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第191期 | 白強 861
關於日本足球,大家能想到什麽?是自孩童時期起就被巴薩和皇馬掙來搶去的久保健英?還是剛登陸蘇超豪門就成為歐聯杯最閃耀明星的古橋亨吾?抑或是幾代中國球員的宿敵三浦知良、中田英壽、小野伸二、中村俊輔或者本田圭佑?
沒有人比70後、80後的中國球迷對日本足球的印象更深刻——我們見證了中國足球隊從打日本隊不怎麽費力,到需要用高強度身體對抗才能不吃虧,再到今天根本無法抗衡的全過程。
前曾任中國國家隊隊長的李瑋峰和前日本國奧隊預選賽隊長鈴木啟太
眼瞧著日本隊已經不把亞洲對手放在眼裏,打亞洲杯根本不召回在歐洲的王牌球員,還在歐洲建了國家隊大本營,“脫亞入歐”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本人心裏急啊,一到休息時間就給中國足球號脈。
因為疫情原因,本人從去年三月起就滯留在日本。但是作為一名資深球迷,我立刻去置辦了幾身室外室內的足球裝備,加入了一係列日本人和當地華人的足球隊,熱火朝天地踢了起來。
一段時間下來,我對日本足球深有感觸:“什麽樣的土壤就能培養出什麽樣的足球。”日本人“一生懸命”、一輩子幹好一件事的性格,說好聽了是工匠精神,說不好聽就是“一根筋”。這種性格看起來不夠聰明,但倒是很符合發展足球的精神。
足球愛好者都知道,足球這東西就是要瘋狂練基本功,在少年時期就練成肌肉反應,然後再去談別的。就像“球聖”克魯伊夫說的,技術就是再基本不過的第一腳觸球、準確傳球、快速出腳和力度適當。
本文作者在日本感受民間足球
本人足球癮很大,五人製、土場、人造草、天然草、標準場,隻要有球有隊伍,基本上都會隨叫隨到,即便是在日本疫情嚴重的緊急狀態下也風雨無阻。
有一次,他們踢五人製籠式比賽,比賽後大家喝水的時候,我發現隔壁的籠子裏隻有一個30歲左右的日本人在獨自訓練。這人屬於日本中產階級,英語還算不錯,他看我像看外星人一樣看著他,就告訴我自己隻是個業餘愛好者,晚上來這獨自訓練就是“practice(練習)”,打磨自己技術來了。
聽罷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一方麵是因為他們的國民性格就是這樣;另一方麵,幾乎所有踢球的日本人,基本功都出奇的紮實。即使他這一次輸給了你,但是有強大的基本功做後盾,他的水平上升很快。總有一天會反敗為勝。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這個老哥“練了個寂寞”的舉動了。
這個老哥還不算誇張的,在日本有個叫矢部光太朗的人很出名,作為普通球迷的他“中二”地認為隻要能把射門技術打磨出色,就可以完成他的職業足球夢。於是,他從25歲起就立誌要完成100萬次射門。6年過去了,這老哥已經完成了7萬次。也就是說按照這個速度進行下去,還要80年,他才能完成100萬次射門的目標。
矢部光太郎自傳《從零開始,向一百萬次挑戰》2021年3月發行
不過完不完成一百萬次射門已經不重要了,現在他不僅掌握了8個部位完成射門的嫻熟技術,這個勵誌故事也令他成了日本國內的網紅,而且Youtube頻道大火,還發布了自傳,甚至澳大利亞的一個半職業俱樂部都給他發來了合同。說句老實話,能讓一根筋的日本人都覺得不簡單的,可見這個人厲害到什麽程度。
我要說的是,這就是日本民間對待足球的根本態度,沒什麽功利性在裏麵,很難說最後能踢成什麽樣,但他們都把自己的愛好當成自己的羽毛一樣珍惜。
再舉一個例子。我認識一名在日本非常有名的高端家具商人,這位大叔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偶然在一次談事情的時候,他發現我在東京的五人製球隊踢得很不錯,於是定期要從居住地九州島飛來東京住幾天,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能跟著我們的球隊在周中蹭場球踢,踢完球睡一覺,再飛回九州島。
爸爸足球隊,後排右三為作者
很令人無語是不是?更令人無語的還在後麵。我還加入了一支東京當地的“奶爸隊”,球隊成員都是40+的大叔,三分之一的成員年齡超過50歲。就是這麽支踢業餘聯賽的隊伍,平日裏隊規極其嚴格,著裝可以用嚴苛來形容,連球襪都不可以穿錯。在對待業餘比賽的態度上,這些爸爸輩的老男孩和其他業餘球隊一樣,提前在比賽時間前趕到場地,為上一場比賽的球隊充當撿球的球童。如果自己隊的比賽是當天最晚場結束,他們還會一絲不苟地打掃球場,把球門歸位。
這些在場下個個笑容可掬、說著段子並開著玩笑的佛係中年人,一旦上場就像變了個人。我感覺和這些日本人踢球特別累,沒有“踢著玩”這個說法,更不會有人踢累了歇會兒、在場上溜達一會兒。在場上必須不知疲倦,每球必爭,一旦丟了球,就要加倍付出搶回來。較真的程度,簡直和職業隊一模一樣。邊後衛穿梭衝刺、中前衛策應保護身後等一係列基本戰術技巧無需多言,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血液中。
如此高強度的對抗,難免有時會有火氣,一旦有人嘴裏“碎碎念”抱怨,第一個過來進行阻止和警告的不是對手,也不是裁判,而是自己的隊友。在場下他們會特別“謙虛”:哎呀我們這個隊很一般,我們水平不高,請多關照。開始我還信了這些話,但到了場上馬上被速度快、精神足、技術好的日本業餘球員給上了一課。這時我才如夢方醒:一個個那麽大歲數了,身材還那麽好,渾身都是精肉,一看就是平時經常踢,怎麽可能水平低……
從此以後一聽對手是日本球隊,我們華人隊隊友們總會打起十二分精神。
“動漫愛豆”大空翼說過,足球是他的朋友。“日本足球教父”岡田武史感覺中國球員不愛足球,而是把踢足球當成應付差事。他說到了要害。
中國體育的輝煌源自袁偉民的“三從一大”政策——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可到了足球這裏,一切全成了空談。職業球員的技術一代代走下坡路,草根足球這邊裏皮又吐槽中國沒小孩踢球,從天上掉個球下來,中國小孩都是抱著腦袋躲,而不是想辦法停住。
上層建築懶得練,下層基礎不想練,中國足球似乎出了一個係統性問題。
已經完成了7萬次射門的矢部光太朗說,他很相信格拉德威爾的“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如果學不來一根筋,咱學學那位在籠子裏獨自練習的老哥如何?
"practice makes perfect”練習成就完美!
編輯:沈濤,黃劍輝
排版:俞霄,許讚華
《科大瞬間》編輯部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劉揚 815 | 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 | 陳錦雄812 | 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 | 沈濤 822
Jay Sun 8364 | 吳鈞 898
投稿郵箱:kedashunjian@163.com
公眾微信號:USTCMomen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