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妹

"Art is the depth, the passion, the desire,
the courage to be myself and myself
alone."
~ Pat Schneider
個人資料
正文

分4個等級的中國高校黑名單

(2025-01-08 07:48:13) 下一個

今早一名海歸教授在微信裏發給大家看的。美國將一部分中國高校按照“安全風險”分了四個等級。以理工大學為主,航空航天方麵是重災區。“郵電”類也很糟糕,因為牽扯到“通訊”。中山大學被歸為二級風險,有些出乎我預料。我的母校在“中風險”的那33所中。

據我平日與同行們招生的交流,屬於第一級“特高風險”的,也還是有不少畢業生能拿到簽證來美國讀書的,比如清華大學,但是很多同類別的學校基本上別想。即便是那裏讀了博士,來美國做博後也很難。所以現在美國華人教授看到那些中國學校的申請者,是名副其實地“望洋興歎”。

後麵三類,要看具體情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FionaRaws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唉,國內的學生們無辜啊,考大學的時候誰知道這些?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我仰天大笑,俺母校在特高風險裏。還好,我出來的早。
FionaRaws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邵豐慧' 的評論 : 我有一個觀察,隻有中國才存在“求賢若渴、三顧茅廬”這種說法。在美國,無論你是多大的科學家,首先要是個合法公民。聽過很多華人科學家抱怨被迫害,慣的!兩頭通吃,不按照規定上報,查到他了才開始叫屈。

還有的就是想當“人上人”,那趕緊回國。我們鄰居就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老頭特別樸素,住小房子開小車。他太太一個小老太婆,一問之下,原來曾經也是印度理工的大教授。人家就是過普通人的生活,換成國內的院士,還了得!
邵豐慧 回複 悄悄話 看出哪個角度出發來說吧。
很多華人科學家回國,把這邊花大價錢做的基礎研究和技術應用帶回去。這事,擱誰身上都會不爽的。
但是這種防範的做法,也會讓更多華人科學家不舒服,因而離開。 應該說是少數人的選擇,影響了一群人。 這部分人,有的是有報國情懷的,有的是想做點事兒,有的真的就是想多搞點錢。
FionaRaws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黎程程' 的評論 : 我覺得他們好多做法都是借口。其實,是知道來這裏的華人都很強。白人其實挺小心眼的。
黎程程 回複 悄悄話 看著好像是個中國名校錄。美國現在有點杯弓蛇影,太不自信了。
FrankTruce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onaRawson' 的評論 : 我是很悲觀的,雖然希望朝好的方向發展。而長期敵對的不同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華人母國的存在,隻會讓美國主流意識形態對華人更加警惕和不安。人類的自私和貪婪沒有改善前,也就隻有比他更厲害的拳頭能讓他清醒了,清醒過來能夠坐下來談談減少敵意,才能有機會共贏,那個時候才有可能公正地看待在美華人的地位和貢獻。
FionaRaws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rankTruce1' 的評論 : “中風險”的應該沒啥問題:)我覺得要讓美國人認識到華人的貢獻,還有漫漫長路啊。
FrankTruce1 回複 悄悄話 人民大學位列其中,有點意外呀,美國的治國理念也是國之重器了?科技界的脫鉤可真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