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科大瞬間】潤物無聲——我的音樂奇緣

(2020-08-18 14:01:23) 下一個
第6期 | 路陽 788

      八零年暑假,我待在學校沒有回家,一是想在學校讀點書;二是想免除回家的旅途勞頓。那個時候得要從蚌璋換乘上海開來西去的過路車,經常二十多個小時沒有座位,不得不一路站回去。暑假開始後沒有幾天,係辦公室主任段德清老師來宿舍找我,要我去幫助徐洵教授做實驗。

      我們78級入校時,生物係剛從物理係生物物理專業分出來。係裏教師缺乏,試驗設備更是談不上 ,科研也就無從說起。在這前後,生物係陸陸續續從外麵調來數位教師,其中就包括從位於沈陽的中國醫科大學調入的徐洵教授。最近為了校慶60周年,科大生命學院陸續發表了五篇訪談錄,回憶生物係/生科院發展的曆史,其中就有目前在廈門海洋三所工作的徐洵院士的訪談。

      到了位於教學一樓第一層北側徐老師的實驗室,知道徐老師當時在做五步蛇蛇毒的蛋白質分離工作。在當時的試驗條件下,為了分離蛇毒中的各種蛋白質  ,需要用到層析柱,而層析柱是采用手工方法自己裝填的,這個過程比較花時間,還要有耐性。裝好層析柱以後,開始分離蛇毒蛋白質,要在下麵的接受器裏一管一管地接收分離液體,也很花時間,要耐心操作。徐老師當時剛調來科大不久,既要準備開學以後上的課 ,還要到處奔跑協調實驗室的各項事宜,非常繁忙。徐老師手把手教我學會以後,我就天天盯在實驗室, 她則忙於其他事物。

      因為我工作努力,徐老師在暑假結束之前,請我去他們家吃飯。去了以後才發現,徐老師的先生是羅邦煦老師,正是前一個學期教我們電磁學的教授。我在他們家裏發現了幾十張黑膠唱片,羅老師告訴我是他從上海帶到北京大學,以後又一直隨身,帶到科大的。羅老師的這些交響樂黑膠唱片,可能是繼承自父親羅宗洛先生的。羅宗洛先生是50年代中科院植物生理所首任所長,早年的留學生。以後我在參觀台灣大學校史展覽的時候更得知,羅老先生是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代表國民政府接收當時的台北帝國大學,把它改造為國立台灣大學的首任校長。

      看到這些黑膠唱片,我如獲至寶,開始在羅老師的指導下一張一張聽。羅老師按照作曲家和作品的難易程度,逐步引導我學習聽,經常告訴我作曲家和作品的背景,以及他個人對作品的理解和體會。我根據功課的鬆緊情況,每周去他們家兩三次,跟著羅老師學習。以後羅老師索性給了我一把他們家的鑰匙,我下午下課或者結束實驗課以後,自行去他們家聽,有問題請教他。這樣延續了差不多一個學期,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交響樂之門,建立了我以後交響樂欣賞的重要基礎。這是我的欣賞交響樂三個基礎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其它兩個分別是我在文革剛剛結束時聽"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和短暫學習小提琴的經曆,以及德倫大師來科大普及交響樂。

大學時代學習小提琴

      經過羅老師這樣引導我登堂入室,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巴赫、莫紮特、舒曼、舒伯特、那些過去在書本上看到的一個個名字,慢慢變成了有血有肉的豐富個體。他們或者站在我麵前,為我答疑解惑 ;或者坐在我身邊,和我促膝談心。慢慢地,他們融入到了我的生命之中...

團契獻詩合唱指揮

      2017年初夏,我和原生物係總支書記及我大學時期的班主任王更生老師相約,專程去看望了在1990年代因為工作調動,現在安居於廈門的徐老師羅老師伉儷。兩位老師雖然都已屆耄耋之年,但仍然身體健康,精神矍鑠,實在讓我寬慰啊!

2017年夏, 路陽(左一)和羅邦煦教授(左二),徐洵院士(左三)以及王更生老師(在羅老師家留影

      自1978年10月進入科大求學,有很多老師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印記,比如方勵之老師和溫元凱老師,但是他們給我的印記好像是黃鍾大呂,振聾發聵。而跟隨羅老師聽交響樂的半年時間,在我生命中留下的印記,則好像是潤物無聲的春雨。這些年來,這溫暖的春雨一直在養護、滋潤著我的良知和正義,讓我不斷追求內心的平靜和崇高。

本期編輯 :劉揚(815), 徐淼淼(9108)

中國科大《科大瞬間》常務編委: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陳錦雄 812 | 劉揚 815
黃劍輝 815 | 滕春暉 8111

投稿郵箱:kedashunjian@gmail.com

公眾號微信號:ustcmoment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