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道的魅力

道成了肉身,豐豐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魅力四射,令我折服
個人資料
正文

那個想逃離的我,如今在愛裏得建造 /何文(86級經濟係)

(2022-12-14 19:56:47) 下一個

那個想逃離的我,如今在愛裏得建造

/何文(86級經濟係)

幹涸的心田灑上一滴清水

“媽媽!媽媽!”小女兒格瑞斯(Grace)的眼睛亮晶晶的,歡快地撲向接她放學的我。

“我有個好朋友啦!她叫朱莉亞(Julia),是我們家後院的鄰居。我們倆商量好了,你們給我們買梯子吧,我們倆就可以天天翻牆一起玩啦!”

這是2013年的3月間。正上四年級的格瑞斯,因之前頻繁搬家,沒有連續兩個年級是在同一所學校上的;加上她又害羞內向,每次好不容易剛交上一個朋友,就又要搬家了。這次搬回拉斯維加斯,已經過去半年多了,總算現在有了新朋友了!

那時我正在經曆人生最大的風暴——被離婚、仇恨和痛苦完全吞噬了,每一天都站在死亡的邊緣。因著做母親的職責,才行屍走肉般地活著。每天除了送兩個孩子上下學、做做飯,我已經無暇旁顧更多。格瑞斯結交新朋友這個消息,無疑在我幹涸枯萎的心上灑了一滴清水。

我家後院與兩個鄰居的後院相接,一家地勢比我家高出許多,牆高3米;另一家則基本相平,牆高僅1.5米,朱莉亞家恰好是這矮牆鄰居。於是兩家分別給小朋友們買了掛梯,兩個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到各自的家,就開始樂此不疲地翻來翻去。朱莉亞是個金發碧眼的小美女,性格熱情開朗,非常有禮貌,有各種好玩的主意帶著格瑞斯玩。

最令我這個亞洲媽媽欣慰的是她學習優異,倆孩子總是先一起做完作業才玩。兩個小腦袋湊在一起,有說不完的悄悄話。朱莉亞告訴我說她爸爸是這裏空軍基地的上校,媽媽是家庭主婦,家裏還有個姐姐。放學接孩子時,碰到朱莉亞媽媽幾回,她笑容燦爛、和善健談。可是我哪裏有心情和餘力與她寒暄,更別提去拜訪他們。隻是看見小女兒一天比一天開朗開心,就隨她倆玩去吧。

《聖經》滋潤我漸漸成長

感謝上帝藉著我大學同學林霞來拯救我。我永遠不會忘記2013年的5月4日,上帝用這段經文安慰我:“那吩咐光從黑暗裏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裏……”(《哥林多後書》4:6a)我當時下了決心:把我的重擔全交給祂,我隻管單純地相信,無論祂給我什麽,都是最好的。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信,使我的生命從此不再一樣。仇恨、痛苦、黑暗和死亡漸漸地退去,代之而來的是心中的平安、喜樂、盼望和生命。

一個不可思議的變化是:本來完全讀不進去的《聖經》,現在我卻可以整段整本如饑似渴地讀。我邊讀邊問自己:這麽好的道理,為什麽之前都沒有看見呢?

仿佛一個瞎眼的人,驟然從漆黑一片進入全然的光明,那種欣喜若狂、甜蜜美好,即使是初戀時也沒有經曆過。

既然心情好了,就想到孩子們已經來來往往兩個多月了,還沒有去她家拜訪過她父母。於是某個下午我特地去拜訪他們。首先注意到她家草坪上巨大的十字架,大門上掛的十字架,進門玄關處桌子上擺著各式各樣的十字架和小天使擺設。

我忙迫不及待地問迎上來的朱莉亞的媽媽簡(Jen):“你是基督徒?”

“是啊,我們全家都是。”

我高興地說:“我馬上也是了!我6月30號受洗。”

“那太棒啦,祝賀你!等你受完洗,9月份我帶你去參加一個超棒的免費聖經學習課程,叫‘聖經研讀團契’(Bible Study Fellowship,簡稱BSF), 可以和其他姐妹一起學習《聖經》,討論有關《聖經》的問題,還有人給我們講解《聖經》。你肯定會喜歡的。”

一聽能學《聖經》,我馬上就點頭答應了。

6月到9月,我中間回了趟中國,到處旅行,懷著滿腔的熱情,把我生命翻轉的經曆,隨走隨傳。我買了好多《聖經》,送給同學、朋友,甚至旅途中的路人,巴不得人人都即刻來認識這位給了我永恒新生命的上帝,然而效果甚微(後來才聽說有同學認為我瘋了)。

