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幾年前在一個華人網站上采訪的當年當選的 IEEE Fellow麻老師(化名;為人低調,不喜歡用真名),後來這個網站倒閉了,還好我留了底兒。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決定發在這裏,存檔。
高妹(作者): 請問麻老師,這是你第一年申請這個Fellow嗎?申請的程序大致如何?好像要推薦信的,能說下你都找了誰寫嗎?
麻老師:不是,去年申請過。確切的說,是nomination,由你的nominator在每年的2月底之前online提交nomination package。當然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你自己和熟悉的同事、朋友商量好,由他/她做你的nominator,然後他/她幫你聯係推薦人,當然一般情況下推薦人也是你自己需要提前和別人溝通。有些nominator會讓你圈一些名字,他/她直接去聯係。需要至少5封reference letters(最多8封),加0-3封optional的endorsement letters。Reference letters必須是來自Fellow的,endorsement letter不需要Fellow(可以是以Committee、Section或者 Chapter的名義寫的)。我找的8封references中,隻有7封在deadline前遞交了,來自industry的 2封,academia 5封,基本都是比較資深的Fellow。我還找了我的Committee Chair寫了一封endorsement letter。
高妹:這個reference letter和endorsement letter,在寫法上有什麽不同嗎?
麻老師:Reference主要是闡述nominee的technical contribution。Endorsement是to indicate the respect or image for the nominee in the community,所以不是必須的,當然有肯定比沒有好。IEEE Fellow評選最神奇的是,在society的Fellow Committee給nominees評估的時候是看不到reference和endorsement的,隻有在IEEE level的Fellow Committee才能看到。
高妹: 對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申請者,評這個稱號各自都看重哪些方麵?
麻老師:據我了解,這個評比看重的是impact,而這個impact確實是有點虛的東西、有一定的主觀因素。Fellow的評選是完全沒有任何反饋的,這個不像論文、proposal,被哢嚓了起碼還有個審稿意見供參考,所以這也是Fellow評選流程裏大家抱怨較多的地方。
高妹: 對於學術界的申請者,該如何衡量這個impact呢?是看具體學術問題的突破,技術的實際轉化和應用率,還是有多少人知道(根據word of mouth或者論文的引用率來衡量)?
麻老師:Academia出身的人,impact可以是學術的或者工業界的。對學術的impact可以是開創了一個方向(哪怕是一個相對小的方向),或者如果你可以claim你在某個方向的研究是數一數二的,那就有希望了;研究工作對工業界的 impact就是做的東西(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product,還是方法、理論)有實際應用為佳,而不是單純的發論文,被工業界采用的越多越好。如果以上兩方麵皆有,選上Fellow就十拿九穩了。
高妹: 對目前在科技公司裏工作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你覺得他們在申請這個Fellow時的優勢是什麽?你和他們有項目合作嗎?他們的學術追求和我們有何不同?(劃掉的問題是因為覺得和評Fellow關係不大)
麻老師:工業界的申請人,如果有研發或者谘詢背景,是有優勢的,因為他們做的項目很容易產生巨大的效應。如果他們能夠積極的從幕後走向前台,參加各種業界的會議並宣傳自己的成果,很容易提高知名度。我當faculty之前在工業界的某跨國公司的谘詢部門幹過4年多,有2位同事先後評上Fellow,他們都是既能下地幹活又能說會道型的。一般來說,工業界的申請人主要不看重他們的論文,而是看重做的項目是否是工業界的風向標,是不是leading the industry。
高妹:那你作為學術界代表被選中,尤其不易。評選中有一條是Service to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societies。能不能談下自己做過的service,或者該如何爭取參與的機會?這是常見的一個問題。
麻老師:據我所知,service的比重不是很高,我做過兩個IEEE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以及我們Society下麵的某個committee的Secretary、Vice Chair。這個必須要有,特別多也沒必要,特別是對研究為主的faculty來說,當然如果你的興趣就是多做society裏的service就另當別論。我看了下我們society 這幾年上的Fellow,大家的service都差不多,基本都是當過AE,外加committee、 subcommittee或者working group等的service。最重要的是在你的society裏being active,至少混個臉熟。
高妹: 作為傳統工業的研究者,你有沒有已經或打算自己成立個startup?你覺得你們領域目前的startup存在的最常見的問題都有哪些?
麻老師:想過,嗯嗯,慚愧,但是還沒有想好。總之,這方麵我自己要向別人學習,也需要多想想。我自己的博士導師就開了公司,我讀書的時候3-4人,現在也有30號人了,不過感覺他後來基本就放棄academia了,我覺得在startup和academia之間需要權衡,人的精力有限,總得有個取舍。
高妹:那的確是要量力而為,還要看時機了。如果能碰到個好的合作夥伴可能也會容易些。我想你獲得這個稱號對自己的學生一定是個很大的鼓舞。能談下你管理實驗室和指導學生的style嗎?
麻老師:是的,我的課題組裏的同學們深感鼓舞。我剛當faculty時,課題組較小,隻有3-4名博士生,我屬於經常親自“下地幹活”型的指導博士生,後來課題組慢慢發展壯大(通常大約10名博士生,加碩士生、本科生、訪學,常常有20人左右),我管理模式也轉變為啟發加引導型的,在大框架下給大家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我通常也讓第3、4年的博士生傳、幫、帶第1、2年的博士生。我很欽佩一直事必親躬型的導師,但是我自己天賦和能力有限,現在實在沒有時間做到。另外,有時候有些項目本身沒有特別多的研究成分,我也盡量鼓勵大家向前再邁一步,把問題升華一下、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還有,我想說的是,作為導師應該和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支持他們的職業發展,我自己的很多博士生畢業之後還有興趣繼續對他們研究的課題的後續發展保持關注,也常常幫助我指導後麵的師弟師妹,這樣我就形成了已畢業博士生——Senior博士生——Junior博士生這樣的骨幹梯隊,我自己就可以更容易的保持group規模而不降低質量。
最後,我想說的是,現在看到越來越多的華人faculty評上IEEE Fellow甚至NAE/NAS這樣的大拿,我自己卻有點高調的跑上來誇誇其談,心裏好虛!另外,各個society情況可能有些區別,我說的未必具有代表性,大家可以在各個society開會的時候可以向本行業老牌Fellow們谘詢一下。希望近年其他當選的faculty也分享一下各自的經驗,幫助更多的華人科技人員取得應有的榮譽。
謝謝高妹采訪!高妹多才多藝,非我等所及,深表佩服!(這句話不能刪!)
高妹:非常感謝麻老師提供的寶貴信息!也希望華人的Fellow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