 位置:位於約旦河東的瑪拿西半支派地。
- 現代對應:戈蘭高地地區。
- 功能:保護河東的北部的誤殺者。
- 基列的拉末(Ramoth in Gilead)
- 位置:位於約旦河東的迦得支派地。
- 現代對應:可能是現今的Tell er-Rumeith。
- 功能:保護河東的中部的誤殺者。
- 比悉(Bezer)
- 位置:位於約旦河東的流便支派地。
- 現代對應:可能是現今的Tell el-Besheir。
- 功能:保護河東的南部的誤殺者。
- 基低斯(Kedesh in Galilee)
- 位置:位於約旦河西的拿弗他利支派地。
- 現代對應:現今的Tell Qades。
- 功能:保護河西的北部的誤殺者。
- 示劍(Shechem)
- 位置:位於約旦河西的以法蓮支派地。
- 現代對應:現今的Nablus附近。
- 功能:保護河西的中部的誤殺者。
- 希伯侖(Hebron,也稱基列亞巴)
- 位置:位於約旦河西的猶大支派地。
- 現代對應:現今的Al-Khalil。
- 功能:保護河西的南部的誤殺者。
逃城的意義
- 保護誤殺者
- 若有人無意中殺人,可逃到逃城,避免被報血仇者追殺。
- 在逃城中,誤殺者需接受城內長老的審判,確認是否是無意殺人。
- 避難的時間
- 誤殺者需留在逃城,直到大祭司去世(象征罪的赦免)。
- 大祭司去世後,他們可返回自己的家鄉(約書亞記20:6)。
- 象征基督的救贖
- 逃城預表基督,祂是我們罪人的避難所。信徒因罪應受審判,但可以逃到基督裏麵,得著赦免和庇護。
分布的智慧
- 六座逃城均勻分布,方便任何地方的人在一日之內到達(民數記35:15)。
- 城門敞開,隨時接納需要庇護的人,象征上帝恩典的普遍性和及時性。
六座逃城不僅是古代以色列律法的智慧安排,更深刻預表了基督的救恩,提醒我們隨時可以奔向祂,尋求赦免與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