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舊物重現

(2023-11-29 08:19:08) 下一個

近日,不期然遇到兩個舊物,它們不禁讓我思緒萬千。下麵分別嘮嘮。

一件是某日我探望老母親,她提道老公寓某處還放著我二十八年前帶給她的長款毛圍巾。把我驚的!怎麽回事?我多年前帶給母親的禮物居然至今沒用過,一直收著。太意外!老人家是不喜歡還是舍不得?我內心充滿疑問。轉天我在老公寓就找到那條圍巾。那是一條以藍色為主色調的多色窄條紋拚就的寬寬的大長毛線圍巾。購買它時是1995年12月。那時美國家裏辦好我小妹的出國手續,剛大學畢業一年多的妹妹由我和我大姐從西安送至上海,她由上海出境,我們再乘火車返回西安。我們在上海遊逛了幾日。期間,我們也是叨擾了某個因公長期住酒店的熟人,由人家騰出房間招待我們,人家自己另找地方住。另也逛了豫園啥的。某日我們在徐匯區太平洋百貨遊逛時,我忽然想起我們出發前母親電話我,讓我捎上她的舊毛線大圍巾_那是條薑黃色長大毛圍巾,母親用了挺多年,我記得都有幾個蟲眼了。那會兒記起母親的叮囑,我惴惴不安起來,臨時起意買一條新的好圍巾給媽媽。在太平洋百貨,我看上披在某檔口華麗假模特身上的這條多種窄條色配合而成的又寬又長又厚實的圍巾,就買給母親,讓妹妹帶去。那圍巾一兩百元,又洋氣又實用,並且是家合資公司的設計,我是非常喜歡。也覺得母親沒用過啥時髦大圍巾時,就獻一份愛心買下,給母親帶去,讓母親也時尚一下。一隔多年,我以為那圍巾早已使用並破損扔掉了,沒成想它回到我手中了,還基本是新的。這給母親的禮物,不知它是完成它的價值和使用價值沒。依我看,暖心就是它的價值,至於使用價值,那就再說了。

另一件舊物,是感恩節我們闔家在我妹妹家聚會時,我看到我大外甥脖子上吊的玉墜,是我差不多2005年左右買來送他的。那次我父母親及二姐一家共同回國回西安時,我家分別贈與二姐四妹孩子的玉墜禮物。那時她們的孩子才分別是五歲及一歲。那玉墜是我們由當地首飾商人朋友帶領,在商城精挑細選,凝聚著我們美好祝福的禮品。如外甥帶的這一枚,是類水滴葫蘆形狀,明淨圓潤,刻工精細。這麽多年,我都忘了這個茬兒,也從沒見誰提起戴過,我以為孩子不喜歡啥的,*因我送出過的禮物後來都沒見人家孩子用過*,可能也是彼此見麵少吧。這回見她孩子戴著那玉墜,心裏許多滋味。也許,我外甥大了,喜歡中國文化了,戴起了中國文化的象征_玉墜。聽說他在大學裏也參加中文俱樂部。總之,我挺開心。

我同時想起的是,我兩女兒出生時,我父母回國陪伴我們,同時帶來了兩條嶄新的做工細致的金項鏈,各有一個生肖小牌,上有她們的生肖年動物。那是我父母的一片心意。但孩子幼時,我保存著。待她們上高中了,我給她們姥姥的禮物,結果她們收過去一陣子。後說不喜歡那小金飾,又分別轉到我抽屜了。我想也是,大孩子有自己愛好了,這十幾年前的帶著中國古老傳統的小金飾,似過時了。而它鏈子搭扣較細,我也侍弄不了它們了,隻能擱置。偶爾看起來,我看到的是姥姥姥爺的愛心,因為他們是多年前用自己在美打工的錢買給外孫女的,很珍貴。

另外舊物,就是我母親老公寓用著好幾個樸素的素色被罩。那是我在工作初期90s,那時公司經營服裝類產品。某次陝棉五廠的熟人說她廠子裏便宜銷售很多被罩床上三件套等。我呢,腦子一熱,就買了十幾條單人雙人被罩及幾套床罩套裝,裝了一大行李箱讓人給母親捎到紐約。母親後來有點抱怨床罩套裝不實用,又讓人帶回國。被罩啥的,她沒說,我也沒問。結果二十年後,我移民來紐約,居然母親公寓還用的那時的被罩。隻能說純棉物品經放耐用,母親一條條被罩用舊了再換新的用,幾十年基本就用完了。這其中,反映了母親幾十年的艱苦樸素會過日子,和珍惜物料的習慣。要是我姐我妹們,可能早處理掉了。*母親公寓可是中國習慣,長年單人被使用著*。如今父親去了,母親住養老院,老公寓我偶爾去,也是滿滿回憶。。。

回轉頭來說,似乎給人送禮得當下人家用得著,或者說要符合被送禮人的審美及生活習慣。而大多數送禮者都不大明了對方的喜好,猜來猜去,費勁周章,而送出的禮物被擱置多年的情況經常存在。嗨,翻來覆去探討的啥,送禮就是送一份心,收禮也就是收一份心。兩廂有心就好了,這就是禮物存在的意義嘛。

回想美國這邊送禮文化豐富。親朋之間長送的都是幾十塊之內的小禮物,為的節日氣氛。我至今還沒摸到美國這邊送禮之道,總是禮品卡現金紅包啥的對付對付。轉眼我的外甥外甥女們都長大上高中大學了,我是總弄不清他們喜歡什麽。意思意思就好。哈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莽山紅葉 回複 悄悄話 外國有心人送禮物是根據對方的喜好,顯示對對方的了解和重視。國人則以禮物的輕重顯示對對方的態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