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西安遊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沐浴記

(2025-03-23 19:11:04) 下一個

周末,身體疲乏,就使用近日購買的(旅之宿)泡湯添加料包,在母親老公寓泡泡澡。那氤氳微騰的過程,讓我腦海裏想起挺多畫麵。下麵說說。

先說泡澡這事兒,早前是挺奢侈的。我打記憶起,我家洗澡都是要到公用大澡堂排隊衝淋浴的(從1975年起我家住單位家屬樓的一室一廳一廚公寓房,因四個女孩房子不夠,四個孩子打對腳睡,兩人一個被窩)。一般是周日,我們姐妹幾人帶著自己的換洗衣物,跟著母親到位於炭市街街口的公共澡堂排隊洗澡,一周一次。有時,母親看盆堂那邊排隊人少些,就先買個盆堂洗澡票她進去先洗,等我們排隊進了淋浴大間,再傳話讓姐送最小的四妹或我進盆堂澡盆,由她幫我們快速洗好澡。。。故而在浴缸裏洗澡的記憶對幼時少時的我來說是很少的。這公共浴池衝淋浴的狀況一直延續到我工作後結婚初期。

我結婚半年多搬住單位公寓房,那個單元一樓裝了小鍋爐,由看門大爺燒,冬季每周三次供應熱水啥的。結果,我的小家,雖在六樓之上,但位置居於城市中心,於是成了我家招待各路親戚洗澡的地方。但後來,不知誰有皮膚病,弄得好幾位身上癢癢的。大家小抱怨,我也樂得不再招待各路人馬。於是安靜。隻自家洗澡,浴缸弄得幹淨,也沒問題了。

後來,搬家後的新公寓都是衝淋浴的裝置,不再設浴缸。再後來,移民了,有浴缸,但大人孩子都忙都沒那泡澡心情。。。直至這一二年,我偶爾去母親舊公寓。女兒沒事兒,喜歡買香香的沐浴球泡澡。慢慢的,我也留心替她買那些,於是在看過日本作家書籍作品後,會想起買“旅之宿”或“日本的名湯”這樣的泡湯材料。女兒泡澡,某日我也泡起澡來了。

我喜歡在浴室光線暗一些時,慢慢地靜靜地泡澡。這時夜深人靜,人在溫熱的湯池裏泡著,少重力,思緒也變得飄渺起來,對接想起很多舊事或回憶。那泡湯料有一種硫磺水的淡淡香氣,讓人依稀覺得真是日式小說中描寫在立式大木盆裏或是在日式小澡堂裏泡澡,不禁會回想起日本文學作品裏關跟泡湯場景相關的描寫來。

比如說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我讀過那個短篇,更記得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那個同名電影。片中伊豆的舞女,在男女共浴的湯池中,衝著男主人公無邪地微笑著,那甜蜜動人的場景。

再聯想,就是歐美電影了。如(陽光下的罪惡),女明星被離奇謀殺名偵探用洗澡水就破了案。我聽著水龍頭汩汩地流水,聯想到本樓裏若幹戶鄰居共用一個鍋爐,我用足了熱水,別家水流會小。但不至於像七八十年前的旅館,小鍋爐隻能同時一兩個洗澡。否則,今日大偵探波羅是不能那麽破案了。

在想到(美國甜心/美國麗人)那部電影,海報上是浴缸,裏麵灑滿玫瑰花瓣的池水裏有一個半大的小裸女露出頭來。

再多,就是各凶殺案裏,某女正洗澡被襲擊按著頭嗆死在浴缸裏的畫麵。。。

不想那些令人不快的!

實話說,泡澡是歐美化的,泡澡劑起很多泡泡,我並不習慣。而這日式泡湯劑是無泡沫的,湯水像半乳白的,合著對日式泡湯體驗的向往,還很是受用呢。在半小時一小時之間,我人漂浮著,依靠水的浮力,近於失去重力。人像回到母親的子宮,被羊水包圍著,很是放鬆,很是舒服,但願這舒服自在的時刻多一點。

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比如,我在KOHLER看過一款舒緩型按摩浴缸,五六千美元,實在是好實在是貴啊!關鍵我是租住的公寓,不可能搞那些東西,房東的浴室是衝淋小室衝淋噴頭。而且,那浴缸買來要用泥瓦匠,諸多麻煩。還是秉承極簡,偶爾泡泡日式湯浴料就好吧。

我買的那湯料很是有趣,有四種味道:十和田(芒硝),湯池(芒硝),奧龍潭重曹芒硝),霧島(重曹芒硝)。而我更是因之向往:北海道的鹿兒島朝日溫泉,能看到日出的有猴子會在邊上逡巡的露天溫泉,或者是箱根,或者是哪裏。反正日本是多火山國家,火山溫泉到處都是的。它又有曆史悠久的泡湯文化,引無數日本文化的小小愛好者競折腰。

俱往矣!還是看何時能安排去日本漫遊一次。有關日本的一切,不管是前日讀的女作家的隨筆集,還是在家泡湯的氤氳,似乎都在向我招手。別做遙遠的愛好者,要身在其中才算真的愛啊。

僅以此記泡湯的胡思亂想。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