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味·莫斯科:吃在寒與熱之間!(笨小孩的世界之294篇。)

(紅場的冰雪)
莫斯科的味道,是厚重的,是緩慢的,是被時間燉透的。在漫長的冬季裏,人們用湯、麵包與酒,守住一份生命的熱度與信念。
清晨的莫斯科最耀眼的是麵包與蒸汽,莫斯科的清晨,窗外白雪還在飄,街頭的空氣混著柴火與麵包香。
人們最常見的早餐,是一碗Kasha(俄式粥),用蕎麥、牛奶、蜂蜜煮成,熱氣升騰,如同晨光在胃裏點燃火苗。再配上一塊黑麥麵包(Borodinsky Bread),微酸、厚重、帶著香芹籽與麥芽香,那是俄羅斯人最信任的味道。簡單,卻能抵禦寒冷,還有一杯濃烈的Чай(俄式紅茶),茶中加一勺果醬,是老莫斯科的溫柔傳統。
來到中午,是午後湯和燉菜與肉的香氣,中午街上雪融成霧,人們走進溫暖的食堂或家中,一碗Borscht(紅菜湯)就成為冬日的靈魂。

甜菜根的紅與酸奶油的白交織成一幅畫,牛肉、胡蘿卜、卷心菜與香草慢燉,酸中帶甜,濃中透鮮。那是一種從寒冬中燉出的溫情,讓人明白“活著”也可以是溫柔的事。
人們有時再來一份Pelmeni(俄式餃子),那小巧的麵皮包著牛羊肉,煮熟後澆上融化的黃油與黑胡椒。每一口都是家的象征,也是舊日沙皇帝國北風中的溫暖堡壘。
到了傍晚時分,就是燈火與伏特加的主場,傍晚的莫斯科,克裏姆林宮的紅星亮起,街燈映在雪地上。

此時最能代表城市氣質的,是Vodka(伏特加)。烈酒入口,先是冰涼,再是灼熱,像這座城市,表麵冷峻,內裏滾燙。
配酒的下酒菜(Zakuski)豐富而色彩鮮明:煙熏鯡魚、醃黃瓜、酸奶油、土豆泥、酸菜、魚子醬。這些鹹香的小食,像是冰雪生活中的小小火光。
當人們感受著夜的安靜與甜的時候,夜色降臨,但雪仍在下,城市在靜默中閃爍。
餐桌上,是一塊Medovik(蜂蜜蛋糕)或Napoleon(拿破侖酥)。層層酥皮夾著奶油與蜂蜜,甜得深、沉而不膩,像一段漫長冬夜中的故事。
在壁爐旁,人們泡上一壺茶,加檸檬、加果醬,成年人喜歡談起往事、家人、信仰,那種從容,是曆盡風霜後的溫柔。

莫斯科的味道,是冰雪中的熱血,是孤獨中的倔強。它沒有南方的繁複與輕盈,卻有北國特有的純粹與力量。
紅菜湯教人忍耐,餃子教人守候,伏特加教人勇敢,蜂蜜蛋糕教人溫柔。
這座城市教人:堅強不是不動情,而是能在寒冷中微笑。
當雪落在紅場上,當一杯茶的熱氣模糊了玻璃,你會明白,莫斯科的味道,不是辛辣,也不是甜,而是那份被冰雪雕刻出的溫情與傲慢。

作者簡介:張允遐,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合作作家,【滾滾紅塵美利堅】作者。該書被中國各地圖書館和美國公共圖書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