我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在讀《聖經》上,仿佛一個餓了許久的人,忽然得著了豐富的食糧;又仿佛一棵已經幹枯的樹,被挪到潺潺而流的溪水旁,不但起死回生,還枝葉繁茂。聖靈讓《聖經》上的話語活起來,每一天給我新鮮的食糧和活水,養育滋潤我漸漸成長。我尤其鍾愛《馬太福音》,我信主之後的第一個功課,就在《馬太福音》5章44節裏:“隻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雖然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這我絕對做不到!但藉著從上帝而來的力量,我禱告了,祂就把那出人意外的平安賜在我的心裏。

9月中我跟著簡來到聖經研讀團契。這才知道她是那裏的小組長。

國際聖經研讀團契(BSF International;www.bsfinternational.org)原來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費學《聖經》的非營利機構。在全世界70多個國家,有上千個研經班,超過40萬的成員,一個學習周期達9年之久(現在是10年)。

漸漸喜歡上被愛的氛圍

聖經研讀團契的弟兄和姐妹的查經是分開的。我參加的是白日姐妹組,整個課程的安排特別適合在家帶孩子的姐妹們:未到學齡的孩子們,可以帶來團契,有兒童組的組長免費看護教導他們。學齡孩子開學之後,我們才開始上課;在孩子們放假之前,我們就結束了。也有晚間組針對上班的弟兄姐妹。

本年度聖經研讀團契恰巧要學我最喜歡的《馬太福音》。我乘興期待而去,哪知第一堂討論課就被潑了一大瓢冷水。我被分在一個有十幾位西人姐妹的組裏,我最年輕 (雖然我已近半百),信主時間最短,學習時間最少。其他每個人都最少已經學過一輪,最誇張的已經學過三輪了。兼之美國人熱情洋溢、能說會道,分享討論極其熱烈。再低頭看看我的問題回答,簡而又簡;《聖經》的內容,基督教的術語,連中文都還沒搞清,更別提英文了。再加上我本來就內向害羞,連舉手的勇氣都沒有了。並且那個看上去很嚴厲的組長,還會像中國的老師一樣,你沒舉手,她也會點到你的名,壓力山大之下,我心裏立刻打了退堂鼓。

隻是礙於情麵,不知道怎麽告訴簡。她每周三興致勃勃地來載我一起往返。第三次回程的路上,她興奮地說:“你知道嗎?聖經研讀團契的創始人約翰遜夫人(Ms.Johnson)原來是在中國的傳教士,後因生病不得不回到美國。應其他姐妹的要求成立了這個團契。但她心心所念的就是有一天,能再向中國人傳福音,隻可惜她沒有實現這願望。”這時,簡轉過來,看了我一眼:“我有個感覺,你將來要做這事。”我?!開什麽國際玩笑! 雖然我有一瞬間的感動,但很快又把心思放在琢磨怎麽告訴她我不想再去的事上。

機會終於來了:我感冒並且咽喉痛了。我就向神禱告說:“父神啊,你看我感冒了,嗓子疼得不行,我明天就不去了吧。而且你看,這純粹是浪費時間。求你的靈來教導我、開啟我,我在家裏讀中文《聖經》,那可是事半功倍。所以我以後就都不去了吧,除非你讓我嗓子不疼了,否則你就是答應我了。”

做完這個禱告,我居然又睡著了,並且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中國女子用英文跟我說話,然後我用中文回答她。她反複強調:“社區要開大會,很重要,你需要參加。”我心裏就是不想去,於是用各種理由搪塞她。我們正說著,從不遠處走過來一個高大挺拔、年輕英俊、金發藍眼的男孩(我在現實生活中從未見過這樣的人)。他漸漸走近,經過我身旁,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向我微笑,伸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就走了。我心裏感覺很溫暖。對麵的中國女子仍舊絮絮叨叨地在說話。這時在我的右邊不遠處,忽然出現許多女子,都坐在如階梯教室般的一排排長椅上熱烈交談。我心裏想:這是社區開大會了。我側過身子,就看見剛才從我身邊經過的那個小夥子,坐在最後一排的長椅上,用手托著腮,向下方注視著。從他坐的位置能看見下麵所有的女子。那一刻我心裏想:也許這個社區大會真是很重要,我應該參加。

就在那時,我醒了。我第一個反應:上帝不讓我退出聖經研讀團契的學習;第二個反應:小夥子是個天使,我們的學習是有天使看顧的;第三個感覺:我的喉嚨雖然沒有完全不疼,但是疼痛非常輕微了。

我就向上帝禱告:“父神啊,雖然我不明白你為什麽要我去聖經研讀團契學習,在我看這是浪費時間,但既然你叫我去,我順服你的旨意,我去。”

