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看過《千與千尋》。往往在腦海中浮現的,是那一幕幕恬靜的畫麵。在一望無際的平靜的海麵上,靜靜地開來了一路小火車,那是似曾相識的,卻又記不起來了。其實電影本身,也展現了一個關於遺忘與回溯的主題。
“千”和“千尋”是兩個名字,它們分別是少女千尋的本名和在奇幻世界裏別人賦予她的名字。名字本身是很有魔力的,它所代表的是一種身份,是一種定義和標簽。它也決定了一個人在他人眼中的模樣,而反過來也決定了一個人對自我的認知。“千”和“千尋”這兩個名字分別代表了現在的我們,和原本的我們。而這個故事,就像是在講述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內心的“現實世界”和原有的“純真世界”的疏遠與融合。
《千與千尋》所展示的,不僅僅是千尋跟隨父母闖入異鄉的奇異夢幻,它有著很多不同層麵的解讀。 就好像是《哈姆雷特》,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故事裏讀出自己的理解。故事裏的小女孩,在這個奇幻世界中,她的父母因為貪吃變成了豬。她無助,彷徨,但是她沒有放棄,而是努力適應,在巫婆湯婆婆的澡堂裏,找了一份工作,安定下來。這裏有一個細節,千尋在湯婆婆那裏簽約的時候,本來簽是自己的本名荻野千尋,而後被湯婆婆改為“千”。而她新認識的朋友白龍則鄭重囑咐她:一定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
這是很有現實意義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接受既定的社會規則,並最終成為這場遊戲的一部分。而區別在於,有的人,被那規則所馴化,忘記了自己的理想和本初;而有的人,卻始終有底線地活著。千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在逆境中所體現的天真無畏,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與生俱來的,她是憑著一個孩子的直覺,在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這其實是非常需要勇氣和毅力的。
而我們大多數的人,因為被改掉了名字,也就因此改變了自己,成為了他人眼中所認為的模樣。影片中失去了家園的小白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甚至忘記了自己原有的名字,賑早見琥珀主,也就相應的失去了自己的神性。順便引申一下,日本是信奉多神論的,日本文化認為,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有神的附著。片中出現的河神,蘿卜神,澡堂裏的各位客人都是大大小小的神,其實都是我們人類內心的映射。
無臉男也是其中的一個神,他有著現代人常見的殘缺心理,孤獨,被人冷落。他適應這個社會的方法是,學習如何利用人們的貪婪來填補自己的空虛的滿足感。他不願承受自己的空虛孤獨,於是借助自己的魔力,以虛幻的金子做誘餌,將各種食物甚至人吞下去,從而形成一個虛假而龐大的假自我。
他的幸運是遇上了千尋,最終得到了救拯。我非常喜歡他和千尋在火車上的那一段旅程,音樂配得太棒了,看了這一段總能讓我體會到內心無比的寧靜。
同樣幸運的還有白龍,他在千尋的幫助下終於記起了自己的真名,從而重新找回了自我。他的故事,是浪漫的,也包含了千尋已經遺忘的那一段兒時的記憶。小時候,她曾經掉進琥珀川,險些喪命,又奇跡般地獲救。而救她的就是一條小白龍,琥珀川的河神,他後來幻化成一個男孩,成了千尋的守護者。還記得白龍第一次見到千尋時說了什麽嗎?“在你很小的時候,我就認識你。”
片子的最後是很有詩意的。
在波濤散去的平原上,回家的路就在前方,白龍對千尋說:“一定,你去吧,記住別回頭!”
兩人就此分手。
留白給了將來。
而這個時候,片尾的音樂響起,那是一曲我所能體會到的天籟,非常感謝木村弓。當然還要感謝久石讓,他和宮崎駿真是天作之合。我並不想多談這部影片主旨和寓意,因為每個人的體會都不同。而大師的每一筆每一劃都是精致而留有餘地的,裏麵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探討的地方。我最有感觸的,就是那一句,
經曆過的事情是不會忘記的,隻是記不起來而已。
(本文圖片和音像來自網絡)
'Peace418' 的評論 : 寫得真好,非常受啟發。挑一個小毛病,片尾曲是木村弓作曲並自己親自演唱的。我也是很喜歡這首歌。
'姍姍d來遲' 的評論 : 名字本身是很有魔力的,它所代表的是一種身份,是一種定義和標簽。它也決定了一個人在他人眼中的模樣,而反過來也決定了一個人對自我的認知。-我喜歡這一段,自我的認知會幫助人的成長。你能分享你最深的體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