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重遊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有感

(2023-02-21 17:15:14) 下一個

昨日偷空兒我和女兒去參觀曼哈頓自然曆史博物館。此次為即興之舉。我的穀歌搜索提醒我我上一次關注那裏已是四年前了。相隔四年的參觀自然博物館,我的看到想到的都大為不同,令我感慨良久。

我們那天重點參觀了地球物理和空間展廳及礦石材料廳。這兩個廳是我以前沒參觀過的。空間及地球物理廳很大。有一部分是在室內模仿太空空間站,平地立起三層建築,中間大立柱部分是展廳,基層用螺旋形斜走道連接。二樓的主題廳內是一個布置在環形圍欄內的圓形平麵電影幕布。裏麵放映十分鍾左右的地球淵源的電影“大爆炸起源說”.電影直觀立體,是很好的寓教於樂的視頻演示片段。與我一同觀賞影片的,除了一些大學生模樣的青年,還有一對父子。那父親一看就是中國從事理科專業的精神小夥兒,那男孩子三歲左右,由父親單獨帶領著,來看科學教育展覽,真真是教導孩子“我們從小要愛科學”的完美演繹。這不禁令我感慨,曾幾何時,我也是“我們愛科學”的擁護者。我也是很多科學展覽的追逐者, 如我帶著三歲多的女兒在西安去看“機器人展”,看“科技展”.我們居紐約後,我也曾帶上高中的女兒去看“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等。四年前,我在紐約的公立大學修“生物總論”時,參觀此館是帶著做調研的任務(如要去搜尋某生物的目綱目屬及坐落於館區的具體位置的),現在想來已恍如隔世。。。我也曾經愛科學學科學,可惜那些努力沒有帶給我什麽沉澱下來的東西。即理論上說,學習不是為了學的具體知識和信息,而是學習其內核和方法。。 。而這一點,我似乎沒有學到。。。甚為可惜。。。
就比如眼前的展廳和展覽內容,我略微覺得枯燥,大塊的各種岩石展示,及文字展板,我沒興致細讀了。。。這是怎麽了?因為是英文的?因為有很多專業英文術語?有點兒。總之我不再是那個信奉“我們愛科學”的學子和努力推著我孩子“去愛科學”的家長了。。。生的努力和很多生的掙紮讓我懦縮了。。。我不再相信努力一定有所得,努力一定有回報,我不再仰望天空遐想了。我大學修過的(天體物理學),和後來修過的(海洋學)知識,似乎統統交還給老師們了。我也不能立馬解釋出行星之間的種種聯係的原理。。。有些遺憾啊。。
我更感興趣的是有著五顏六色礦石,和由寶石類礦石加工出來的亮閃閃的各色珠寶首飾品展示。我真是變俗了,變大眾了。。。
那礦石展展廳有一千多平米,每個陳列牆都有個重點,很是吸引人。我想起我在年輕時曾去西安礦業學院的礦石展覽館參觀過,那是為了圓一個高中時曾想做地質隊員的夢:那個展館不大,有一兩百平米,四麵牆全是展櫃,密密麻麻成排成列排布著各種成係列的礦石小樣兒及文字標注。最亮眼的是一顆鑽石,幾顆小彩色寶石,及坐落在展室中心的一個亞洲象完整化石骨骼。那展廳樸素無華,應是礦院為專業為學生而開辟的,對外展出來訪人很少,應是不適應對兒童少年的礦業知識教育。(應是礦業學院沒有資金財力去做更多美陳,及多樣化媒體手段去做普及知識教育)。它和眼前的礦業展廳在規模大小和內容詳盡程度上都有很大不同。那展室我不也是在二三十年看到的嗎?我們中國不也有李四光那樣的地質學家。我認識的西安礦院畢業的在西安的熟人,一個是在做地質遙感資料處理方麵的工作。一個是珠寶專業畢業,從事珠寶業的零售生意。他們想來離我都很遙遠似的,其實才不過十年。。。十年距離兩茫茫。。。朋友們,你們都好嗎?
在紐約自然博物館礦石廳裏,我看到許多水晶簇類的礦石展品,想起自己讀過的(水晶洞)的圖畫故事書,講的是五十年代中國某地兩個少年在家鄉附近山裏遊玩時,失腳踩進一個洞,從而發現水晶礦藏,又跟當地教堂的白人傳教士鬥智鬥勇,終於保住水晶洞資源不被盜掘,報告給國家政府保護國家自然資產的故事。
我回想起自己參觀過的田納西Ruby溶洞和上州白麵山附近某溶洞時,了解的其景區創始人發現溶洞的故事:其發現後自籌資金,修理改善溶洞設施,終建成旅遊景點,成為自己家族幾代人經濟命脈的產業的故事 。我真覺得中美在土地私有共有,私人土地物產私有這些方麵大有不同。在美國土地上,土地主人要發現了水晶礦洞,它會成為他家人幾代的經濟來源。而在中國,就歸國家所有,發現人估計就的一張獎狀。但總歸,不管誰擁有,都花氣力保護和維持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就是好的資源守候者 。在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做努力。。。想多了,打住打住。。。
我還快速地觀看了亞洲展廳。作為亞洲人的我,都很驚訝其展品內容的豐富。如亞洲各國文化中,服飾文化,居住文化,信仰崇拜等的展示和介紹。我女兒很感興趣日本文化的展示,它和大都會博物館日本廳裏主要陳列來自日本的陶藝服飾等藝術品,在陳列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即我女兒對日本感興趣,不光是要看它的藝術品,還要看日本的風土人情,那才是相對完整的日本).
我得說,我很感謝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亞洲分館的研究人員。若不是你們,我都忘記了亞洲各國豐富的文化和不同。難道我到美國就是一個忙生記忙生活,變得啥也不關心啥也不關注了,也忘記了自己的民族特異性,努力融入後自己變得啥也不是啥也不像了。。 那會多可悲。。。
總歸那天下午,兩個多小時,我們走過自然曆史博物館的若幹展廳,像穿越了幾大洲,又像穿越了幾百億年,穿越了太陽係銀河係,真真是非常值得多次去參觀的紐約市的好所在。我建議大家多去參觀,每次參觀都有新的收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