既然是上帝的旨意,我沒別的選擇,隻好死心塌地了。每次老老實實地寫我兩句半的答案,但絕不舉手,若組長提問,就把我的答案讀一遍。這樣又堅持了兩三次,陸陸續續發生了一些事情。

有一個從神學院畢業的台灣姐妹加入了我在的討論組,我很開心有伴又有可以請教的人了。接著,聖經研讀團契管理負責人告訴我們有中文翻譯的講義,從此做作業的速度大大提高。隻可惜台灣來的姐妹,學了幾課,因家庭原因又退出了。然而同組好些西人姐妹開始分別在課後鼓勵我,說我分享得好。在我分享大女兒青春期叛逆的無助之後,有姐妹課後拉著我,單獨為我禱告,還叮囑我要常常用《詩篇》91篇為女兒們禱告。又有姐妹聽見我在分享中說求上帝賜我耐心,在課後急著找我說:“千萬不要求耐心啊,求耐心就有試煉,就有苦難。要求恩典,要求恩典啊!”她們還常常送我一些小禮物。還有我的組長,常常鼓勵表揚我……我被她們濃濃的愛包圍著、感動著。這也促使我不得不更認真地研習講義、做作業、聽講道、讀《聖經》。

漸漸地,我喜歡上了這個深度的學習,喜歡上了這個被愛的氛圍。去聖經研讀團契不再是不情不願,而是期盼雀躍。

“好吧!父神,我願意!”

2014年2月5日,曾經讓我悲痛欲絕又懸而未決的離婚之事,在被上帝帶領走過整整9個月之後,終於有了結果——被法官判離。雖然結果看似和我從前預期的一樣,但我的心境已經不同了。我感謝上帝,祂使我化繭為蝶,出死入生了。那麽,天父上帝啊,下一步,你要我做什麽?

2月6日,教會姐妹小組組長朱迪姐,忽然給我打電話(她並不知道我2月5號的事)。她說:“我忽然有個想法:每次在姐妹聚會結束之前,給你十分鍾,讓你分享一下你在聖經研讀團契所學的。你願意嗎?”我當時就笑了,仿佛看見父神在天上衝我眨眼睛。

上帝把我安排在一個特別有愛的教會裏。我的牧師和師母常常關懷我、教導我,解答我《聖經》學習上的疑惑,也鼓勵我在聖經研讀團契裏學習。姐妹小組的另一位組長梅姐常為我代禱,借屬靈書籍給我。姐妹們常煮好吃的與我分享,互相交流學習《聖經》的體會。我在姐妹聚會上分享了兩次之後,梅姐給我打電話說:“我看見這半年你靈命成長迅速,一定是跟你去參加的這個《聖經》學習有關。我真的很羨慕,我也想學。但是我的英文太差,沒辦法去學。”我立刻就想到了中文講義和神學院畢業的台灣姐妹。我說:“應該可以呀! 我們有中文講義,隻要把台灣姐妹叫回來當組長,我們就可以開中文組,用中文討論了。”我們兩個都為這個想法興奮不已。

可是我究竟要跟誰申請呢?聖經研讀團契肯嗎?雖說我聽說加州有中文班,但那裏華人眾多,我們這個城市可從來沒有過,我也不知道除了梅姐,還有誰想來學的。我思來想去,決定還是先跟Jen商量一下,問問她的意見。

我剛跟她一講,她就興奮地跳起來:“感謝上帝,這一定是祂的旨意!我去幫你講,聖經研讀團契一定會同意的。你也做好準備,做小組長。”

什麽???!!!

我說:“你搞錯了吧?我受洗還不到9個月,來聖經研讀團契學習還不到4個月。我做小組長,一群人都被我帶坑裏去了!”

Jen笑了,她認真地說:“人是看外表才能,上帝是看內心。上帝也不用你本來的才能,祂若是要用你,祂會供應你的。你隻要告訴上帝你是否願意,並且你應該自己禱告,看上帝有沒有給你這個呼召。”

我在出離震驚中回家。一開始禱告便感受到了上帝給我的呼召:“我沒有讓你離開聖經研讀團契,就是為了預備今天。”

“可是父神,我沒有這個能力啊! 我還是一個屬靈的嬰兒。”

“智慧、能力、恩賜都是從我來的。”

“可是我還是害怕,我覺得自己不能。”

於是我打電話給那位神學院畢業的台灣姐妹,請她來帶領我們。她說:“我沒有領受這個呼召,這是上帝給你的呼召。你可以的,因為祂要給你添力。”

可是這個責任實在是太大了。在我看,這職分不但關乎我自己,也關乎別人屬靈生命的成長,關乎永生中的福分。不行,我幹不了! 我要逃回世界去,逃回我離開了一年的工作去,我現在也實在需要公司的醫療保險(其實上帝的供應是即使我自己買保險也是綽綽有餘,這不過是我的借口)。

