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那個上私校的孩子(三)上私校和爬藤
平等性
爬藤,這是一個我們華人家庭繞不過去的話題。我們經常提起的虎媽,狼爸,羊媽,貓爸,基本上都是按照是否積極推娃爬藤來劃分的。該不該爬藤?爬藤是不是孩子教育的終極目標?關於這些問題,已經有了太多的討論。我讀書少,見識淺,也說不清楚這裏麵的彎彎繞,隻能講講我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
從七年級開始,女兒考入了我們當地的一所私立中學。如果說當年上小學,關於學校的選擇,主要還是著眼於私校和公校是否適合孩子的性格,能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麽進入到中學,特別是到了高中階段,我相信很多中國家長送孩子上私校的初衷,是為了爬藤。
在女兒就讀的私立中學,我確實發現有不少家長,有著推孩子爬藤的意願。這裏麵不僅僅是中國的家長,還有印度的家長,韓國的家長,當然也少不了一些當地白人的家長。
女兒上的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曆史上出過幾位得了炸藥獎的校友,還出過國際級的影星,算得上是我們這鄉下地方很拔尖的私校了。物以稀為貴,這學校的聲譽一好,學費自然就不菲,而且考進去也是相當的不容易,錄取的百分率常年保持在個位數。
這所學校裏麵的孩子,大約70%~80%是來自公立小學,剩下的那一部分,則是來自和我女兒類似的私立小學。正是因為有了這兩方麵的對比,我可以粗略地評估一下私立小學和公立小學對孩子的影響。據我的觀察,如果僅從這所學校最後畢業的情況來看,那些來自公校的孩子,和來自私校的孩子,就頂尖大學(Ivy Plus)的錄取率來說,幾乎沒有什麽區別。那麽,這是不是說明至少在小學階段,上私校完全是一種浪費呢?
我覺得這一點因人而異。畢竟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而且每個孩子在小學期間對公校和私校的適應情況也不一樣。就拿我自己的孩子來說,她在小學階段在私校環境裏強化了自信心,培養了自律和專心的學習習慣,有了讀書和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而這一切,在公校環境下,是不是會有同樣的效果?那就不得而知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壓根就不認為藤校的錄取,能夠用來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以及一個教育體係的優劣。
我這個人喜歡瞎琢磨,做什麽事都喜歡搞紙上談兵,總是裝模作樣的先做一個計劃。在女兒還很小的時候,我就鼓搗出了一整套對孩子教育的短期和長期規劃。我的原則是,在孩子越小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所花的時間就應該越多;而孩子年齡越大,就應該越寬鬆;到了高中以後,就要盡量放手不管,克製自己不要老想著給孩子出主意。我的想法是,好的習慣是不太容易養成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需要非常耐心,要舍得多花時間陪她一起成長;而等到年齡大一些,習慣已經養成了以後,我希望孩子能夠嚐試著憑自己的判斷來審時度勢,做出真正屬於她自己的決定。很自然的,在這個過程中,她肯定會有不少冒失的甚至是錯誤的決定,但是如果她能通過這樣的錯誤或是失敗,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方法,鍛煉自己的意誌,那樣將會比我們家長每次幫助她都做出正確的決定,要重要得多。
這裏麵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有些致命的錯誤,是需要盡可能避免的,而這一點和鼓勵孩子獨立自主是頗有些矛盾的。我苦思冥想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法。後來我鼓勵她去考這個私立中學,有一個主要原因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希望女兒在中學階段,能夠有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和一幫積極向上的同學和朋友,來幫助她的成長。這樣在我們家長逐漸減少對她的影響的同時,她也不會輕易誤入歧途。
說回到爬藤的問題,雖然我在這所學校裏認識的家長,有很多是以爬藤為最終目標的,可是我自己並不以為然。我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兒有機會能進到頂尖的大學,不過,我更希望她能夠在中學階段,培養獨立性和探索精神,形成自己的風格,交一些知心的積極樂觀的好朋友。如果她能做到這一點,那麽,不管女兒以後去了什麽樣的大學,她都一定會適應得很好,她將來的事業和家庭也一定會很成功。至於說到底有沒有達到我的期望,現在女兒才剛剛上大學,做判斷還太早了。不過,至少我本人對她的中學是很滿意的,她自己也樂在其中。
這些話平時我都不太敢和身邊的朋友們說,畢竟後來女兒確實是去了藤校,我現在這樣說,就很有些矯情的味道。其實我真的就是這麽想的,這不僅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哪怕是現在,我還是這樣想的。扯得有點遠了,這一個係列主要是談私校的優缺點,而關於孩子的教育,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探討的話題。我零零散散也寫過不少有關這方麵的內容了,大家如果有興趣,歡迎一起討論(孩子的教育 — 學習感恩)。
