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墨西哥,朋友們往往會有一些偏見,覺得那裏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又太近,是個既落後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地方。其實墨西哥也有極好的去處,比如說,坎昆。
那一年的聖誕,我赤著上身,戴著太陽鏡,懶洋洋地躺在銀色海灘的躺椅上,觀賞著海天一色的美景,腦海裏浮現的,卻是一眾鄰居正頂著刺骨寒風,冒著漫天飛雪,推著鏟雪機,在車道上搏命的畫麵。頗有些不太真實的感覺。
當時我所在的,就是坎昆,它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東北角,直麵加勒比海,是世界著名的度假勝地。這裏以碧藍的海水,細膩的白沙灘,和豐富的瑪雅文化遺跡而聞名於世。坎昆本是一個小鎮的名字,這裏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機場。不過呢,遊客們一般都不會在這個小鎮停留。從機場出來,有超過20公裏的地帶,都是沿著加勒比的海岸線延伸,這裏是一片連綿不斷的酒店區,全部都擁有銀白色的珊瑚沙灘。
我們好幾家朋友約著一起來這裏度假。到達坎昆機場的時候,天已經黑了,酒店的大巴接上我們一行人,開出去大約有半個小時,來到了目的地。這是一條與海岸線齊平的水泥路,路上車輛不多,路邊除了偶爾有幾間小商鋪,也沒什麽別的建築。沿路種的都是加勒比地區常見的椰子樹,大片的椰樹葉順著海風搖曳,頗具熱帶風情。
途中一共經曆了三處關卡,每一處都有荷槍實彈的士兵檢查通行的車輛。據說這一片酒店區是墨西哥政府的一大財源,也是重點的保護對象,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如果沒有特許的通行證,是不能進入這片區域的。
我們當時定了一處五星級的度假村(resort),裏麵的綠化做得極好,花團錦簇,大樹參天。度假村裏有幾棟三層樓的建築,坐落在花園和樹林之中,很有特點。入住的房間條件還不錯,每一個單元都有露台。站在露台上麵,眼前不遠就是椰子樹上累累的青色果實,仿佛等著我們伸手去采摘。
一晚無話,美美睡了一大覺,清晨時分,被窗外清脆的鳥語喚醒。我和太太匆匆涮洗一番,就牽著手去海灘散步。清爽的海風拂麵而來,吹走了我最後一絲的睡意,遠眺東方,海天交匯之處已經現出來魚肚白,太陽馬上就要升起來了。這個時候海灘上人並不多,有幾個老外脖子上掛著帶長鏡頭的專業相機在采景。我早就聽說坎昆的日出極為壯麗,是攝影愛好者的熱門打卡地,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這裏的沙銀白細膩,踩在上麵非常舒服。我們倆拖了鞋,就赤著腳,沿著海灘一直往前走。走了一會兒往回望去,長長的海岸線,有幾處零零星星紅色的瞭望塔,那是為救生員準備的。我們在海灘上踩出了一串腳印,近處是我們清晰的腳印,而稍遠一點,那腳印已經模糊。再遠處,則是朝霞映襯下的天際,柔柔的,並不刺眼,是那種難以言述的色彩。 這裏的海水由淺綠到深藍逐漸過渡,非常有特點。我後來查了一下,這種顏色的海水有一個專有的名詞,叫做加勒比藍。
到坎昆來玩兒,主打的是休閑。這裏遠離都市的喧嘩,既沒有金融街的驚心動魄,也沒有人頭攢動的購物中心,來這裏玩的人,白天懶洋洋地躺在沙灘邊嗮太陽,晚上則一個個精神抖擻,出沒在舞廳,秀場,和各式酒吧。我們更喜歡和朋友們打牌聊天,再喝上兩杯冰鎮的龍舌蘭酒,吹著涼爽的海風,別提有多愜意了。
靠山吃山,靠山吃山,被加勒比海所環抱的坎昆,海鮮自然是少不了的。加勒比海的海鮮以鮮甜香以及色彩豐富著稱,融合了墨西哥,西班牙以及當地土著島民的烹飪傳統。坎昆附近的加勒比海水溫適宜,珊瑚礁生態豐富,盛產龍蝦,石斑魚,紅鯛魚,海螺,章魚,蝦和螃蟹,食材極新鮮。當地人的調味大膽且多樣,常用的有酸橙,辣椒,椰奶,百裏香、迷迭香,蒜和蔥。他們所烹製的海鮮,酸,辣,鹹,香並重,層次豐富。比較有特色的有加勒比烤龍蝦,通常是用黃油,蒜,香草和酸橙汁醃製後再用炭火烤製,做出來的蝦肉結實,我個人覺得味道偏甜。
還有醃海鮮,是用酸橙汁生醃新鮮海魚,蝦,章魚等,並加上洋蔥,香菜,番茄,辣椒等調味料。這道菜口感清爽,最能體現加勒比的熱帶氣息。我個人比較喜歡海螺沙拉,是用加勒比大海螺切丁,並和洋蔥,辣椒,酸橙,黃瓜混拌。味道鮮脆,別的地方極少吃到。還有用椰奶,洋蔥,青椒,香草燉製的椰汁燉魚也挺不錯的。
除了吃,還有玩。離我們度假村不遠的女人島,以清澈平靜的海水和潛水活動著稱,是個觀賞海龜和浮潛的好地方,乘船約20分鍾即可到達。另外,在坎昆周邊分布著大量古瑪雅文明遺址。其中圖盧姆是最獨特的一個,它直接建在懸崖上,背靠叢林,麵朝大海。還有奇琴伊察,是瑪雅文明的核心遺址之一,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我們還去了坎昆附近的Xcaret生態公園,這裏結合了瑪雅文化,野生動植物,以及水上娛樂活動。其中最好玩的是峽穀漂流,我們一幫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
窗外秋風已起,想必冬天近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又要開始做冬季度假的打算了。不知道朋友們今年又會有些什麽樣的計劃呢?
墨西哥的坎昆隻是墨西哥的一個封閉特區,當地人沒有特別許可證不能進入。這樣一個隻對有錢人開放的特區,怎麽能是離天堂最近?
天堂裏是不是最講平等性?是不是應該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