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出差住過的旅館

(2022-01-31 21:16:15) 下一個

                                                              

出差住過的旅館

 

在城中我見到某筆友寫她在國內外企工作時出差酒店遇到的尷尬事兒及頭一次公事醉酒的尷尬事兒,

我直覺是同齡人,我也有類似經曆,小述如下(不知是年齡大了還是怎麽,這些陳芝麻爛穀子都泛起來憶起來了,城友就好賴聽我絮叨絮叨吧):

她講的夜遇聯防隊員的事兒,我也遇到一回(當時的時代特色吧)

那是我九幾年我旅行結婚去上海那回。我們剛到上海沒做攻略找旅館困難,就在人民廣場附近找了個普通招待所的一個標間。入住時沒要太多證件,到所住樓層沒見服務員,我們就自行讓人開門住進房間了。結果半夜,很大很重的敲門聲(我家屬去開門,我犯懶繼續留在被窩裏)。結果他放進來兩個三四十歲的帶袖箍的瘦瘦的聯防隊員,說我們登記手續不全,一定要看我們的結婚證書。我家屬就拿給他們看了,其中一人還死死地盯看了我一會兒,方才撤出去。我倆人呆了半天,放鬆神經,才明白他們是查非法賣淫的。但我們“大大的良民“,被驚擾一番完全沒人道歉,心理很不是滋味,許久不能休息。。。看了筆友的回憶,共同追憶那段掃黃打黑的歲月(估計全國一盤棋,各城市都會遇到),體味現今的”幸福生活“-----那就是宿旅店的客人有了些隱私保護權了,上述狀況在國內也不大可能再發生了。。。

另外的旅店故事:

我曾經出差北京天津較多,單位的住宿津貼不多。如有一時段到北京,三百元以上的旅館標間好找,若一天兩百元人民幣以內的房間,就很困難(同事經驗說找機關工廠的招待所,費用不貴還幹淨,性價比合適,但我腿快走斷了也沒找到)。我有一次下了地鐵在沿線找旅館不著,走得太累就住進半地下室旅館(幾十塊錢一晚)。那旅館一半地上一半地下,像學生宿舍般的黑黑樓道,三四十個房間呈一字型鋪開,有點像號子,門門相對,每個門上有小小透明玻璃窗可直視屋內,過半小時一小時有管理員拿手電筒照著往裏看。故我在屋內隻開電視不開燈,混過那夜就好。那次出差走得急洗漱東西也沒帶,我就到街口快打樣的食雜店(北京小飯館關得早,晚八點以後就找不到吃的了),買個玻璃黃桃罐頭,讓營業員打開,即當晚飯,又有了洗漱的杯子。。。

我有次看到國內某畫家畫的小旅館係列——旅館房間橫切麵一個個畫出來(房間內的愛恨情仇-------有夫妻吵架的,有到城市看病沒籌到錢發愁流淚的,有小癟三劃拳喝酒的,各種各樣的生活狀態,大多窮苦困頓的人),頗有感觸。電影《陳煥生上城》裏,陳煥生那樣的縣鄉小業務員、采購員都隻能夠住我住過的那種小旅館。包括上大城市看病的村民,打架的混混,,,真是社會底層一瞥。。。但這就是中國那時的現狀。。。很真實。。。

還有一次,我去天津轉北京回西安要坐飛機,所帶差旅費就不太夠了。我定下心寧願住的差也要留錢買機票。在北京最後一晚就住進一個國營澡堂子。它是更衣室內邊的房間。開票的人跟我說,宿客可免費洗澡。我放下東西就去大淋浴室,剛脫好衣服就見有個中年女子也在洗澡,她上下打量我,一定要看我的房牌、入住收據才讓我洗,說她是樓層管理員。我說沒帶,等我洗完再拿給她看。那人凶巴巴地說不行。我隻得穿將起來,回身拿給她才能洗澡。。。回到房間,我覺得床鋪不大幹淨,想著坐一夜不睡了。到早晨睜眼一看,自己全尺寸大咧咧地睡在床上。也不計較了,走起上機場!

那會兒也沒銀行卡,我經常是把差旅費裝在縫在內褲外的小袋裏怕丟。結果有次坐22小時長途臥鋪火車,跟領座聊天打牌到深夜,困極了時去上廁所,一動彈百元鈔票灑了廁所一地,有一兩張還飛走了,把我一下嚇醒了。嗚呼哀哉,玩個撲克損失幾百塊公款可怕了。。。

另一次,我去蘇州還是無錫,因事兒趕路就住的是二十元一晚的小旅館。旅館房間小小,能有五六平米。我沒想到那地兒潮濕悶熱,夜晚蚊子超多。床上有紋帳,但蚊子聲如雷般繞著蚊帳轟鳴。我小心謹慎地按住蚊帳各角,還會有蚊子零星飛入騷擾,一晚上睡不了幾小時。。。

(我聽聞我的業務員同事,出差回程上不了火車硬座,就是廠方的人把他從車窗塞進,再塞進行李才回來的。。。)

(也有個業務員同事坐長途大巴車去山區某縣辦事,那輛大巴車從山路上掉下溝去,乘客傷了很多。他因為人瘦小精幹,抱頭擠在椅座底部,竟然沒受傷,爬上路基找順路車就回公司駐地了。。。這些是另外的出差遇險的事暫且不表)。

回想起來九十年代中出差真是不大舒服啊,服務業還是國營為主,服務態度也差,各種不方便,。。。所以筆友所在是外企,出差標準高,應該比我舒服些(本人那時國企員工一枚)。到後來經濟放開,國企競爭力下降,核算成本更嚴,我就很少機會出差了(後來也有了敦豪等快遞公司,空運替我們送緊急的報關文件去口岸)。

我前年回國,跟做業務的同學聊。他們大多是做技術服務的,也是中國偏僻縣鄉地跑,各種次的地兒都住過,總結說怎麽也要住連鎖店(服務有點標準),要不什麽差的情況都可能發生。。。

總結起來,原先的種種出差經曆,鍛煉了自己, “想想我還曾經坐過14個小時的硬座火車,要算上高中時去廣東,四十個小時硬座,到站腳都腫的,,,“ 。種種經曆,串成了我們的人生,而那逝去的,都變成了我們這代人的“美好回憶”(回憶未必美好,美好的是年輕時啥也不怕,啥也不想,一心渴望多看看外麵的世界的勁頭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覓音 回複 悄悄話 80年代中,住過上海5元一晚的旅店。是在大房裏隔出來的一間間小房間。
koit 回複 悄悄話 93年北京中關村頤賓樓,記得是一個大房間住幾個人,半夜12點查身份證
longbridge 回複 悄悄話 你大概想象不出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差到貧困地區是如何住宿的。例如去青海一個小縣城,在旅店登記完後就去領一個用羊皮縫的像睡袋一樣的東西,然後拿到大房間裏隨便找個空地方展開來,人就鑽進去睡。這東西從來不曾洗過,髒臭無比,更要命的是袋子裏虱子成堆,這哪裏是人住的地方,無奈之下隻好和衣而睡。這種情況現在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分享,非常有意思的好文。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我住的最便宜的旅店是在神農架,大概是80年代末,我和4個男同事,到了那發現就一家旅店,5個人住一間,5塊錢一位,但床單是雪白的,很幹淨。第二天就走了,倒也沒難受:)
登錄後才可評論.