這些是題外話了,回過頭講女兒在這個私立中學的體驗。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關於孩子的教育和發展,公校和私校在教育的理念上是有很大分歧的。很多朋友可能聽說過“木桶理論”。木桶理論也被稱為短板理論,這個理論的核心是指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 這也就是說一隻水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那塊最短的木板。我發現公校的教育,就是遵循了這個理論,它會盡可能地去彌補每一個孩子的不足,盡可能地幫助每一個孩子不要落伍。而私校則正好相反,它會鼓勵每一個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讓孩子們的強項更加突出。
比如說,在女兒的學校,孩子們都是自己選課,很多孩子會跨級選課。甚至有些孩子提前就學完了高中的某些課程,這個時候學校就會和附近的大學聯係,為這些孩子提供到大學上課的機會,而他們在大學所修的學分也會納入到成績裏去。女兒有一個好朋友,她在數學上非常有天賦,很早就在大學裏上課了。在十一年級的時候,她已經在大學裏選修純數學專業高年級的課程了,諸如實分析,高等代數之類的,而且門門都拿A+,比那些數學專業的大學生學得還要好。
除了學習,女兒學校的課外活動也是豐富多彩。一個不到一千人的學校,有幾百個不同的俱樂部。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參與好幾個俱樂部的活動,拓寬自己的興趣和眼界。學校還鼓勵孩子們自己組織俱樂部,這對培養領導力和組織能力無疑是很有幫助的。學校對孩子們的課外活動也非常支持。比如說我女兒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出去打比賽,而且經常周五就要出發,而國家隊集訓的時候,更是要缺課兩三個星期。而學校一直都大力支持,給她提供了足夠多的自由度。
我自己的體會是,一個學校,不管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校風和師資很重要;可是,最重要的,還是學生們的素質和精神麵貌。我非常喜歡女兒的這所學校,主要就是因為同學們之間非常團結,她們彼此理解,相互支持,同時又能夠保持積極的良性競爭關係。這種peer pressure,鼓勵著每一個孩子積極向上,健康成長。女兒多次和我提到,在學校裏,她們會彼此欣賞,讚歎同窗們的優秀表現,同時每一個同學都非常自信,相信自己也有獨特的長處和閃光點。這一點和我當年所在的國內中學很不一樣。我當年是在重點中學的重點班,我所感受到的,隻有彼此的競爭和高考的壓力,幾乎沒有體會到同學之間所應有的互助和友情。我覺得那算是一個不小的遺憾吧。
我是個懶骨頭,到了高中以後,更是完全放手,去女兒學校的次數屈指可數。每一次去的時候,見到學校的那些孩子們,總是看到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笑,那種純真的發自肺腑的愉悅。看到這樣的笑意,連我這個油膩大叔,都會格外的開心,為他們感到高興。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幸福了。
當然咯,私校不足的方麵也是有的,就留到下一篇再講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有點晚,但祝福再多也不多,再晚也不晚,對吧?:)今天2024-02-24,4個2,2個4,2個0(圓滿安寧),加起共16,8+8好數字發發發發:)值此吉日,祝平等闔家元宵圓滿康樂,順心如意。祝願我們各家都蒙恩得福,家和萬事興,甜美圓滿,如軟糯熱暖的湯圓,溫馨溫暖,吉祥如意,四季平安。一生一世,康泰安寧, 相扶相持,相濡以沫,執子之手,白首偕老。
昨天就欣賞了平等的好文,因為當時手頭有事兒,就把有限的留言時間“lady first”地給了城裏的姐妹,先感謝平老師的寬容大氣:)
特別喜歡平等關於“良性競爭關係”的分享。這也是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通過參與學校的活動,所深刻感觸到的,也讓我為咱們小時候的競爭環境臉紅。記得當時我們小城的學校裏,如果誰手中有一本權威性“什麽什麽題解”,那便是擁有了眾生皆羨的“葵花寶典”,不跟Ta求情搞關係是借不到的,好在我沒有寶典也能混及格,最後也有大學上,哈哈哈。。。
感謝平等的好文分享,也願你湯圓一口入,甜糯一整年;月圓一入眼,美滿幾萬天~O~
我以後可以從我的角度聊聊美國的學校和教育,但不打算太個人化。
我的孩子是公校。兩個孩子的朋友和競賽隊友們,幾乎全部進入包括普林斯頓以外的好學校。而普林斯頓是因為前麵跟中學有故事,他們不申請。
記得某次我在投壇發帖,下麵有網友懷疑我為了省錢、沒有把孩子送私校,是一個守財奴。我啞然失笑,哈哈哈。
我覺得在中學期間,學習課堂裏的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是開闊眼界,嚐試不同的領域應該是同等重要的。你所列舉的這些活動,我女兒當年都嚐試過,而且從中學到了很多課堂裏學不到的東西。我覺得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人生經曆。
不過呢,我覺得還要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學校裏的同學們。如果在一個很積極向上,很有活力和激情的群體裏,孩子不僅可以結交很多誌同道合的好朋友,她們的人生之路也不太容易走偏。
讚,平等兄這篇論文對有孩子的家庭非常有啟發。
"無法弄" 說得對,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世間哪有“幫助每一個孩子不要落伍”這麽好的事? 他們隻是盡可能把長的木條鋸斷, 讓每一個孩子看起來沒有落伍而已。
To only way to "leave no children behind" is to make all children beh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