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代社會,如果要評聖人的話,估計人選並不多,教皇保羅二世,特蕾莎修女,可能勉強排得上號。但是,不管怎麽排,肯定都少不了納爾遜·曼德拉,在這一點上,中西方,左右派,罕見的一致。大眾心中的曼德拉,是民主的鬥士,是自由的象征,是隻手結束種族隔離製度的功臣。他是南非的第一位黑人總統,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數十年牢獄的苦難曆程,他不屈不饒的和平抗爭,早就成為了我們現代社會的一個傳奇。我這一代的華人,大多聽過Beyond樂隊的《光輝歲月》。這首歌其實就是Beyond的主唱黃家駒,有感於南非人民的困苦以及曼德拉被困獄中仍不屈抗爭的精神而創作的。我們完全可以說,這是一首獻給曼德拉的歌。
關於曼德拉的電影和傳記,數不勝數。我曾經看過其中的一部,《Invictus》,是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摩根·弗裏曼和馬特·達蒙主演,宣揚曼德拉推動民族和解,倡導大同社會,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的偉大人格。在影片的最後,當由全白人組成的南非跳羚隊在本土奪得一九九五年橄欖球世界杯冠軍的現場,曼德拉身穿著跳羚隊的隊服為他們頒獎,全場有六萬二千名白人球迷高喊“納爾遜!納爾遜!納爾遜!”
影片還藝術性地由三個人的三句話來見證曼德拉創造的種族和解奇跡。
一個白人球迷邊哭邊說:“他是我的總統,他是我的總統!”
馬特·達蒙飾演的球隊核心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支持我們的不是現場的六萬二千名球迷,而是全南非的四千三百萬人民。"
而一個南非橄欖球元老說:“那一刻,所有人都認為,隻要能讓這個老人開心,那我們就算盡職了。”
多麽感人,多麽充滿民族自豪,多麽偉大光榮正確!隻可惜,這僅僅是一部電影。實際的情況呢?於此恰恰相反。
那什麽是實際的情況呢?曼德拉確實是解放了南非的黑人,但是他卻並沒有真正協調好黑人和白人的關係。他上台後,推行的是有南非特色的社會主義。其結果就是,自他執政以來的南非政府中,到處都是共產主義者。南非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是黑人,而曼德拉的非洲民族議會煽動民族主義,導致了黑人政黨已連續掌權二十多年,至今也看不到有任何白人總統上台的可能性。
生活在南非的白人,私有財產被侵占,被掠奪,被驅逐,在政府中沒有任何地位。而執政的黑人政黨,逆向歧視白人,不唯能力任用,而是以膚色任用,這和曼德拉致力要推翻的那個種族隔離的白人政府來說,又有什麽區別?更遑論比以前更加糟糕的經濟狀況,社會環境,和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了。
為什麽會是這樣呢?這還要從曼德拉的鬥爭歲月說起。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盛讚,都把曼德拉歸結為一個和平主義者,把他的牢獄生活視為非暴力運動的一部分,其實這是一個莫大的誤解。在獄中的二十七年中,曼德拉從來都堅持絕對不能放棄武裝抵抗,這是他的底線,也是他和南非政府談判的根本籌碼。當然另一方麵,他又對白人釋放著和平空氣,宣稱他的目的並非是要建立一個黑人專政的新南非。曼德拉曾經自豪地對到訪的中共高官曾慶紅說,他在監獄中讀了很多馬克思和毛澤東的書,他的枕頭底下放著的都是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他來中國訪問時還公開說,他在牢房裏堅持看《毛澤東選集》。可以說,他的獄中生活的精神支柱和奮鬥目標,是來自中國的共產主義革命思想。
一直以來,有一個很大的誤解,那就是曼德拉是終結種族隔離的第一大功臣。其實,在獄中的二十七年,曼德拉並沒有直接領導非洲國民大會,而且真正廢除種族隔離的是南非最後一屆的白人總統德克勒克,並不是曼德拉。正是這位德克勒克總統,不顧議會內右翼集團的反對,釋放了曼德拉及其他政治犯。而且,還是德克勒克,在一九九一年宣布廢除《土地法》和《集團住區法》等名目繁多的種族隔離法律。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一九九三年,是時任南非總統的德克勒克和曼德拉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憑借著自己精心營造的聲聞和名聲,上台後的曼德拉又是怎麽做的呢?