然而說也奇怪,之前一直叫我回去工作的前老板不吭聲了;有一個去了新公司當首席執行官的前同事,以前一直喊我去跟他幹,這時也告訴我,公司正凍結雇傭,可以做顧問,不能做雇員,這就意味著我根本拿不到公司的醫療保險。我的直覺是:上帝把我回世界工作的路堵死了。

沒辦法,我隻好又回來接著禱告,數算神恩,回想夢境,思索《聖經》上的話。我一次比一次更清楚地感受到上帝的呼召。終於在一次禱告中,我說:“好吧,父神,我願意。你既然不怕我丟你臉,我也不怕丟你臉。”

這過程中,簡也不時告訴我聖經研讀團契方麵的反應:他們很興奮,也一直在禱告。中間有一次讓簡來問我:“最壞的情況下,能有幾個組員?”

我說:“兩個。”

他們禱告後,又告訴我:他們領受了上帝的心意,就是即使隻有一個組員,也要開!

終於,聖經研讀團契的負責人要來麵試我了。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麵試,我卻一點都不緊張。正如我頭天晚上告訴梅姐的:“如果這真是上帝的心意,他的靈必要運行在我們中間,保守整個麵試過程,使我的回答合乎聖經研讀團契的要求。讓負責人知道:我是神所揀選的;也讓我再次確實地知道:是祂呼召我的。”

果然,過程十分順利。我就這樣成了該團契在拉斯維加斯第一個中文討論班的小組長。

所有的“剛好”都是祂恩手的安排

既然成了小組長,這才知道,原來所有的小組長,每星期二都必須接受兩個小時的小組長訓練。不但是我們星期三在小組裏所討論的問題,在小組長中間要先被討論一遍,而且討論班的小組長,還需要寫出經文的歸納分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屬靈目的及應用問題;兒童組的組長則需要根據兒童的年齡段製定教程,還會培訓帶小組和關懷組員的過程中可能經曆的各樣問題的處理和教導。

我被訓練了四個星期,觀察了四個小組長帶領小組的模式。2014年4月23日,我正式上崗了。感謝上帝,祂從我教會的姐妹組裏,一開始就吸引了11位姐妹來參加聖經研讀團契的學習。除了有兩位是和我同期受洗的,其餘都是比我靈命長、極其渴慕,在教會有服事的姐妹,包括我的組長梅姐。她們認真的態度,對《聖經》的深刻理解,熱烈的分享和討論,讓我受益匪淺!

我恍然大悟,上帝借著夢境已預先告訴我:原來上帝讓我做這個小組長,是借著星期二的英文小組長訓練(那女子一直對我說英文),和星期三的小組討論(我一直在說中文),讓我在祂的話語和服事上,得著雙倍的學習和訓練的機會。並不是我來帶領英文不佳的她們(因聖經研讀團契小組長的職責本就不是教導,而是促進激發討論),而是她們來托住我,我們彼此扶持,一起成長。

Jen在我成為小組長一年後,搬家去了別的州。她臨行前對我說:“我們以前都是每兩年被調換一個地方,卻在拉斯維加斯待了三年。現在我知道:上帝安排我們的小女兒成為好朋友,我們做鄰居,叫我們呆三年,是要帶你去聖經研讀團契做小組長。”所有的“剛好”“恰巧”,其實都是上帝奇妙恩手的安排。

光陰荏苒,一晃我已經做聖經研讀團契小組長七年了, 這是我迄今為止做的最長的一份工作,也是報酬最豐厚的一份工作,雖然並不是用世上的錢財來衡量。我在教會裏的服事也漸漸增多,開始帶領基要真理班的教導和輔助新生命主日學的教導,我知道這都得益於我在聖經研讀團契的學習和服事。

七年中,組員雖有來去,但也逐漸擴大為有兩個組長、19個來自不同教會組員的中文討論組。今年在上帝的帶領下,我們轉為網絡班,在家中就可以參與討論。已經有更多的姐妹申請加入,現有的許多組員感受並願意回應上帝的呼召成為組長開設更多的中文討論組,讓我們親曆上帝要將祂的福音傳到地極的作為。

感謝上帝,讓我在聖經研讀團契中享受祂話語的甘甜豐富;又因姐妹們彼此扶助而堅持,因互相代禱而得力,因同感一靈而相愛……

作者簡介

何文,出生於北京。1986-1990年,北京大學經濟係本科。現居美國內華達州。2013年於美國決誌。2013年於拉斯維加斯生命河靈糧堂教會受洗,現在該教會和國際聖經研讀團契(BSF International)服事。最喜愛經文:“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馬太福音》6:3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