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製高點,不一定在高處!(笨小孩的世界之289篇。)
一隻鳥告訴了我們一個哲理:力量,不在搏擊的翅膀裏,而在輕盈的心之所向。
被一位花鳥攝影專家捕捉到的美麗小鳥,它不是在飛,也不是在停,那一刻,它隻是在花與風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平衡。這隻小小的鳥,似乎知道什麽叫做“輕”。
它的重量,剛好不驚擾花的呼吸,它的姿態,剛好不破壞自然的和諧。
它倒掛著,身體前傾,眼神專注,仿佛整個世界都凝結成了這一個瞬間。
那不是危險,而是一種勇敢的優雅。
花鳥攝影專家:木丁(李偉文原創作品)
我們常常以為,生命的意義在於攀登、在於高飛、在於站上頂端。可有時候,生命最美的樣子,恰恰是在這片刻的“懸空”。
不要急於落地,也不要執著於遠方。隻需要輕輕地,貼近花的溫度,傾聽風的方向,就是鳥眼中的詩與遠方。
這世界太重!我們負著理想、責任、期望、身份,走得越來越沉重。於是忘了,生命原本是輕盈的。
輕到能被一朵花托住,輕到能被一陣風帶走,輕到能在短暫的一刻裏,看清一生的真相。
那朵花,並不豔麗,卻有一種溫柔的力量。它靜靜垂下,接住那一份輕盈,也接住了時間的呼吸。
沒有言語,卻在彼此之間完成了最動人的理解。也許這就是生命最柔軟的哲理。
我們並不總要向上飛翔,也不必時時奮力張揚。有時候,倒懸的姿態更能看清天地。鳥在靠近花的瞬間,才是真正的靠近自己。
它提醒我們:
美,不在喧嘩的張揚裏,而在那份靜謐的專注中。當我們能像它一樣,在風中不亂,在花前不驚,
就會明白,人生的高處,不一定在天空,也可能在一朵花的溫柔裏。真正的自由,不是飛得多高,而是能在每一次停留裏,找到心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