曼德拉要建造的理想社會,在他當年的法庭陳述中就闡述得很清楚。他要追求的,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要的生產資料——土地,屬於整個部落,沒有任何私人所有製,也沒有階級,沒有貧富和人剝削人”。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當了總統之後,馬上就開始在南非推行社會主義。曼德拉政府大量建造窮人住宅和增加社會福利,在南非,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領取各種政府救濟。龐大的福利支出使得本來就拮據的南非經濟捉襟見肘。另外,曼德拉強化了政府對經濟的壟斷,把所有農業用地都收歸國有,隻有在交納稅費後才可使用。可以說,曼德拉在南非推行的大政府和社會主義,是帶來災難後果的主要原因。
而且更加嚴重的是,曼德拉和他的繼任者,根本不懂市場經濟,而黑人的非國大政黨卻一直執政。雖然腐敗無能,但是不管黑人政府做得怎麽爛,黑人們就是把選票投給黑皮膚的。所以依我的判斷,曼德拉們的政府會一直萬歲萬歲萬萬歲,直到最後被推翻而徹底垮台。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一個沒有政黨輪替,一黨獨大的政府,一定會有腐敗。曆史上的獨裁體製,當今世界的一黨專政國家,莫不如此。
我覺得,社會的穩定和治理,靠的不是一兩個偉人,而是公平公正的製度,靠的是立法,執法,和司法的獨立和嚴明。曼德拉空有共產主義理想和黑人要翻身的政治信念卻沒有治國的方針和執行力,這樣就注定了在他治理下的國家,混亂而無法製,由曾經的富裕大踏步走向了共同貧困。
其實,如果隻是沒有經驗,沒有治國的手段,充其量還隻是能力的問題。曼德拉的情商和智商都是頂尖的,他的隱忍和韌性,更是遠超常人,但是,他的最大的問題是,他對自己名聲的關心,遠遠高過了對國家,對人們的關注。在他的私心和錯誤理念下,國家不像國家,人民不像人民,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都深受立法不明,執法不公,司法不嚴,社會動蕩,經濟衰退,犯罪率飆升的煎熬。
納爾遜·曼德拉被尊稱為南非國父,被世人視為當代的聖人。與他類似,在當今的朝鮮,也有一位受到萬民愛戴的聖人。不過,我倒是覺得莊子有一句話說得很精辟,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最後以Thomas Jefferson的一段話來作個對比。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向曼德拉交班的德克勒克昨天去世,底下留言五味雜陳,現實的爛攤子誰都無法裝看不見,回想當年政治狂歡,西方政要與媒體不分左右集體煽情造神,唯有歎息。
同祝賀!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2644/201312/4469.html
至於說到理念,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念,這是我們人類有靈性的表現。但是,並不是高大上的理念就有所謂的道德優先權。打個比方,共產主義的理念,世界大同,按需分配,乍聽起來無比美好,實際的情況呢?隻不過是一幫改朝換代者,用來包裝自己的紅布。察其言,觀其行,做的和說的能不能一致,才是我們綜合評價一個社會人物的依據。
而正是當時世界西方第一大國製裁南非的舉動迫使南非政府放棄種族隔離政策。
這不是南非白人的自覺行為,也不是當時白人總統的覺悟升華,他這種人能夠當選的原因是南非有投票權的白人意識到被美國製裁就失去了南非的經濟,因此需要一個溫和派上台改變社會體製,否則失去最多的是南非的富人。
確實,黑人上台讓南非白人窮人日子不如過去,但讓南非富有的白人更富有,因為他們被世界接納,他們的財力走向世界,而不是僅限於南非。英國亨利王子的前女友是南非最大鑽石商的女兒,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因為英聯邦抵製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英國王室是不可能同意王子與南非富商聯姻的。
沒有人能保證一個理念一定會有最好的結果,但人類需要理念,因為這是人類文明的內容,是區別於動物的最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